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939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的环形圈,环形圈上设有卡扣;在胃管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有卡槽,卡扣与卡槽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的一端上;环形圈上设有可调节环形圈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胃管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出孔,伸缩机构由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组成,半环形圈A套在半环形圈B内构成环形圈,半环形圈A套入半环形圈B内的两端上设有凸起卡环,半环形圈B对应凸起卡环设置有凹陷卡环,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将半环形圈A上的凸起卡环卡住凹陷卡环实现调控环形圈的半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固定胃管,避免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等问题。

An adjustable gastric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tube, including the tube body,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ring fixing device, the annular ring buckle is arranged in the tube; one end and the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lot, buckle, connection ring ring fixed in the tube on one end of the card groove; annular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mechanism which can adjust the radius of the annular tube, the other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nostril in the nostrils,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ole, the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semicircular ring A and semi ring B, semi ring A sets in semi annular ring B formed annular ring, both ends A set into the semi annular ring B in semi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ing, semi annular ring B corresponding convex fasten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ag clasp, by pushing and pulling half ring A will be raised on the A semi annular ring clasp clasp stuck sag controlled annular ring The size of the radius.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fixed stomach tube, which avoids the problems of accidental events such as gastric tube displacement and removal of tube and the irritation of local ski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
,尤其是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固定留置胃管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布胶布分别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及面颊部,再加棉绳系于耳廓上缘或枕后,这些方法经临床使用观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易出现胶布固定不牢固导致非计划性移位或脱管,并且胶布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风险,同时由于面部清洁护理时需反复揭掉胶布易导致面部皮肤损伤的风险;其次是由于棉线较细无弹性,长时间使用易勒伤局部导致疼痛甚至出血,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防止胃管脱落是保障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摄入足够营养和水分的关键,也是保障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本院起对留置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前期研究,主要是是在胃管上设置一个固定装置,旨在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胃管,不仅能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还能依据不同患者调节固定装置的大小以匹配调节合适的固定位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环形圈,环形圈上设置有卡扣;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所述胃管本体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所述伸缩机构由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组成,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套在半环形圈B内构成环形圈,半环形圈A套入半环形圈B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卡环,半环形圈B对应凸起卡环设置有凹陷卡环,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将半环形圈A上的凸起卡环卡住凹陷卡环实现调控环形圈的半径大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且能依据胃管的插入患者胃里面的长度从而通过调节环形圈上的卡扣卡在胃管本体上设置的某一个卡槽上的位置来调节固定胃管在患者鼻孔的位置,将环形圈套过头顶挂在两耳朵上或者脖子上,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一层防滑套,防滑套能防止环形圈过于滑润容易滑落,没有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依据不同人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可通过调节伸缩机构来调节符合患者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使得固定部件能合适的套在患者的脖子或者两耳上。在本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胃管本体内还设置有内管和弹性挡片,弹性挡片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与胃管本体内,弹性挡片将胃管本体的通管分隔为二;内管套入胃管本体,且与胃管本体同轴,套入胃管本体的内管的一端部是中空设置,另外一端部设置有防尘盖,内管的中空端部设置在弹性挡片上端,距离内管中空端部的上方2-6cm处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A,在胃管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B并位于弹性挡片上方2-6cm处,且通气孔B与通气孔A相匹配连通;胃管本体接口端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内管的接口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旋转内管的转向实现内管插入胃管本体的深度。在本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在内管的外螺纹中还设置有一条刻度线。该刻度线位于的位置是刚好将内管螺旋到中空端部设置在弹性挡片上端,这样设计能够识别内管的中空端部是否将弹性挡片挤压开,是否处于呼吸状态或者是在喂食状态的标志。在本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内管另外一端部连接设置有一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箱体,箱体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空气过滤器的出去口与内管可拆卸连接,在箱体内部且从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在本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两端的蜂窝网及设置于蜂窝网之间的为活性炭。在本技术中,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为HEPA过滤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巧妙,不仅能起到固定胃管,避免或减少胃管移位、脱管等意外事件与局部皮肤的刺激性,还能依据不同患者调节固定装置的大小以匹配调节合适的固定位置。2.本技术的胃管安全可靠,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升患者舒适感,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易于掌握及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可调节式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处于呼吸状态时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环形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处于喂食状态时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标记为:1空气过滤器,2进气口,3蜂窝网,4抗菌过滤层,5HEPA过滤层,6出气口,7内管入口,8卡槽,9通气孔B,10通气孔A,11胃管本体,12出孔,13弹性挡片,14内螺纹,15外螺纹,16喂食器,20环形圈,21半环形圈A,22卡扣,23凹陷卡环,24凸起卡环,25半环形圈B。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1,所述胃管本体1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两个环形圈20,环形圈20上设置有卡扣22;在胃管本体11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8,卡扣22与卡槽8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20固定在胃管本体11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20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20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20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防滑套的厚度很小,在图中未表示出来),所述胃管本体11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12,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半环形圈A21和半环形圈B25,半环形圈A21和半环形圈B25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21套在半环形圈B25内构成环形圈20,半环形圈A21套入半环形圈B25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卡环24,半环形圈B25对应凸起卡环24设置有凹陷卡环23,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21将半环形圈A21上的凸起卡环24卡住凹陷卡环23实现调控环形圈20的半径大小。通过上述的设计方案,将环形圈20固定在胃管本体11的一端上,且能依据胃管插入胃里面的长度,从而通过调节环形圈20上的卡扣22卡在胃管本体11上设置的某一个卡槽8上的位置来调节固定胃管在患者鼻孔的位置;将环形圈20套过头顶挂在两耳朵上或者脖子上,环形圈20外围还包裹有一层防滑套,防滑套能防止环形圈20过于滑润容易滑落,没有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从图1看,可以采用两个环形圈20的固定装置,其中一个环形圈20挂在两耳朵上,另外一个环形圈20套过头之后挂在脖子上,起到双重牢固固定的作用;且本技术还能依据不同人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可通过调节伸缩机构来调节符合患者的头部大小和两耳间距,使得固定部件能合适的套在患者的脖子或者两耳上。如图1、3所示,在胃管本体11内还设置有内管和弹性挡片13,弹性挡片13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与胃管本体11内,弹性挡片13将胃管本体11的通管分隔为二;内管套入胃管本体11,且与胃管本体11同轴,套入胃管本体11的内管的一端部是中空设置,另外一端部设置有防尘盖(当不需要喂食和对患者的吸入空气要求时候,可以将防尘盖盖住内管入口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环形圈,环形圈上设置有卡扣;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所述胃管本体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所述伸缩机构由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组成,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套在半环形圈B内构成环形圈,半环形圈A套入半环形圈B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卡环,半环形圈B对应凸起卡环设置有凹陷卡环,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将半环形圈A上的凸起卡环卡住凹陷卡环实现调控环形圈的半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环形圈,环形圈上设置有卡扣;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且在胃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匹配连接后将环形圈固定在胃管本体的一端上;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可调节环形圈半径大小的伸缩机构,环形圈外围还包裹有防滑套,所述胃管本体另一端插入鼻孔,在插入鼻孔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出孔,所述伸缩机构由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组成,半环形圈A和半环形圈B均为塑料软管构成,半环形圈A套在半环形圈B内构成环形圈,半环形圈A套入半环形圈B内的两端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卡环,半环形圈B对应凸起卡环设置有凹陷卡环,通过推拉半环形圈A将半环形圈A上的凸起卡环卡住凹陷卡环实现调控环形圈的半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内还设置有内管和弹性挡片,弹性挡片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与胃管本体内,弹性挡片将胃管本体的通管分隔为二;内管套入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美玉邓金燕韦焕梅廖昌燕刘祥俊覃爱鲜覃启鲜华锋凯覃英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