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34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包括枕体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枕体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枕体内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气囊,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通过气管管路连接,所述气管管路上设有充放气阀,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所述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下颌的下颌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U型充气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吞咽姿势灵活调节枕头形状,改善患者摄食吞咽能力,提高患者进食的舒适度。患者进食的舒适度。患者进食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

技术介绍

[0002]吞咽障碍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脑血管病急性期吞障碍发生率为30%

50%,并且由于脑血管意外后导致肌肉功能受损,食物进入食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一步加重了吞咽困难程度。严重的吞咽困难导致的长期鼻饲或流质饮食会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尤其是老年人继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因误吸引起窒息而死亡。
[0003]吞咽障碍管理专家共识一致指出,除了吞咽康复治疗以及改变食物性状外,还可以通过代偿姿势降低吞咽困难程度,吞咽姿势代偿法是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程度的一项康复技术,一般为点头吞咽、低头吞咽或含胸吞咽与交互吞咽等。吞咽障碍患者由于口唇闭合能力导致在口腔中无法产生正压力,舌的运动功能丧失无法将食物运送至咽部,导致食物外漏,因此在进食时应采用仰卧位头后倾的体位,可防止食物的外漏,利于食物吞咽。对于不能控制与保持吞咽姿势的患者可通过辅助用具代偿。但是,现有的吞咽辅助枕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且现有的吞咽辅助枕不能灵活调节枕头形状,不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吞咽姿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吞咽姿势灵活调节枕头形状,改善患者摄食吞咽能力,提高患者进食的舒适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包括枕体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枕体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枕体内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气囊,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通过气管管路连接,所述气管管路上设有充放气阀,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所述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下颌的下颌托。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管管路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的一端相互并列且通过所述枕体开口穿到所述枕体的外部,并与气管连接头连接,所述气管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手动充气球,所述手动充气球的出气口与所述气管管路的气管连接头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电动控制的气泵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电性连接,所述气泵的气泵充放气接口与所述气管管路连接的气管连接头连接,实现所述气泵对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独立充放气。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颌托的表面与人体下颌形状相适应,所述
下颌托的一端通过固定带与所述第二气囊的端部连接,所述下颌托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系带与所述第三气囊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囊的截面呈与人体的脖颈匹配的圆弧凹槽状。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比第一气囊低。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体的外层采用记忆海绵或乳胶材料制成。
[001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医用U型充气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吞咽姿势灵活调节枕头形状,改善患者摄食吞咽能力,提高患者进食的舒适度。通过调节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内的充气量,进而调节各个气囊的高低大小,便于稳固支撑并方便调节使患者头颈部屈曲,让患者的下巴贴近胸骨,气声门闭合,食管打开,使食物顺利地进入食道,避免呛咳、误吸,使脑血管意外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顺利进食。同时于U型枕枕体侧面增加与下巴吻合的下颌托,对头颈前倾或下垂患者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本技术各部件共同有效结合,可降低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进食中误吸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枕体内部和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中标记为:1、枕体;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第三气囊;5、气管管路;6、充放气阀;7、下颌托;8、第一气管;9、第二气管;10、第三气管;11、气管连接头;12、气泵;13、控制器;14、手动充气球;15、固定带;16、调节系带;17、圆弧凹槽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包括枕体1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枕体1的外
层采用记忆海绵或乳胶材料制成,能够增加患者皮肤的舒适感,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适应不同患者使用;所述枕体1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枕体1内设有第一气囊2,所述第一气囊2的截面呈与人体的脖颈匹配的圆弧凹槽状17,利于患者的下巴贴近胸骨,气声门闭合,食管打开;所述第一气囊2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2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气囊4,所述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比第一气囊2低;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之间通过气管管路5连接,所述气管管路5上设有充放气阀6,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进行充气或放气;所述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下颌的下颌托7。下颌托7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下颌托7的表面与人体下颌形状相适应,所述下颌托7的一端通过固定带15与所述第二气囊3的端部连接,所述下颌托7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系带16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包括枕体(1)和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枕体(1)内设有第一气囊(2),所述第一气囊(2)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2)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气囊(4),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之间通过气管管路(5)连接,所述气管管路(5)上设有充放气阀(6),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进行充气或放气;所述第二气囊(3)和第三气囊(4)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下颌的下颌托(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管路(5)包括第一气管(8)、第二气管(9)和第三气管(10),所述第一气管(8)、第二气管(9)和第三气管(10)的一端相互并列且通过所述枕体(1)开口穿到所述枕体(1)的外部,并与气管连接头(11)连接,所述气管连接头(11)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放气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U型充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手动充气球(14),所述手动充气球(14)的出气口与所述气管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献莲华锋凯盘慧李雪梅何娅慧陆嘉欣谭丽婷李琼刘丽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