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8915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包括定位器、导向针、空心钻头和膨胀螺钉,所述膨胀螺钉包括内钉和膨胀套,所述内钉和膨胀套是由蛋白因子通过吸收法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结合并使用复乳法复合聚乙烯左旋丙交酯制备成的缓释微球结合制成的可吸收膨胀螺钉,所述蛋白因子为BMP‑2;所述膨胀套沿轴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钉沿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阶梯通孔的最小直径;所述导向针为与第一通孔和阶梯通孔相配合的阶梯状;所述定位器设有用于穿过导向针的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更有利于腱骨愈合,能产生更大的固定强度,可以避免外源性的细胞引起宿主免疫反应、转化效率低等缺点。

The fixation system of graf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ation system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graft, including positioning, guiding needle, hollow drill and expansion screw, the expansion bolt comprises a nail and an expansion sleeve, the inner nail and the expansion sleeve is composed of protein factor by absorption method and nano hydroxyapatite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and carrier combination using the double emulsion method composite polyethylene L-lactide system made of absorbable screw expansion, the protein factor is BMP 2; the expansion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long the axis, the nail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is provided with stepped holes, the hole diameter is less than the first step through the minimum diameter of stepped hole; the guide needle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hole matched with the positioner is provided with a casing; through the guide pin. The fixation system of the graf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s more conducive to tendon bone healing and greater fixation strength. It can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exogenous cells, such as host immune response and low convers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和动力性稳定结构之一,可以防止胫骨前移、过伸和过度旋转,防止膝关节失稳后的相关并发症。ACL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困扰广大青少年,是青少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ACL损伤后出现膝关节不稳,增加关节其他结构损伤机率、加速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退变,导致严重的慢性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给青少年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ACL重建术是利用移植肌腱固定于骨道内,替代正常前交叉韧带的功能,是治疗ACL损伤最有效的方法。移植物的固定是ACL重建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国内外学者们做过多种研究。良好的固定在近期可以满足术后早期运动、肌肉锻炼与负重的要求,在移植物获得生物学愈合前维持膝关节稳定性,远期则有助于促进移植物与骨的愈合。移植物固定的优劣取决于固定方法的选择。固定方法的选择因移植物的选择和手术技术的选择的不同而不同。但终极目标一直未曾改变,肌腱移植物的固定即要尽量恢复自体肌腱的力学特性,还要达到腱骨的生物愈合。所以ACL的固定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要有足够的抗拔出力,其次需恢复并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最后还要有足够的力量防止韧带在关节内滑动。重建后的前交叉韧带最主要的生物力学特性是强度和钢度。强度是指使移植物产生永久性移位的负荷,钢度指移植物在一定负荷下产生的张力或位移大小。挤压螺钉固定系统主要是通过螺钉挤压肌腱与骨隧道产生的摩擦力来固定肌腱。此固定方式使移植物长度缩短,有更大的钢度,提高了重建后膝关节的稳定性,然而,较小的界面螺钉不能提供足够的机械力量,而直径较大的螺钉会切割缝线和移植物造成固定不稳,因界面螺钉切割挤压造成移植肌腱强度下降而出现肌腱断裂失效。间接固定是指固定物固定位置位于腱-骨交界之外的方法,但由于移植物与骨隧道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故在膝关节屈伸运动时,移植物可发生垂直于隧道轴像雨刷一样的摆动,即“雨刷效应”;或移植物在沿骨隧道发生轴方向的伸缩性移动,即“蹦极效应”。这两种运动会破坏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生物学愈合过程,同时也是引起骨隧道扩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移植肌腱与骨隧道内壁的愈合是腱骨界面间纤维组织形成连接、新骨形成、骨向肌腱内长入、局部塑形改造的的过程。BMP-2具有使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诱导形成软骨和骨组织。由于腱骨界面缺乏血管,如果不添加生长因子,即使很小的损伤也不能得到良好愈合。已有研究报道在体内原位重建损伤ACL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在ACL重建时使用金属挤压螺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修复效果,但由于现阶段金属螺钉植入后存在的各种缺陷,目前仍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更有利于腱骨愈合,能产生更大的固定强度,可以避免外源性的细胞引起宿主免疫反应、转化效率低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包括定位器、导向针、空心钻头和膨胀螺钉,所述膨胀螺钉包括内钉和膨胀套,所述内钉和膨胀套是由蛋白因子通过吸收法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结合并使用复乳法复合聚乙烯左旋丙交酯制备成的缓释微球结合制成的可吸收膨胀螺钉,所述蛋白因子为BMP-2;所述膨胀套沿轴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钉沿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阶梯通孔的最小直径;所述导向针为与第一通孔和阶梯通孔相配合的阶梯状;所述定位器设有用于穿过导向针的套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套包括固定部和膨胀部,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和膨胀部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部为圆锥状;所述膨胀部由至少三个膨胀瓣构成,所述膨胀瓣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的端部,所述膨胀瓣围设成圆柱形的内腔,所述膨胀部的外径与内钉的外径相同。所述膨胀瓣设有四个,每个膨胀瓣的弧度为60°。所述膨胀套膨胀后的锥度为a,a=60°。所述膨胀瓣设有外螺纹,所述膨胀瓣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钉设有外螺纹,所述内钉分为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成圆锥形,所述尾部为圆柱形,所述头部的最大直径与膨胀部的外直径相同。所述内钉外螺纹的螺距为3.5mm,所述头部含螺纹的最小直径为3mm,长为5mm,所述尾部含螺纹的直径为7mm,长度为20mm。所述定位器为弓形定位器。本技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ACL重建时,先用定位器定位,确认位置后,制作胫骨骨道,再推入膨胀套膨胀套在骨道内暂时固定移植肌腱,拧入内钉时膨胀套膨胀挤压固定移植肌腱。膨胀挤压过程中内钉不与肌腱接触,避免了缝线和移植物的切割,另外还增加了肌腱与骨道壁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腱骨愈合和产生更大的固定强度,即体现了直接固定的优点,又避免了间接固定的不足。ACL重建时,在膝关节腔中存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以及软骨祖细胞等可以迁徙到腱骨交界处并诱导为骨组织的种子细胞,使用可吸收膨胀螺钉和生长因子可以将此类细胞归巢到腱骨交界处,修复损伤ACL。本技术的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固定组件,有着可以避免外源性的细胞引起宿主免疫反应、转化效率低等缺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膨胀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膨胀套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向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内钉;11、通孔;2、膨胀套;21、固定部;22、膨胀部;23、膨胀瓣;24、第一通孔;3、导向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定位器、导向针3、空心钻头和膨胀螺钉,定位器为弓形定位器,定位器设有用于穿过导向针3的套管。膨胀螺钉包括内钉1和膨胀套2。膨胀套2包括固定部21和膨胀部22,固定部21为圆锥状。膨胀部22由四个膨胀瓣23构成,膨胀瓣2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21的端部,每个膨胀瓣23的弧度为60°,膨胀瓣23设有外螺纹和与内钉1相配合的内螺纹,膨胀瓣23围设成圆柱形的内腔,膨胀部22的外径与内钉1的外径相同,膨胀部22膨胀后的锥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器、导向针(3)、空心钻头和膨胀螺钉,所述膨胀螺钉包括内钉(1)和膨胀套(2),所述内钉(1)和膨胀套(2)是由蛋白因子通过吸收法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结合并使用复乳法复合聚乙烯左旋丙交酯制备成的缓释微球结合制成的可吸收膨胀螺钉,所述蛋白因子为BMP‑2;所述膨胀套(2)沿轴线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内钉(1)沿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阶梯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24)的直径小于阶梯通孔(11)的最小直径;所述导向针(3)为与第一通孔(24)和阶梯通孔(11)相配合的阶梯状;所述定位器设有用于穿过导向针(3)的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器、导向针(3)、空心钻头和膨胀螺钉,所述膨胀螺钉包括内钉(1)和膨胀套(2),所述内钉(1)和膨胀套(2)是由蛋白因子通过吸收法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载体结合并使用复乳法复合聚乙烯左旋丙交酯制备成的缓释微球结合制成的可吸收膨胀螺钉,所述蛋白因子为BMP-2;所述膨胀套(2)沿轴线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内钉(1)沿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阶梯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24)的直径小于阶梯通孔(11)的最小直径;所述导向针(3)为与第一通孔(24)和阶梯通孔(11)相配合的阶梯状;所述定位器设有用于穿过导向针(3)的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2)包括固定部(21)和膨胀部(22),所述固定部(21)的端部和膨胀部(22)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部(21)为圆锥状;所述膨胀部(22)由至少三个膨胀瓣(23)构成,所述膨胀瓣(2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21)的端部,所述膨胀瓣(23)围设成圆柱形的内腔,所述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宝林福庆赵清华郭玉祥林禄攀邹瑞蔡小林温传阳施中平张帆胡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