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88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包括组合床本体,组合床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床板,下床板的两侧设置有下床侧板,下床板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下床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床头梁,下床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床板,上床板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上床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上床头梁,上床板的一侧设置有上床侧板,上床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床装饰板,上床板与下床板之间设置有床体置物板,床体置物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四块隔板,该装置在双层床的上铺与下铺之间设置有带有隔间的置物板,置物板与窗体组合在一起,能够让使用者放置一些随身物品,且不占空间。

A combined double layer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type double bed,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a bed body, a bed body combination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d bed boar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ard is a bed plate, one end of the bed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ed head plate, both ends of the bed plate are arranged under the bed top beam, the board is to go to bed in one end of the board is to go to bed in the head plate, both ends are provided with bed head beam, side of the board is to go to the other side to side, the board is to trim the body, a bed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ed plate and the bed board, a bed body compartment plate equal spacing set there are four pieces of clapboard, the device has a storage compartment with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bunk bed, placing plate and form together, users can place some belongings, and does not occupy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双层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床,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型双层床。
技术介绍
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不仅是睡觉的工具,也是家庭的装饰品之一了。不仅反映出古人起居方式的变化和风俗习惯,而且还蕴含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趣闻。种类有平板床、四柱床、双层床、日床等,双层床在举步为艰的房间里可以节省相当大的空间,也为朋友留宿提供方便。而在大多数学校,学生宿舍内统一采用双层床更是普遍,现有的双层床一般不设置有床头柜,使用者放置物品智能放置在床上,及其不方便,且一些有置物柜的双层床在床头或床侧设置,很占空间,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双层床一般不设置有床头柜,使用者放置物品智能放置在床上,及其不方便,且一些有置物柜的双层床在床头或床侧设置,很占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型双层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包括组合床本体,所述组合床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床板,所述下床板的两侧设置有下床侧板,所述下床板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所述下床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床头梁,所述下床板的顶部设置有上床板,所述上床板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所述上床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上床头梁,所述上床板的一侧设置有上床侧板,所述上床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床装饰板,所述上床板与所述下床板之间设置有床体置物板,所述床体置物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四块隔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床侧板与下床侧板之间设置有扶梯,所述扶梯之间设置有若干梯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床头梁与所述下床头梁之间通过四根支柱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床板与所述上床板的长度相等,且所述下床板的宽度为所述上床板的宽度的两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体置物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柱上。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组合型双层床,该装置在双层床的上铺与下铺之间设置有带有隔间的置物板,置物板与窗体组合在一起,能够让使用者放置一些随身物品,且不占空间,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供了一种组合型双层床,解决了现有的双层床一般不设置有床头柜,使用者放置物品智能放置在床上,及其不方便,且一些有置物柜的双层床在床头或床侧设置,很占空间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中:1、组合床本体;2、下床板;3、上床板;4、下床侧板;5、下床头板;6、扶梯;7、梯阶;8、上床装饰板;9、上床侧板;10、上床头梁;11、上床头板;12、床体置物板;13、隔板;14、支柱;15、下床头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包括组合床本体1,组合床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床板2,下床板2的两侧设置有下床侧板4,下床板2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5,下床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床头梁15,下床板2的顶部设置有上床板3,上床板3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11,上床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上床头梁10,上床板3的一侧设置有上床侧板9,上床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床装饰板8,上床板3与下床板2之间设置有床体置物板12,床体置物板12上等间距设置有四块隔板13。上床侧板9与下床侧板4之间设置有扶梯6,扶梯6之间设置有若干梯阶7,便于使用者爬往上铺。上床头梁10与下床头梁15之间通过四根支柱14连接。下床板2与上床板3的长度相等,且下床板2的宽度为上床板3的宽度的两倍。床体置物板1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柱14上。该装置是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当需要用该装置时,组合床本体1分成两层,下层的下床板2面积较大,可以睡两个人,上铺的上床板3面积较小,可以睡一个人,且结构稳定性好,上铺的人可通过扶梯6上的梯阶7爬往上铺,在上铺与下铺连接的内侧支柱14上固定有床体置物板12,且通过隔板13隔开,可以在上面放置一些随身物品。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组合型双层床,该装置在双层床的上铺与下铺之间设置有带有隔间的置物板,置物板与窗体组合在一起,能够让使用者放置一些随身物品,且不占空间,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提供了一种组合型双层床,解决了现有的双层床一般不设置有床头柜,使用者放置物品智能放置在床上,及其不方便,且一些有置物柜的双层床在床头或床侧设置,很占空间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型双层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包括组合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床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床板(2),所述下床板(2)的两侧设置有下床侧板(4),所述下床板(2)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5),所述下床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床头梁(15),所述下床板(2)的顶部设置有上床板(3),所述上床板(3)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11),所述上床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上床头梁(10),所述上床板(3)的一侧设置有上床侧板(9),所述上床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床装饰板(8),所述上床板(3)与所述下床板(2)之间设置有床体置物板(12),所述床体置物板(12)上等间距设置有四块隔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双层床,包括组合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床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床板(2),所述下床板(2)的两侧设置有下床侧板(4),所述下床板(2)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5),所述下床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床头梁(15),所述下床板(2)的顶部设置有上床板(3),所述上床板(3)的一端设置有上床头板(11),所述上床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上床头梁(10),所述上床板(3)的一侧设置有上床侧板(9),所述上床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床装饰板(8),所述上床板(3)与所述下床板(2)之间设置有床体置物板(12),所述床体置物板(12)上等间距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榕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