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组件、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85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导光组件、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导光组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一介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三棱镜,三棱镜设置于第一出光面上,三棱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和非出光面,第二入光面与第一出光面接触;第二介质层,第二介质层覆盖第二出光面;其中,三棱镜的折射率n2大于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和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光依次经过第一介质层、三棱镜和第二介质层,光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由此,可以靠近第二出光面出射且散射角度较为集中的光束,不会有其他杂光从三棱镜中射出,影响对光路的控制效果。

Light guide assembly,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 guide component, a backlight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light guide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dielectric layer, a first dielectric layer including the relative setting of the first input surface and the first surface; three prism, three pris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three prism, including second light, second smooth and non smooth, smooth and smooth out the first second into the second dielectric layer, contact; the second dielectric layer is cover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wherein, the refraction index of three prism N2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dielectric layer and the second dielectric layer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N3 rate N1; light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dielectric layer, second dielectric layer and three prism, three prism light from entering the second dielectric layer, a light refraction angle 85 90 degrees. Thus, the beam can be emitted close to the second smooth surfaces and the scattering angle is concentrated. No other miscellaneous light will be emitted from the three prism, which will affect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optical p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组件、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显示领域,具体的,涉及导光组件、背光源与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自己的隐私越来越重视,但大多数的显示装置,比如人们最常使用的手机,都具有一定范围的可视角,只要在可视角的范围内,人们就可以看到手机上的内容,在公共场合手机上的信息就可能会被偷窥。因此,关于防偷窥的显示装置仍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获得准直光源或可以使得采用该导光组件的显示装置达到防偷窥效果的导光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导光组件包括: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三棱镜,所述三棱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上,所述三棱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和非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接触;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三棱镜的折射率n2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三棱镜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光经过所述第二出光面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由此,由于三棱镜的折射率n2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所以光从第一介质层射入三棱镜的折射光的折射角集中在0°-β范围内,再通过调节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使得光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也就是靠近第二出光面射出,进而得到出射角度较为集中的光束,且非出光面不出光,所以除了上述较为集中的光束,不会有其他杂光从三棱镜中射出,影响对光路的控制效果,其中,β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临界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非出光面的夹角为90°-β,其中,β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临界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光从所述第一介质层进入所述三棱镜时的入射角为90度时,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入射角在α-3°~α范围内,其中,α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临界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非出光面涂有吸光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非出光面镀有反射材料,所述非出光面为顶角为直角的锯齿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三棱镜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形成所述三棱镜的材料为SiNx或玻璃;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小于1.5,形成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小于等于1.1,所述第二介质层为空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导光组件进一步包括光调节装置,所述光调节装置用于将从所述第二介质层射出的光线调节为准直光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光调节装置为折射镜或反射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背光源包括:前面所述的导光组件;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所述导光组件,且第一入光面靠近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光源,所述光源为侧入式光源或直下式光源。由此,该背光源可以提供准直光源,当该背光源用于显示装置时,可有效实现防偷窥的功能。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前面所述的导光组件或背光源。由此,可以实现显示装置防偷窥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导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导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导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第一介质层110-第一入光面120-第一出光面200-三棱镜210-第二入光面220-第二出光面230-非出光面300-第二介质层400-光调节装置10-导光组件20-导光板21-第一表面30-光源40-散光图案1-显示面板2-背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组件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导光组件包括:第一介质层100,第一介质层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110和第一出光面120;三棱镜200,三棱镜200设置于第一出光面120上,三棱镜200包括第二入光面210、第二出光面220和非出光面230,第二入光面210与第一出光面120接触;第二介质层300,第二介质层300覆盖第二出光面220;其中,三棱镜200的折射率n2大于第一介质层100的折射率n3和第二介质层300的折射率n1;光依次经过第一介质层100、三棱镜200和第二介质层300,光经第二出光面从三棱镜200进入第二介质层300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非出光面230不允许光出射。由此,由于三棱镜的折射率n2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所以光从第一介质层射入三棱镜的折射光的折射角集中在0°-β范围内,再通过调节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使得光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也就是靠近第二出光面射出,进而得到出射角度较为集中的光束,且非出光面不出光,所以除了上述较为集中的光束,不会有其他杂光从三棱镜中射出,进而提供一种朝特定方向照射的光源,实现对光路的控制效果,其中,β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临界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第二入光面210与非出光面230的夹角为90°-β,其中,β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临界角,即由此,当光从所述第一介质层进入三棱镜时的入射角为90度时,其折射角此时的折射光线与非出光面230平行,进而可以得到第二出光面220与第二入光面210构成的夹角为α’+β,通过调节α’+β的大小,使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的入射角α’在α-3°~α范围内,从而使光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在85-90度范围内,得到出射角度较为集中的光束,进而提供一种朝特定方向照射的光源,实现对光路的控制效果,其中,α’为光线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的入射角,α为光从三棱镜进入第二介质层的临界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三棱镜折射率的具体大小没有限制要求,只要使其折射率大于第一介质层折射率和第二介质层折射率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三棱镜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比如还可以为1.55、1.6、1.65、1.7、1.8、1.9、2.0等等。由此,可以保证三棱镜具有一个较大的折射率,使得光从第一介质层射入三棱镜的折射光的折射角集中在0°-β范围内。为了保证三棱镜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三棱镜的材料为SiNx或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玻璃。由此,使用性能佳,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第一介质层折射率的具体大小也没有限制要求,只要使其折射率小于三棱镜的折射率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小于1.5,比如可以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光组件、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三棱镜,所述三棱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上,所述三棱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和非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接触;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三棱镜的折射率n2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三棱镜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光经所述第二出光面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三棱镜,所述三棱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上,所述三棱镜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和非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接触;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第二出光面;其中,所述三棱镜的折射率n2大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n3和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n1;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三棱镜和所述第二介质层,光经所述第二出光面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时,出射光的折射角为85-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非出光面的夹角为90°-β,其中,β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临界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光从所述第一介质层进入所述三棱镜时的入射角为90度时,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入射角在α-3°~α范围内,其中,α为光从所述三棱镜进入所述第二介质层的临界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利陈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