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840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包括量测器本体、中套筒、浮板、导向器、测绳、拉力传感器、蓄电池和TD‑CLF‑L3型控制器,中套筒外侧套接有浮板,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金属杆,盲孔内部设置有铅球,第二通孔内部设置有导向器,量测器本体套接于导管中部,测绳靠近浮板一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转轮一侧设置有电动机,底座顶面一侧设置有伸缩杆,蓄电池一侧设置有TD‑CLF‑L3型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在灌注混凝土时,装置会随着混凝土面不断的往上移动,通过与装置连接的测绳就可以准确的知道混凝土面的深度。即使出现上部钻孔坍塌,也不会影响测量,也能有效地控制材料浪费,由电机牵引测绳,节省人力。

A measuring device for concrete surface of cast-in-place p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le of concrete surface measur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body, sleeve, a floating plate, guide, measuring rope, tension sensor, battery and TD CLF L3 type controller in the sleeve is sheathed with a floating plate, insid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rod, blind hole inside the shot, second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guide device, measuring device body is sheath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guide tube, measuring rope near the flo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ension sensor, the wheel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motor, a top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battery, TD CLF L3 type controller of the invention. Device in pouring concrete, concrete surface with device will continue to move through the measuring rope connected with the device can accurately know the depth of concrete. Even if the upper borehole collapses, it will not affect the measurement, it can als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waste of materials, and the motor is traced to measure the rope and save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测量
,具体为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混凝土面量测装置,主要由测绳和一截短钢筋或者较重的钢材制品组成,此装置优点在于制作简单,制作材料容易取得,但该装置完全靠经验来量测混凝土面的深度,误差很大,不能准确的测量混凝土面的深度。尤其是当停止灌注时混凝土面离地面较深的情况时,由于泥浆重度加大以及上部钻孔孔壁不稳定,使得测量的混凝土顶面与实际的混凝土面出入较大,为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实际施工时,往往多灌注混凝土,施工时间更长,且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增加或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包括量测器本体、下套筒、中套筒、浮板、空腔、立柱、测绳孔、第一通孔、金属杆、盲孔、铅球、端盖、螺纹孔、上套筒、第二通孔、导向器、万向轮、连杆、挡板、弹簧、导管、测绳、拉力传感器、转轮、电动机、底座、伸缩杆、定向轮、蓄电池和TD-CLF-L3型控制器,所述量测器本体下部设置有下套筒,所述下套筒顶面设置有中套筒,所述中套筒外侧套接有浮板,所述浮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立柱,所述浮板顶面一侧开设有测绳孔,且浮板顶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设置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顶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部设置有铅球,所述金属杆顶端套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底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中套筒顶面设置有上套筒,所述上套筒与中套筒上部侧面均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设置有导向器,所述导向器一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与连杆一端相连,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有挡板,且连杆中部套接有弹簧,所述量测器本体套接于导管中部,所述测绳孔与测绳一端相连,所述测绳靠近浮板一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测绳另一端相连与转轮相连,所述转轮一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顶面,所述底座顶面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有定向轮,所述底座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TD-CLF-L3型控制器,所述拉力传感器和蓄电池均与TD-CLF-L3型控制器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电动机与TD-CLF-L3型控制器输出端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下套筒顶面直径、上套筒底面直径和中套筒直径均相同,所述下套筒底面直径和上套筒顶面直径相同,且下套筒底面直径大于中套筒直径。优选的,所述浮板外侧涂有耐腐蚀涂层,且浮板与中套筒通过螺钉相连。优选的,所述端盖和浮板均通过螺纹与金属杆相连。优选的,所述盲孔直径大于铅球直径,且盲孔深度至少为铅球直径的10倍。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直径大于连杆直径,所述弹簧与万向轮通过螺钉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均匀设置有定向轮,定向轮与底座通过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专利技术结合实际的工况条件,从不同于传统的思路出发,装置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先套着导管放到桩底1.5米左右,当灌注混凝土时,装置会随着混凝土面不断的往上移动,通过与装置连接的测绳就可以准确的知道混凝土面的深度。即使出现上部钻孔坍塌,也不会影响对实际桩顶混凝土面的测量,有效地保证了桩的灌注质量,也能有效地控制材料浪费,导向器可防止量测器在倾斜时与管道摩擦,影响检测效果,由电机牵引测绳,同时利用TD-CLF-L3型控制器控制电机,节省人力,本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测绳孔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量测器本体;2、下套筒;3、中套筒;4、浮板;5、空腔;6、立柱;7、测绳孔;8、第一通孔;9、金属杆;10、盲孔;11、铅球;12、端盖;13、螺纹孔;14、上套筒;15、第二通孔;16、导向器;17、万向轮;18、连杆;19、挡板;20、弹簧;21、导管;22、测绳;23、拉力传感器;24、转轮;25、电动机;26、底座;27、伸缩杆;28、定向轮;29、蓄电池;30、TD-CLF-L3型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包括量测器本体1、下套筒2、中套筒3、浮板4、空腔5、立柱6、测绳孔7、第一通孔8、金属杆9、盲孔10、铅球11、端盖12、螺纹孔13、上套筒14、第二通孔15、导向器16、万向轮17、连杆18、挡板19、弹簧20、导管21、测绳22、拉力传感器23、转轮24、电动机25、底座26、伸缩杆27、定向轮28、蓄电池29和TD-CLF-L3型控制器30,量测器本体1下部设置有下套筒2,下套筒2顶面设置有中套筒3,中套筒3外侧套接有浮板4,浮板4内部开设有空腔5,空腔5内部设置有立柱6,浮板4顶面一侧开设有测绳孔7,且浮板4顶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通孔8内部设置有金属杆9,金属杆9顶面开设有盲孔10,盲孔10内部设置有铅球11,金属杆9顶端套接有端盖12,端盖12底面开设有螺纹孔13,中套筒3顶面设置有上套筒14,上套筒14与中套筒3上部侧面均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内部设置有导向器16,导向器16一端设置有万向轮17,万向轮17与连杆18一端相连,连杆18另一端设置有挡板19,且连杆18中部套接有弹簧20,量测器本体1套接于导管21中部,测绳孔7与测绳22一端相连,测绳22靠近浮板4一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23,测绳22另一端相连与转轮24相连,转轮24一侧设置有电动机25,电动机25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26顶面,底座26顶面一侧设置有伸缩杆27,伸缩杆27一端设置有定向轮28,底座26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29,蓄电池29一侧设置有TD-CLF-L3型控制器30,拉力传感器23和蓄电池29均与TD-CLF-L3型控制器30输入端电性相连,电动机25与TD-CLF-L3型控制器30输出端电性相连。为了便于安装下套筒2和上套筒1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套筒2顶面直径、上套筒14底面直径和中套筒3直径均相同,下套筒2底面直径和上套筒14顶面直径相同,且下套筒2底面直径大于中套筒3直径。为了便于保护和安装浮板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浮板4外侧涂有耐腐蚀涂层,且浮板4与中套筒3通过螺钉相连。为了便于安装端盖12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端盖12和浮板4均通过螺纹与金属杆9相连。为了便于在盲孔10内放入铅球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盲孔10直径大于铅球11直径,且盲孔10深度至少为铅球11直径的10倍。为了便于安装导向器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通孔15直径大于连杆18直径,弹簧20与万向轮17通过螺钉相连。为了便于移动底座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26底面均匀设置有定向轮,定向轮与底座通过螺纹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包括量测器本体(1)、下套筒(2)、中套筒(3)、浮板(4)、空腔(5)、立柱(6)、测绳孔(7)、第一通孔(8)、金属杆(9)、盲孔(10)、铅球(11)、端盖(12)、螺纹孔(13)、上套筒(14)、第二通孔(15)、导向器(16)、万向轮(17)、连杆(18)、挡板(19)、弹簧(20)、导管(21)、测绳(22)、拉力传感器(23)、转轮(24)、电动机(25)、底座(26)、伸缩杆(27)、定向轮(28)、蓄电池(29)和TD‑CLF‑L3型控制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测器本体(1)下部设置有下套筒(2),所述下套筒(2)顶面设置有中套筒(3),所述中套筒(3)外侧套接有浮板(4),所述浮板(4)内部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设置有立柱(6),所述浮板(4)顶面一侧开设有测绳孔(7),且浮板(4)顶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内部设置有金属杆(9),所述金属杆(9)顶面开设有盲孔(10),所述盲孔(10)内部设置有铅球(11),所述金属杆(9)顶端套接有端盖(12),所述端盖(12)底面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中套筒(3)顶面设置有上套筒(14),所述上套筒(14)与中套筒(3)上部侧面均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内部设置有导向器(16),所述导向器(16)一端设置有万向轮(17),所述万向轮(17)与连杆(18)一端相连,所述连杆(18)另一端设置有挡板(19),且连杆(18)中部套接有弹簧(20),所述量测器本体(1)套接于导管(21)中部,所述测绳孔(7)与测绳(22)一端相连,所述测绳(22)靠近浮板(4)一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23),所述测绳(22)另一端相连与转轮(24)相连,所述转轮(24)一侧设置有电动机(25),,所述电动机(25)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26)顶面,所述底座(26)顶面一侧设置有伸缩杆(27),所述伸缩杆(27)一端设置有定向轮(28),所述底座(26)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29),所述蓄电池(29)一侧设置有TD‑CLF‑L3型控制器(30),所述拉力传感器(23)和蓄电池(29)均与TD‑CLF‑L3型控制器(30)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电动机(25)与TD‑CLF‑L3型控制器(30)输出端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混凝土面量测装置,包括量测器本体(1)、下套筒(2)、中套筒(3)、浮板(4)、空腔(5)、立柱(6)、测绳孔(7)、第一通孔(8)、金属杆(9)、盲孔(10)、铅球(11)、端盖(12)、螺纹孔(13)、上套筒(14)、第二通孔(15)、导向器(16)、万向轮(17)、连杆(18)、挡板(19)、弹簧(20)、导管(21)、测绳(22)、拉力传感器(23)、转轮(24)、电动机(25)、底座(26)、伸缩杆(27)、定向轮(28)、蓄电池(29)和TD-CLF-L3型控制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测器本体(1)下部设置有下套筒(2),所述下套筒(2)顶面设置有中套筒(3),所述中套筒(3)外侧套接有浮板(4),所述浮板(4)内部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内部设置有立柱(6),所述浮板(4)顶面一侧开设有测绳孔(7),且浮板(4)顶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内部设置有金属杆(9),所述金属杆(9)顶面开设有盲孔(10),所述盲孔(10)内部设置有铅球(11),所述金属杆(9)顶端套接有端盖(12),所述端盖(12)底面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中套筒(3)顶面设置有上套筒(14),所述上套筒(14)与中套筒(3)上部侧面均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内部设置有导向器(16),所述导向器(16)一端设置有万向轮(17),所述万向轮(17)与连杆(18)一端相连,所述连杆(18)另一端设置有挡板(19),且连杆(18)中部套接有弹簧(20),所述量测器本体(1)套接于导管(21)中部,所述测绳孔(7)与测绳(22)一端相连,所述测绳(22)靠近浮板(4)一侧设置有拉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郭利生宋明智沈远志周余鹏刘凤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地君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基君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