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840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止水帷幕和若干根支护桩,若干根支护桩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止水帷幕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支护桩均包括设置为一体的浅层支护桩段和深层支护桩段,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顶部与所述基坑顶部平齐,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深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每两所述浅层支护桩段之间均设有桩间土加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能大幅减小支护结构工程量,有效拓展了地下工程的建设手段,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Structure of bored pile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ariable cross-section of bored pil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including waterproof curtain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pile,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pile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retaining wall, retaining wall and waterproof curtain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each of the supporting piles are arranged as one of the shallow the retaining pile and deep pile, the shallow layer supporting pile section and the top of the pit at the top of the flush, the shallow layer supporting pile section diameter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deep section of retaining pile segment diameter, solid soil between piles are arranged between every two of the shallow pile section. The cross section bored support pile of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reduce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effectively expand the construction means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nd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industry, and has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土地区基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形式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为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的形式。目前,钻孔灌注支护桩一般为沿深度范围内同一直径的直桩,即基坑挖深决定支护桩的直径,而此截面对该基坑浅层区域而言显然是过大了,由此出现了支护结构的大量浪费。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以实现支护结构的最优化。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包括止水帷幕和若干根支护桩,若干根支护桩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止水帷幕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支护桩均包括设置为一体的浅层支护桩段和深层支护桩段,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顶部与所述基坑顶部平齐,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深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每两所述浅层支护桩段之间均设有桩间土加固体。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护桩上设有若干支撑组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平行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A、根据基坑的要求设置支护墙及止水帷幕,所述支护墙用若干根支护桩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每根所述支护桩都采用扩底桩施工方法设置,形成下部直径较大深层支护段、上部直径较小的浅层支护段;B、在每两根所述支护桩的所述浅层支护段之间采用旋喷加固方式设置桩间土加固体;C、待完成所述支护桩结构后,开挖所述基坑并回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包括止水帷幕和若干根支护桩,每一支护桩均包括设置为一体的浅层支护桩段和深层支护桩段,浅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小于深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采用本专利的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能大幅减小支护结构工程量,有效拓展了地下工程的建设手段,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的截面放大图。其中:1、止水帷幕;2、支护桩;3、浅层支护桩段;4、深层支护桩段;5、基坑坑底;6、基坑顶部;7、桩间土加固体;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第三支撑板;11、顶板结构;12、中板结构;13、底板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包括止水帷幕1和若干根支护桩2,若干根支护桩2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支护墙与止水帷幕1平行设置,每一支护桩2均包括设置为一体的浅层支护桩段3和深层支护桩段4,所述浅层支护桩段3的顶部与基坑顶部6平齐,浅层支护桩段3的截面直径小于深层支护桩段4的截面直径,每两浅层支护桩段3之间均设有桩间土加固体7。本实施例中,支护桩2上设有若干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和第三支撑板10之间平行设置。本专利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根据基坑的要求设置支护墙及止水帷幕1,所述支护墙用若干根支护桩2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每根所述支护桩2都采用扩底桩施工方法设置,形成下部直径较大深层支护段4、上部直径较小的浅层支护段3。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在浅层范围内为小直径桩,在某一深度处扩径形成大直径桩,扩径的位置应根据支护结构的强度及变形的计算得到。B、在每两根所述支护桩2的所述浅层支护段3之间采用旋喷加固方式设置桩间土加固体7。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的桩间距一般由深层大直径区域决定,由此出现浅层桩间距较大的情况,桩间土是否需要加固需结合计算确认,若不满足要求,可采用旋喷加固等加固措施。在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外侧按水文地质情况设置一定的隔水措施。C、待完成所述支护桩结构后,开挖所述基坑并回筑结构。待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桩间土加固体及止水帷幕1施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基坑开挖,分层开挖、及时架设支撑,直至挖至浅层基坑坑底。经验证,本专利的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能大幅减小支护结构工程量,有效拓展了地下工程的建设手段,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帷幕和若干根支护桩,若干根所述支护桩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止水帷幕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支护桩均包括设置为一体的浅层支护桩段和深层支护桩段,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顶部与所述基坑顶部平齐,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深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每两所述浅层支护桩段之间均设有桩间土加固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帷幕和若干根支护桩,若干根所述支护桩并行排列形成支护墙,所述支护墙与止水帷幕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支护桩均包括设置为一体的浅层支护桩段和深层支护桩段,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顶部与所述基坑顶部平齐,所述浅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深层支护桩段的截面直径,每两所述浅层支护桩段之间均设有桩间土加固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上设有若干支撑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钻孔灌注支护桩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杰陈加核邵雪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