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75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涉及电力工程领域。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搭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环,所述上卡环的底部与顶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螺孔。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通过上卡环带动卡块插入凹槽,达到增加上卡环对于高压母线的夹紧程度的效果,通过螺杆、固定板和顶板相互配合,达到螺杆将固定板与顶板相互固定,同时固定上卡环的效果,通过滑块向右滑动,达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将高压母线进行夹紧的效果。

A spacer for high voltage busbar ere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rval bar for high voltage busbar erec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he high voltage bus mounting spacers, comprises a rod body, the top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op plate,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of of the lap with a fixed plate,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nap ring on the right side, the lap surface of the card at the bottom and roof ring, on the surface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ternal thread, the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screw, open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of bolt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The high voltage bus mounting spacers, drive block is inserted into the groove by a snap ring on, increase on the clasp for clamping level high voltage bus effect, b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rew and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to fix the screw fixing plate and fixed on the roof, and the clamp effect by sliding the slider to the right. At first, the snap ring and second clamping ring to high voltage bus cl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
技术介绍
远距离、大容量的高压输电母线每相导线采用二根、四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目前220KV及330KV的输电线采用二分裂导线,500KV输电线采用三分裂及四分裂导线,电压高于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采用六分裂及更多分裂的导线。为了保证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以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及在短路情况下,导线线束间不致产生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或虽引起瞬间的吸引碰撞,但事故消除后即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而在档距中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了间隔棒。安装间隔棒对次档距的振荡和微风振动也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间隔棒是限制子导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持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但是现有的间隔棒不便于调节长度,所以工人在安装间隔棒时必须使用与导线配套的,这样的安装方式不仅会降低间隔棒的实用性,而且会影响工人的施工,从而导致工期被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解决了现有的间隔棒不便于调节长度,所以工人在安装间隔棒时必须使用与导线配套的,这样的安装方式不仅会降低间隔棒的实用性,而且会影响工人的施工,从而导致工期被延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搭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环,所述上卡环的底部与顶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螺孔,所述螺杆远离开孔的一端贯穿螺孔并延伸至顶板的下方,所述棒体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活动槽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调节槽,两个调节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两个活动杆远离两个活动槽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杆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的内顶壁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弹簧槽内顶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插接有插销,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与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棒体的底部搭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右侧板,所述右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环,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辅助孔,所述左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杆,所述棒体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插接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搭接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下表面与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位于顶板下方的一端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搭接。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插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与上卡环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棒体的右侧并对应插销的位置开设有插孔,所述插销远离卡槽的一端贯穿插孔并延伸至棒体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右侧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固定孔的一端延伸至右侧板的右侧。优选的,所述侧杆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槽的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侧杆的左侧。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滑槽的一端与侧杆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左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开设有开槽。(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通过上卡环带动卡块插入凹槽,达到增加上卡环对于高压母线的夹紧程度的效果,通过螺杆、固定板和顶板相互配合,达到螺杆将固定板与顶板相互固定,同时固定上卡环的效果,通过滑块向右滑动,达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将高压母线进行夹紧的效果。2、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在插杆插入开槽之后,达到将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进行固定的效果,同时也是增加对于高压母线进一步夹紧的效果,通过固定杆向右推动插入固定槽后,达到将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当前的长度进行固定的效果。3、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在升降杆向下移动带动侧杆向下移动时,达到控制升降杆直线移动和避免升降杆从活动槽内部脱离的效果,通过滑杆与滑槽的配合,达到使侧杆在棒体左侧直线移动的效果,避免侧杆出现倾斜导致调节遭遇障碍的效果。4、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在升降杆向下移动的作用下,达到调节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的长度的效果,通过插销与卡槽之间的插接配合,达到控制弹簧是否释放弹力将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效果,通过顶板下表面设置的螺帽,达到将螺杆进行固定,避免螺杆出现松动的效果。5、该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通过弹簧释放弹力,达到将升降杆向活动槽外部推动并改变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的长度的效果,通过以上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间隔棒无法调节长度,所以工人在安装间隔棒时必须使用与导线配套的,这样的安装方式不仅会降低间隔棒的实用性,而且会影响工人的施工,从而导致工期被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其中,1棒体、2顶板、3卡块、4凹槽、5上卡环、6固定板、7螺杆、8防脱块、9开孔、10螺孔、11螺帽、12弹簧槽、13弹簧、14推动块、15侧杆、16滑槽、17卡槽、18插销、19插孔、20活动杆、21调节槽、22升降杆、23活动槽、24移动槽、25右侧板、26插杆、27固定孔、28第一卡环、29底板、30滑块、31辅助孔、32第二卡环、33固定槽、34限位孔、35固定杆、36滑杆、37左侧板、38固定块、39开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如图1-2所示,包括棒体1,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顶板2的上表面搭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环5,顶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插接有卡块3,卡块3的上表面与上卡环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将高压母线放置在顶板2的表面后,将上卡环5的底部与顶板2表面贴合时,上卡环5会带动卡块3插入凹槽4的内部,这样可以增加对于高压母线固定时的牢固性,上卡环5的底部与顶板2的上表面搭接,固定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开孔9,开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7,固定板6的上表面搭接有防脱块8,防脱块8的下表面与螺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螺杆7通过开孔9和螺孔10将固定板6与顶板2相互固定时,螺杆7贯穿开孔9插入螺孔10的内部,然后防脱块8会与固定板6的表面接触,此时防脱块8可以避免螺杆7从开孔9和螺孔10的内部脱离,顶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螺孔10,螺杆7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包括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上表面搭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环(5),所述上卡环(5)的底部与顶板(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开孔(9),所述开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7),所述顶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螺孔(10),所述螺杆(7)远离开孔(9)的一端贯穿螺孔(10)并延伸至顶板(2)的下方,所述棒体(1)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23),所述活动槽(2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22),所述活动槽(23)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调节槽(21),两个调节槽(2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0),两个活动杆(20)远离两个活动槽(23)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杆(22)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23)的内顶壁开设有弹簧槽(12),所述弹簧槽(1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远离弹簧槽(12)内顶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14),所述推动块(14)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的内部插接有插销(18),所述推动块(14)的下表面与升降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9),所述底板(29)的上表面与棒体(1)的底部搭接,所述底板(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右侧板(25),所述右侧板(25)远离底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环(28),所述底板(29)的下表面开设有移动槽(24),所述移动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所述滑块(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左侧板(37),所述左侧板(37)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辅助孔(31),所述左侧板(37)远离底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32),所述底板(2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杆(15),所述棒体(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固定槽(33),所述固定槽(33)的内壁插接有固定杆(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母线架设用间隔棒,包括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上表面搭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环(5),所述上卡环(5)的底部与顶板(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开孔(9),所述开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7),所述顶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螺孔(10),所述螺杆(7)远离开孔(9)的一端贯穿螺孔(10)并延伸至顶板(2)的下方,所述棒体(1)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23),所述活动槽(2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22),所述活动槽(23)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调节槽(21),两个调节槽(2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0),两个活动杆(20)远离两个活动槽(23)的一端分别与升降杆(22)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23)的内顶壁开设有弹簧槽(12),所述弹簧槽(1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远离弹簧槽(12)内顶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14),所述推动块(14)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槽(17)的内部插接有插销(18),所述推动块(14)的下表面与升降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9),所述底板(29)的上表面与棒体(1)的底部搭接,所述底板(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右侧板(25),所述右侧板(25)远离底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环(28),所述底板(29)的下表面开设有移动槽(24),所述移动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所述滑块(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左侧板(37),所述左侧板(37)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辅助孔(31),所述左侧板(37)远离底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环(32),所述底板(2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杆(15),所述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功蔡金良施敏朱欲翔
申请(专利权)人: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