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滨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27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包括驱动电机、燃油发动机、活塞坯料、可控喷油嘴、透明防溅罩和加热电源,特征在于:透明防溅罩固定于活塞的下方,活塞坯料设置于透明防溅罩中,活塞坯料经固定杆与活塞相连接,活塞坯料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可控喷油嘴固定于进油管的下方,用于向活塞坯料的内冷油道中喷入冷却油液;加热电源由交流电源和可调变压器组成,透明防溅罩的内壁上设置有两根电极导杆,两根电极导杆上均设置有导电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验台,无需加工与实际活塞相同尺寸的工件,在活塞坯料上加工待测试的内冷油道即可,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又缩短了实验时间,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A test bench for testing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piston inner cooling oil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test bench test piston cooling channel cooling capacity, including driving motor, diesel engine, piston blank, controllable nozzle, transparent splash guard and heating power,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ransparent splash proof cover is fixed below the piston, the piston blank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parent splash proof cover, piston blank the fixed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piston, the piston blank is wound outside the heating resistance wire; the controllable nozzle is fixed below the inlet pipe, for cooling oil to the piston blank in spray cooling oil; heating power from the AC power supply and adjustable voltage regulator composed of transparent, anti splash shield on the wall the guide rod is provided with two electrodes, two electrodes on the guide rod are provided with conductive brush. The test bench of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work the workpiece with the same size as the actual piston, so that the internal cooling oil path to be tested can be processed on the piston blank, which not only reduces the experimental cost, but also shortens the experimental time, and has remarkable beneficial effect, and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台,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
技术介绍
随着燃油机械向低排放、高强度方面的发展,对活塞的机械性能和散热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塞在缸体中高速往复运动,并处于高温燃烧气体环境中,使得活塞的温度较高。为了降低活塞在工作时的温度,活塞内设置有内冷油道,通过向内冷油道内喷入冷却油液,实现对活塞的降温目的。内冷油道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不仅会影响活塞的散热能力,而且还会影响活塞的机械强度,因此设计出合理尺寸和形状的油道,有利于活塞长期稳定工作。目前,活塞内冷油道的设计和实验,只能针对每一种内冷油道,设计出规范尺寸的活塞,然后将活塞装到气缸上进行实验,不仅增加了设计成本,而且也延长了实验周期。如果能在与活塞相同材质的坯料上加工出待实验的内冷油道,并让坯料模拟活塞的运动状态和工作环境,通过测试坯料上内冷油道的散热效果,将会降低实验成本和缩短实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本技术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包括驱动电机、燃油发动机、活塞坯料、可控喷油嘴、透明防溅罩和加热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连接轴与燃油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燃油发动机的曲轴经连杆连接有活塞;活塞坯料中设置有内冷油道,透明防溅罩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筒;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溅罩固定于活塞的下方,活塞坯料设置于透明防溅罩中,活塞坯料经固定杆与活塞相连接,活塞坯料的下方固定有与其内冷油道相通的进油管和回油管,活塞坯料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可控喷油嘴固定于进油管的下方,用于向活塞坯料的内冷油道中喷入冷却油液;所述加热电源由交流电源和可调变压器组成,透明防溅罩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根电极导杆,两根电极导杆上均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导电刷;交流电源与可调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可调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电极导杆相连接,两导电刷经导线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的两端相连接;所述活塞坯料上设置有对其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所述透明防溅罩的下方设置有接油盘,接油盘对使用完毕的冷却液进行存储。本技术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电机控制面板,电机控制面板对驱动电机运动状态进行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试验台,待测试的活塞坯料通过固定杆与燃油发动机上的活塞相连接,实现了待测试活塞坯料与活塞的同步运动,使得活塞坯料模拟出与实际活塞的同步运动。通过在透明防溅罩中设置两电极导杆,且电极导杆上的导电刷经导线与活塞坯料上的加热电阻丝相连接,通过导电刷在电极导杆上的上下运动,实现了活塞坯料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对加热电阻丝的供电,实现了对活塞坯料所处高温环境的模拟。由于无需加工与实际活塞相同尺寸的工件,在活塞坯料上加工待测试的内冷油道即可,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又缩短了实验时间,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的结构图。图中:1可控喷油嘴,2进油管,3回油管,4活塞坯料,5加热电阻丝,6透明防溅罩,7温度传感器,8电极导杆,9交流电源,10可调变压器,11固定杆,12导电刷,13驱动电机,14连接轴,15燃油发动机,16曲轴,17连杆,18活塞,19接油盘,20电机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的结构图,其由驱动电机13、电机控制面板20、燃油发动机15、曲轴16、连杆17、活塞18、透明防溅罩6、可控喷油嘴1、电极导杆8、导电刷12、固定杆11组成,电机控制面板20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3的运行,驱动电机13的输出经连接轴14与燃油发动机15的曲轴16相连接,以便驱动电机13带动燃油发动机15进行运行。燃油发动机15的曲轴16经连杆17带动活塞18进行运动,曲轴16、连杆17和活塞18为燃油发动机15的固有结构。所示透明防溅罩6为两端开口内部为空腔的圆柱筒状,透明防溅罩6固定于活塞18的正下方。活塞坯料4位于透明防溅罩6中,并通过固定杆11与活塞18固定连接,以实现活塞坯料4与活塞18的同步上下往复运动。活塞坯料4中设置有内冷油道,活塞坯料4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油管2和回油管3,进油管2、回油管3均与活塞坯料4中的内冷油道相通。可控喷油嘴1设置于活塞坯料4的下方,且可控喷油嘴1的出口与进油管2的开口对其,以便可控喷油嘴1喷出的冷却油液经进油管2进入活塞坯料4的内冷油道中,实现对活塞坯料4的冷却。电极导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电极导杆8设置于透明防溅罩6的内壁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每根电极导杆8上均设置有导电刷12,导电刷12可在电极导杆8上自由滑动。活塞坯料4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5,加热电阻丝5的两端分别与导电刷12相连接。在活塞坯料4随活塞18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导电刷12在电极导杆8上的运动,可实现对加热电阻丝5的不间断供电。所示加热电源由交流电源9和可调变压器10组成,交流电源9可采用220V的交流市电,交流电源9接于可调变压器10的输入端,可调变压器10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电极导杆8的顶端相连接,以通过电极导杆8和导电刷12对加热电阻丝5进行供电。所示活塞坯料4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可采用无线形式,以实现对活塞坯料的温度测量。接油盘19位于透明防溅罩6的下方,由于收集和存放使用后的冷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包括驱动电机(13)、燃油发动机(15)、活塞坯料(4)、可控喷油嘴(1)、透明防溅罩(6)和加热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连接轴(14)与燃油发动机的曲轴(16)相连接,燃油发动机的曲轴经连杆(17)连接有活塞(18);活塞坯料中设置有内冷油道,透明防溅罩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筒;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溅罩固定于活塞的下方,活塞坯料设置于透明防溅罩中,活塞坯料经固定杆(11)与活塞相连接,活塞坯料的下方固定有与其内冷油道相通的进油管(2)和回油管(3),活塞坯料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5);可控喷油嘴固定于进油管的下方,用于向活塞坯料的内冷油道中喷入冷却油液;所述加热电源由交流电源(9)和可调变压器(10)组成,透明防溅罩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根电极导杆(8),两根电极导杆上均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导电刷(12);交流电源与可调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可调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电极导杆相连接,两导电刷经导线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的两端相连接;所述活塞坯料上设置有对其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包括驱动电机(13)、燃油发动机(15)、活塞坯料(4)、可控喷油嘴(1)、透明防溅罩(6)和加热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连接轴(14)与燃油发动机的曲轴(16)相连接,燃油发动机的曲轴经连杆(17)连接有活塞(18);活塞坯料中设置有内冷油道,透明防溅罩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筒;其特征在于:透明防溅罩固定于活塞的下方,活塞坯料设置于透明防溅罩中,活塞坯料经固定杆(11)与活塞相连接,活塞坯料的下方固定有与其内冷油道相通的进油管(2)和回油管(3),活塞坯料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5);可控喷油嘴固定于进油管的下方,用于向活塞坯料的内冷油道中喷入冷却油液;所述加热电源由交流电源(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健郭金宝刘瑞邓立君吴国栋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