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942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39
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涉及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它主要由齿轮功率分流系统、液力变矩器系统、行星轮系统、润滑油系统等组成。液力变矩器系统采用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固定导轮、可调导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行星轮系统是差动轮系,由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和太阳轮组成,这种新型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是按照“功率分流”的原理来运行的。本功率多分支液力行星传动装置虽然液力变矩器的效率并不高,但由于其分流的功率较小。因此,整机的效率较高,额定工况可达95%左右。

A new type of hydraulic planetary speed regulating mechanism

A new type of hydrodynamic planetary speed governing mechanism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t mainly consists of gear power split system,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system, planetary gear system, lubricating oil system and so on. Th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system adopts the adjustabl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which consists of the pump wheel, the turbine, the fixed guide wheel, the adjustable guide wheel and the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planetary gear system is a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which is made up of the inner gear ring, planet carrier, planet gear and sun wheel. The new stepless speed governing transmission device operat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ower split. Although the efficiency of th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is not high, the power of this power multi branch hydraulic planetary transmission is not high, but the power of its shunt is small. Therefo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machine is high, and the rated working condition can reach about 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
技术介绍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目前科技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电厂设备已朝着大容量、超临界或超超机组方向快速发展,电厂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阵地。火电厂运行时锅炉内的水受热变成蒸汽后,给水泵给锅炉供水并保持正常水位。锅炉给水泵是火电厂重要辅机设备。火电厂每天调峰数次,汽温、汽压随着机组负荷变化而变化运行,需要根据电力运行情况及时调整锅炉给水泵的工况。目前在火电厂给水泵的调速领域内,存在四种调速模式:汽机直接调速、液力偶合器调速、变频电机调速和液力行星装置调速。当采用小汽轮机驱动锅炉给水泵直接调速运行时,需要单独设置空冷凝汽设备,调速系统复杂,投资巨大,功率输出受环境影响。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高效率运行区间较窄。给水泵等负载需要的调速范围较宽,使用液力偶合器进行调速难以保证机组全工况下综合高效运行。变频电机调速效率与液力行星装置一致,但是变频电机调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是3年,液力行星调速装置是10年;变频电机的大修期是8年,液力行星调速装置是20年。同时变频电机对运行环境要求高,变频器、控制柜等设备需放置在防爆区域,且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此外、电动机驱动压缩机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液力调速方式进行驱动,不但可以减少电机变频调速环节带来的功率损失,还可以减少电机启动负荷,减少启动电流,缩短启动时间,可以减少电机配电系统的投资和启动时对配电系统的冲击。另外,液力调速还具有良好的振动阻尼特性以及可以满足任何防爆区域要求、高度的可靠性、不需停车检查的长周期运转性能、极少的维护需求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它可调节液力变矩器涡轮的输出功率与转速,实现二级太阳轮在最大输出功率、转速与最小输出功率、转速之间的无级调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输入轴一端外壁套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右侧设有附件齿轮,附件齿轮与机带泵齿轮传动连接,机带泵齿轮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机带泵连接,附件齿轮右侧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右侧设有泵轮,泵轮与涡轮相啮合,涡轮上设有可调导轮和固定导轮,可调导轮与执行机构连接,所述的泵轮右侧设有第二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与第三滚动轴承传动连接,第二滚动轴承与平行级输入齿轮传动连接,平行级输入齿轮与平行级惰轮传动连接,平行级惰轮与平行级齿轮传动连接;输入轴中后部外壁套有第二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通过惰性轴与第一滑动轴承连接,输入轴另一端套有联接筒,联接筒上设有浮动齿圈,浮动齿圈的内齿圈与行星轮传动连接,行星轮设置于行星架上,行星架设于输入轴另一端,行星轮与太阳轮传动连接,太阳轮与输出轴内齿套连接,输出轴内齿套设于输出轴外,输出轴与输入轴位于同一轴线上,输出轴上设有第三滑动轴承和第四滑动轴承;行星架通过第四滚动轴承与平行级输出齿轮连接,平行级输出齿轮设于连接轴上,连接轴上设有第五滚动轴承。所述的输入轴与泵轮和联接筒相连,输入轴功率分流。所述的平行级惰轮可以调整行星架运转方向,使得行星轮中行星架与内齿圈转向一致,功率合并输出驱动太阳轮。所述的联接筒加热烘装在输入轴上。所述的输出轴的前后支撑分别是第三滑动轴承和第四滑动轴承。所述的机带泵给新型用于水泵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提供液力变矩器工作油、行星润滑油和轴承润滑油的工作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液力变矩器相对齿轮传递效率较低,只有较小部分的功率经过液力变矩器,另外较大部分的功率经由行星轮系统传递至输出,所以经过功率合并后,总效率仍然较高;(2)一级行星传动传递的功率来自液力变矩器,二级行星传动传递的功率来自输入轴,即两级行星传动对电机的输入功率进行了分担,这样减小了传动机构的传递扭矩,有效的减小了行星传动结构的体积和重量,减轻了整个机械式两级行星轮传动无级变速系统的重量;(3)整个无级变速系统中,所有传动部套都是机械式,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4)机械式两级行星轮传动无级变速系统中基本没有污染物的排放,可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包括输入轴5和输出轴29,输入轴5一端外壁套有滑动轴承6,滑动轴承6右侧设有附件齿轮4,附件齿轮4与机带泵齿轮1传动连接,机带泵齿轮1通过第一滚动轴承2与机带泵3连接,附件齿轮4右侧设有推力轴承7,推力轴承7右侧设有泵轮11,泵轮11与涡轮12相啮合,涡轮12上设有可调导轮9和固定导轮10,可调导轮9与执行机构8连接,所述的泵轮11右侧设有第二滚动轴承13,第二滚动轴承13与第三滚动轴承14传动连接,第二滚动轴承13与平行级输入齿轮15传动连接,平行级输入齿轮15与平行级惰轮16传动连接,平行级惰轮16与平行级齿轮17传动连接;输入轴15中后部外壁套有第二滑动轴承20,第二滑动轴承20通过惰性轴19与第一滑动轴承18连接,输入轴5另一端套有联接筒31,联接筒31上设有浮动齿圈21,浮动齿圈21的内齿圈22与行星轮23传动连接,行星轮23设置于行星架24上,行星架24设于输入轴5另一端,行星轮23与太阳轮25传动连接,太阳轮25与输出轴内齿套26连接,输出轴内齿套26设于输出轴29外,输出轴29与输入轴5位于同一轴线上,输出轴29上设有第三滑动轴承27和第四滑动轴承28;行星架24通过第四滚动轴承30与平行级输出齿轮32连接,平行级输出齿轮32设于连接轴上,连接轴上设有第五滚动轴承33。所述的输入轴5与泵轮3和联接筒31相连,输入轴5功率分流。所述的平行级惰轮16可以调整行星架24运转方向,使得行星轮中行星架24与内齿圈22转向一致,功率合并输出驱动太阳轮25。所述的联接筒31加热烘装在输入轴5上。所述的输出轴29的前后支撑分别是第三滑动轴承27和第四滑动轴承28。所述的机带泵3给新型用于水泵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提供液力变矩器工作油、行星润滑油和轴承润滑油的工作压力。主要由液力变矩器、平行轴齿轮、行星轮、润滑油系统、执行机构8、轴承等组成。液力变矩器采用导叶可调式液力变矩器,由泵轮11、涡轮12、固定导轮10和可调导轮9等组成。平行轴齿轮由平行级输入齿轮15、平行级惰轮16和平行级输出齿轮32组成。行星轮是差动轮系,由内齿圈22、行星架24、行星轮23和太阳轮25组成。这种新型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是按照“功率分流”的原理来运行的。当装置运转时,恒速电机通过输入轴同时驱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11与行星轮23传动的内齿圈22,形成功率分流:一部分功率经过液力变矩器,由泵轮11驱动涡轮12,涡轮12通过平行级齿轮17传递功率,驱动行星轮23中内齿圈22,进而驱动行星轮23中的太阳轮25;另一部分功率经由行星轮23内齿圈22驱动行星轮23中太阳轮25,即两部分功率在行星轮23中太阳轮25处形成合流,同时两部分转速在行星轮23太阳轮25处进行叠加输出。这种新型无级调速的传动装置是无级调速装置,装置传动比公式是:其中,是行星级齿轮速比;是平行级齿轮速比;是液力变矩器的速比,即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比。经由液力变矩器的功率流较小,该功率分支主要作用是给行星轮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包括输入轴(5)和输出轴(29),其特征在于:输入轴(5)一端外壁套有滑动轴承(6),滑动轴承(6)右侧设有附件齿轮(4),附件齿轮(4)与机带泵齿轮(1)传动连接,机带泵齿轮(1)通过第一滚动轴承(2)与机带泵(3)连接,附件齿轮(4)右侧设有推力轴承(7),推力轴承(7)右侧设有泵轮(11),泵轮(11)与涡轮(12)相啮合,涡轮(12)上设有可调导轮(9)和固定导轮(10),可调导轮(9)与执行机构(8)连接,所述的泵轮(11)右侧设有第二滚动轴承(13),第二滚动轴承(13)与第三滚动轴承(14)传动连接,第二滚动轴承(13)与平行级输入齿轮(15)传动连接,平行级输入齿轮(15)与平行级惰轮(16)传动连接,平行级惰轮(16)与平行级齿轮(17)传动连接;输入轴(15)中后部外壁套有第二滑动轴承(20),第二滑动轴承(20)通过惰性轴(19)与第一滑动轴承(18)连接,输入轴(5)另一端套有联接筒(31),联接筒(31)上设有浮动齿圈(21),浮动齿圈(21)的内齿圈(22)与行星轮(23)传动连接,行星轮(23)设置于行星架(24)上,行星架(24)设于输入轴(5)另一端,行星轮(23)与太阳轮(25)传动连接,太阳轮(25)与输出轴内齿套(26)连接,输出轴内齿套(26)设于输出轴(29)外,输出轴(29)与输入轴(5)位于同一轴线上,输出轴(29)上设有第三滑动轴承(27)和第四滑动轴承(28);行星架(24)通过第四滚动轴承(30)与平行级输出齿轮(32)连接,平行级输出齿轮(32)设于连接轴上,连接轴上设有第五滚动轴承(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力行星调速机构,包括输入轴(5)和输出轴(29),其特征在于:输入轴(5)一端外壁套有滑动轴承(6),滑动轴承(6)右侧设有附件齿轮(4),附件齿轮(4)与机带泵齿轮(1)传动连接,机带泵齿轮(1)通过第一滚动轴承(2)与机带泵(3)连接,附件齿轮(4)右侧设有推力轴承(7),推力轴承(7)右侧设有泵轮(11),泵轮(11)与涡轮(12)相啮合,涡轮(12)上设有可调导轮(9)和固定导轮(10),可调导轮(9)与执行机构(8)连接,所述的泵轮(11)右侧设有第二滚动轴承(13),第二滚动轴承(13)与第三滚动轴承(14)传动连接,第二滚动轴承(13)与平行级输入齿轮(15)传动连接,平行级输入齿轮(15)与平行级惰轮(16)传动连接,平行级惰轮(16)与平行级齿轮(17)传动连接;输入轴(15)中后部外壁套有第二滑动轴承(20),第二滑动轴承(20)通过惰性轴(19)与第一滑动轴承(18)连接,输入轴(5)另一端套有联接筒(31),联接筒(31)上设有浮动齿圈(21),浮动齿圈(21)的内齿圈(22)与行星轮(23)传动连接,行星轮(23)设置于行星架(24)上,行星架(24)设于输入轴(5)另一端,行星轮(23)与太阳轮(25)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栾圣罡刘仁龙杨龙武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