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779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该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坡壁造底、坡面修整、预设基柱、填装筑坡、上平坡筑道、上坡道找平和筑造植层九个步骤,具有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土层锁止效果,以较容易的获得结构稳定的护岸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建设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有:①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②由于表层土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③由于深层土滑动引起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具有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稳定的固坡效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采用建造围堰的方式将需要施工河道的岸边隔离出水区或直接将施工河道临时截断;步骤二坡壁造底,在坡壁位置或河床位置开挖形成平台,并在平台的靠近坡壁的位置沿河道流向开挖形成槽道,槽道上间隔平铺嵌设混凝土预制块,每个混凝土预制块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施工准备,采用建造围堰的方式将需要施工河道的岸边隔离出水区或直接将施工河道临时截断;步骤二 坡壁造底,在坡壁位置或河床位置开挖形成平台,并在平台的靠近坡壁的位置沿河道流向开挖形成槽道,槽道上间隔平铺嵌设混凝土预制块(2),每个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以混凝土灌浆缝合;步骤三 坡面修整,将坡面开挖形成坡度在60°至90°之间的开挖坡面,同时坡面的上部开挖形成上平坡(13);步骤四 预设基柱,在坡面开挖后的底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2)上竖立固定有多个立柱(6),其中立柱(6)沿河道流向和垂向河道流向均有排布;步骤五 填装筑坡,在开挖坡面与混凝土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坡的建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采用建造围堰的方式将需要施工河道的岸边隔离出水区或直接将施工河道临时截断;步骤二坡壁造底,在坡壁位置或河床位置开挖形成平台,并在平台的靠近坡壁的位置沿河道流向开挖形成槽道,槽道上间隔平铺嵌设混凝土预制块(2),每个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以混凝土灌浆缝合;步骤三坡面修整,将坡面开挖形成坡度在60°至90°之间的开挖坡面,同时坡面的上部开挖形成上平坡(13);步骤四预设基柱,在坡面开挖后的底部以及混凝土预制块(2)上竖立固定有多个立柱(6),其中立柱(6)沿河道流向和垂向河道流向均有排布;步骤五填装筑坡,在开挖坡面与混凝土预制块(2)之间填充基质形成坡面基层(3);坡面基层(3)找平之后在其表面布上带有储泥槽(42)的锁泥层(4),其中锁泥层(4)可以通过预制砌块(41)排布而成,也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形成;步骤六上平坡(13)筑道,在上平坡(13)上方的侧壁上打通连通至地下蓄水池(9)的蓄水通道(91),并在上平坡(13)铺设混石笼(8)堵塞在蓄水通道(91)的开口处,其中蓄水通道(91)内也装设有用于滤水的石子;其中蓄水池(9)设置在岸边距离河道一定距离的地下,可以是预先施工的,也可以是和护坡同时施工的;步骤七上坡道找平,在混石笼(8)的顶部铺设混凝形成兜底层(81);步骤八筑台,通过在立柱(6)的顶部建造观赏台(7)的方式,将一片区域的立柱(6)连为一体,并在岸边和观赏台(7)上建造廊道;步骤九筑造植层,在沿河道方向上的立柱(6)之间或其远离河道一侧的表面架设挡土板(61),而后在兜底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虎金崇平储成兴郑成进李剑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产城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