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6615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其包括排水沟、供水管以及电缆线,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横设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所述供水管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供水管上沿所述供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线盒,所述电缆线置于所述线盒内,所述线盒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并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供水管上方。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呈倒U型,由圆钢制成,该倒U型第一固定件的两端部以及第二固定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
技术介绍
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以及临电系统是建筑施工的必要装备系统,目前在建筑施工时,一般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以及临电系统采用单独布置的方式设置,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偏移,故而对管道以及电缆线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并且还有可能造成施工工期的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以及临电系统为一体的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其包括排水沟、供水管以及电缆线,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横设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所述供水管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供水管上沿所述供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线盒,所述电缆线置于所述线盒内,所述线盒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供水管上方。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由槽钢以及焊接连接在所述槽钢两端部的角钢构成,所述角钢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即槽钢两端部的角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呈倒U型,所述供水管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内。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呈倒U型,所述线盒卡设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内的所述供水管上方。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即所述槽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部即插设在所述槽钢的安装孔内,并通过螺帽固定。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即所述槽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两端部即插设在所述槽钢的安装孔内,并通过螺帽固定。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采用圆钢制成。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中的线盒由废弃的模板和木方组成,并形成一中空空间,用于放置所述电缆线,该线盒的设置避免电缆线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可以对电缆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结构简单,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以及临电系统为一体,整个系统布置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围挡内侧,占地面积小,可以节省场地。此外,槽钢以及圆钢均能周转使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包括排水沟10、供水管20以及电缆线30,所述排水沟10的上方横设有一固定支架40,该固定支架40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排水沟10两侧的地面90上。所述供水管20通过第一固定件29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40上,即所述固定支架40用于支撑所述供水管20。所述供水管20上沿该供水管2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线盒35,所述电缆线30置于该线盒35内,所述线盒35通过第二固定件39固定在所述供水管20上方。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40的数量为复数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水沟10的上方,故而第一固定件29以及第二固定件39的数量也为复数个。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固定支架40之间的距离为5米。进一步地,固定支架40由槽钢42以及焊接连接在所述槽钢42两端部的角钢44构成,且所述槽钢42横设在所述排水沟10的上方,所述角钢44固定在排水沟10两侧的地面90上。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40的两端部通过膨胀螺栓45固定在所述排水沟10两侧的地面90上,即角钢44通过碰撞螺栓45固定在排水沟10两侧的地面90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29呈倒U型,供水管20卡设在所述倒U型的第一固定件29内,且该倒U型第一固定件29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40的槽钢42上。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9的两端部为螺纹端,槽钢42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件29两螺纹端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29的两螺纹端即分别插设在该安装孔中,并通过螺帽28拧紧固定,由此,供水管20穿设卡固在复数个倒U型第一固定件29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39呈倒U型,线盒35卡设在倒U型第二固定件39内的所述供水管20上方,从而线盒35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9上,并且该倒U型第二固定件39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40的槽钢42上。在本实施例中,线盒35的横截面宽度大于供水管20的直径,故倒U型第二固定件39的尺寸大于倒U型第一固定件29的尺寸,从而供水管20、线盒35以及线盒35内的电缆线30均穿设在该倒U型第二固定件39内。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9的两端部为螺纹端,槽钢42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件39两螺纹端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件39的两螺纹端即分别插设在该安装孔中,并通过螺帽38拧紧固定,由此,线盒35穿设在复数个倒U型第二固定件29内,并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9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29以及第二固定件39均采用圆钢制成。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线盒35由废弃的木方33和模板34制作而成,且线盒35具有一中空空间,用于放置所述电缆线30。本技术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在施工时,现在设计位置施工排水沟10,并通过膨胀螺栓45将固定支架40固定在排水沟10的上方,其中膨胀螺栓45将固定支架40的两端部固定在排水沟10两侧的地面90上。而后在固定支架40上放置供水管20,并通过第一固定件29将所述供水管固定在固定支架40上,其中第一固定件29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40上。之后将内部放置有电缆线30的线盒35架设于第一固定件29上,并通过第二固定件39将线盒35固定在供水管20上方,其中,第二固定件39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支架40上,由此完成本技术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的施工。本技术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集排水系统、给水系统及临电系统为一体,不仅结构简单,上下布置合理有序,并且该集成布置系统设置于建筑施工现场围挡内侧,占地面积小,节省场地;2)采用倒U型圆钢固定供水管以及线盒,稳定牢固,避免传统单独布置时,供水管以及电缆线发生偏移,产生损坏;3)线盒采用废弃的木方和模板制作而成,合理利用废弃物资,并且还能避免电缆线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可以对电缆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4)槽钢、角钢以及圆钢拆装方便,并且可以周转使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供水管以及电缆线,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横设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所述供水管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供水管上沿所述供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线盒,所述电缆线置于所述线盒内,所述线盒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供水管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供水管以及电缆线,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横设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所述供水管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供水管上沿所述供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线盒,所述电缆线置于所述线盒内,所述线盒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供水管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由槽钢以及焊接连接在所述槽钢两端部的角钢构成,所述角钢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现场临水临电集成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端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排水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满万展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