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798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包括主管道、上行管道、下行管道和多个排水井,所述排水井连通着所述主管道,所述上行管道的高度高于所述主管道的高度,所述下行管道的高度低于所述主管道的高度,每一个所述排水井下游的所述主管道上均串接着一分选管道,所述分选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分别连通着其两端的主管道,所述分选管道的顶部通过一上漂管道连通着所述上行管道,所述分选管道的底部通过一沉降管道连通着所述下行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将水体内的垃圾进行粗筛选并分类输送,大大降低了后期水处理的成本并提高了处理效率,且具有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和便于维护的优点。

A drainage pipeline system with classified transport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inage pipe system conveying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pipe, pipeline, pipeline and uplink downlink multiple rows of wells, the drainage well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pipeline, the upstream pipeline is high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main pipeline, the downward pipe is low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the main pipe height, the main pipeline of each one of the downstream drainage wells are on and then a sorting pipeline, the main pipeline both ends of the pipeline are sorting through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h ends of the top part of the separating pipe through a pipeline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 the upstream pipeline, the separation of the bottom of the pipe through a pipelin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ttling dow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water within the coarse screen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rbage transportation, greatly reduce the water treatment The cost is improved and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t easy to block, long service life and easy to mai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在公开号为CN170224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带增强塑料排水管包括一个塑料管体和与管体成一体的加强肋,加强肋内复合有钢带;并公开了一种制造这种钢带增强塑料排水管的方法,包括:将钢带与塑料复合形成具有钢带加强肋的异型带材;将异型带材运送到安装现场;缠绕并熔焊异型带材形成钢带增强塑料排水管;在排水管的端口设置塑料承插接头并将其熔焊连接形成连续的排水管道。在下雨天,雨水掺杂着塑料袋、树叶、树枝以及淤泥等垃圾流入排水管中。通常会在排水管的末端设置水处理设备,进行水体过滤,耗费成本较大,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将水体内的垃圾进行粗筛选并分类输送,大大降低了后期水处理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包括主管道、上行管道、下行管道和多个排水井,所述排水井连通着所述主管道,所述上行管道的高度高于所述主管道的高度,所述下行管道的高度低于所述主管道的高度,每一个所述排水井下游的所述主管道上均串接着一分选管道,所述分选管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分别连通着其两端的主管道,所述分选管道的顶部通过一上漂管道连通着所述上行管道,所述分选管道的底部通过一沉降管道连通着所述下行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掺杂着杂物的水体从排水井流入主管道后,水体继续沿着主管道向下游流动,较为轻质的垃圾漂浮在水体的顶部,如树叶、垃圾袋和泡沫,较为重的垃圾在水体的底部较为缓慢地移动,当垃圾伴随着水体流到分选管道处,较为重的垃圾大部分沿着沉降管道流到下行管道输送走,当排水量较大时,处于水体顶部的轻质垃圾沿着上漂管道流到所述上行管道处并输送走,主管道、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末端的水处理厂再对输送来的水体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从而达到了将水体内的垃圾进行粗筛选并分类输送,大大降低了后期水处理的成本,并显著提高了后期水处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上漂管道和所述沉降管道相对于主管道向其内部水体的流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流动水体内的垃圾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使其更容易流到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内。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均朝向所述分选管道的内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向所述出水口的轴线相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对水体内的垃圾起到进一步的阻拦和导向作用,便于垃圾沿着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流入上漂管道和沉降管道内,起到更好的筛选功能。进一步的,所述上挡板的上端连接着所述上漂管道的侧壁,所述下挡板的下端连接着所述沉降管道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上挡板和下挡板的导向作用,便于垃圾沿着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流入上漂管道和沉降管道内。进一步的,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水体流动的阻力,便于水体沿着主管道进行快速排送。进一步的,所述上行管道内壁的横截面呈矩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轻质垃圾会逐层堆积在水体的顶部,通过设置矩形,使水体的流动更加平稳,降低对顶层垃圾的扰动,大大降低了因垃圾相互交缠而堵塞上行管道的现象的发生,且便于后期垃圾的处理。进一步的,所述下行管道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棱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类似于泥浆的粘稠重垃圾不易粘附在下行管道的内壁上,使下行管道不易发生堵塞。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道、所述上行管道、所述下行管道、所述排水井、所述分选管道、所述上漂管道以及所述沉降管道均为PE管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管材具有连接可靠、耐磨性好、耐老化、使用寿命长、耐化学腐蚀性好、低温抗冲击性好、抗应力开裂性好的优点,使整体排水管路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以及较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分选管道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疏通延伸管,所述疏通延伸管位于外侧的端部螺纹连接一密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选管道处发生堵塞时,通过打开密封盖可以从疏通延伸管处对其内部进行疏通,使分选管道的维护更加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连通着主管道、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的分选管道对垃圾进行粗筛选,并通过主管道、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进行分类输送,大大降低了后期水处理的成本,并显著提高了后期水处理的工作效率;(2)上漂管道和沉降管道相对于主管道向其内部水体的流向倾斜设置,出水口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便于垃圾沿着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流入上漂管道和沉降管道内,起到更好的筛选功能;(3)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减小水体流动的阻力,便于水体沿着主管道进行快速排送;(4)上行管道内壁的横截面呈矩形,降低对顶层垃圾的扰动,大大降低了因垃圾相互交缠而堵塞上行管道的现象的发生,且便于后期垃圾的处理;(5)下行管道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棱条,使垃圾不易粘附在下行管道的内壁上,使下行管道不易发生堵塞;(6)分选管道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疏通延伸管,通过打开密封盖可以从疏通延伸管处对其内部进行疏通,使分选管道的维护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施例的主管道、上行管道以及下行管道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管道;2、上行管道;3、下行管道;4、排水井;41、底端开口;5、分选管道;6、进水口;7、出水口;8、上漂管道;9、沉降管道;10、上挡板;11、下挡板;12、通孔;13、棱条;14、疏通延伸管;15、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包括主管道1、上行管道2、下行管道3和多个排水井4。排水井4的底端开口41在主管道1的水平侧面连通着主管道1的内部。上行管道2的高度高于主管道1的高度,下行管道3的高度低于主管道1的高度。每一个排水井4下游的主管道1上均串接着一分选管道5,分选管道5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进水口6和一出水口7分别连通着其两端的主管道1,分选管道5的顶部通过一上漂管道8连通着上行管道2,分选管道5的底部通过一沉降管道9连通着下行管道3。如图2所示,上漂管道8和沉降管道9相对于主管道1向其内部水体的流向倾斜设置。出水口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10和下挡板11,上挡板10和下挡板11均朝向分选管道5的内部,上挡板10和下挡板11向出水口7的轴线相倾斜。上挡板10的上端连接着上漂管道8的侧壁,下挡板11的下端连接着沉降管道9的侧壁。从而对流动到分选管道5内的水体内的垃圾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使其更容易流到上行管道2和下行管道3内,起到了更好的垃圾筛选功能。如图2所示,上挡板10和下挡板11上均开设有通孔12。减小了水体流动的阻力,便于水体沿着主管道1进行快速排送。如图3所示,上行管道2内壁的横截面呈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上行管道(2)、下行管道(3)和多个排水井(4),所述排水井(4)连通着所述主管道(1),所述上行管道(2)的高度高于所述主管道(1)的高度,所述下行管道(3)的高度低于所述主管道(1)的高度,每一个所述排水井(4)下游的所述主管道(1)上均串接着一分选管道(5),所述分选管道(5)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进水口(6)和一出水口(7)分别连通着其两端的主管道(1),所述分选管道(5)的顶部通过一上漂管道(8)连通着所述上行管道(2),所述分选管道(5)的底部通过一沉降管道(9)连通着所述下行管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上行管道(2)、下行管道(3)和多个排水井(4),所述排水井(4)连通着所述主管道(1),所述上行管道(2)的高度高于所述主管道(1)的高度,所述下行管道(3)的高度低于所述主管道(1)的高度,每一个所述排水井(4)下游的所述主管道(1)上均串接着一分选管道(5),所述分选管道(5)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进水口(6)和一出水口(7)分别连通着其两端的主管道(1),所述分选管道(5)的顶部通过一上漂管道(8)连通着所述上行管道(2),所述分选管道(5)的底部通过一沉降管道(9)连通着所述下行管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漂管道(8)和所述沉降管道(9)相对于主管道(1)向其内部水体的流向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类输送功能的排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10)和下挡板(11),所述上挡板(10)和所述下挡板(11)均朝向所述分选管道(5)的内部,所述上挡板(10)和所述下挡板(11)向所述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娜陈晓文潘凡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宇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