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30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属于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放测试线速度快,扁平的测试线沿导向槽设置,不易缠绕,具有收纳功能,避免测试线受到外力损伤,便于携带和取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收线时,通过手执动力摇杆,带动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曲柄连杆转动,伞齿轮与旋转齿轮相啮合,旋转齿轮转动带动绕线柱转动,实现对测试线缠绕整理,测试线一圈一圈地缠绕在绕线柱上;放线时,直接将测试线沿导向槽通过两主动导向轮和两从动导向轮传动,促进测试线快速向外拉出。

A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test l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a grounding resistance test l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lightning proof grounding resistance test line 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testing line speed, test line flat along the guide slot, not easy winding, with holding function, avoid the test line by external damage, easy to carry and us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take-up, by holding p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en rocker, the rotary shaft drives a crank rotation bevel gear and the rotary gear meshing, rotary gear rotates to drive the rotation around the line column, to achieve the test line winding arrangement, test line circle winding in the winding column; on line, the test line along the guide slot by the two active the guide wheel and two driven guide wheel drive, promote rapid pull test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
本技术涉及防雷检测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
,特别涉及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没有专用的收放接地电阻测试线的工具,检测人员一般徒手收放测试线,主要问题是测试线容易打结缠绕,测试线的宽度7-8毫米,呈扁平状,测试线长10-20米,收线时容易交错缠绕,放线时需解开缠绕的线结,检测需要频繁收放线,严重影响检测速度。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包括相对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部顶面设有圆环轨道,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贯穿所述上壳体中部的旋转轴,置于所述上壳体外侧,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一端部的动力摇杆,置于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曲柄连杆,插接在所述曲柄连杆一端的插孔中的旋转齿轮,铰接在所述曲柄连杆上,与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的伞齿轮,所述伞齿轮的连接杆的端部铰接有导向轮,在所述旋转齿轮的底面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的外侧面连接测试线的一端部,所述绕线柱的底部插接在所述下壳体内部底面的中心插孔内;在所述下壳体一侧开设有容纳测试线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A和支撑板B,在所述支撑板A和支撑板B之间设有分别设有主导向机构和副导向机构;所述主导向机构包括依次贯穿所述支撑板A和支撑板B的主动滚轴,设置在所述主动滚轴上的两主动导向轮,置于所述支撑板A上,输出轴与所述主动滚轴相连接的减速电机;所述副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A和支撑板B的从动滚轴,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A下方和支撑板B上方的两从动导向轮。在所述支撑板B下方的从动滚轴上设有主传动齿轮。在所述支撑板B下方的主动滚轴上设有副传动齿轮,所述副传动齿轮与所述主传动齿轮相靠接。所述两主动导向轮和两从动导向轮的外侧面包裹有橡胶摩擦层。所述导向轮置于所述圆环轨道内,且沿所述圆环轨道做周向滑动。本技术使用时:需要收线时,通过手执动力摇杆,带动旋转轴旋转,同时曲柄连杆与旋转轴同步转动,由于伞齿轮与旋转齿轮相啮合,伞齿轮随同曲柄连杆一起做圆周运动的同时,旋转齿轮与其同步运动,旋转齿轮转动带动绕线柱转动,实现对测试线缠绕整理,测试线一圈一圈地缠绕在绕线柱上;需要放线时,开启减速电机,主动滚轴带动两主动导向轮和主传动齿轮转动,将测试线沿导向槽通过两主动导向轮和两从动导向轮对测试线的传动力与手执拉动测试线的自由端部的力的合力将测试线快速向外拉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收、放测试线速度快,扁平的测试线沿导向槽设置,不易缠绕,具有收纳功能,避免测试线受到外力损伤,便于携带和取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收线时,通过手执动力摇杆,带动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带动曲柄连杆转动,伞齿轮与旋转齿轮相啮合,旋转齿轮转动带动绕线柱转动,实现对测试线缠绕整理,测试线一圈一圈地缠绕在绕线柱上;放线时,直接将测试线沿导向槽通过两主动导向轮和两从动导向轮传动,促进测试线快速向外拉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壳体与缠绕机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与主导向机构和副导向机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壳体与主导向机构和副导向机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上壳体;1-1、圆环轨道;2、下壳体;2-1、中心插孔;2-2、导向槽;3、旋转轴;4、动力摇杆;5、曲柄连杆;6、旋转齿轮;7、伞齿轮;7-1、连接杆;8、导向轮;9、绕线柱;10、支撑板A;11、支撑板B;12、主动滚轴;13、两主动导向轮;14、从动滚轴;15、两从动导向轮;16、副传动齿轮;17、测试线;18、减速电机;19、主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是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包括相对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内部顶面设有圆环轨道1-1,其中,上壳体1上设有缠绕机构,缠绕机构包括贯穿上壳体1中部的旋转轴3,置于上壳体1外侧,连接在旋转轴3一端部的动力摇杆4,置于上壳体1内部,设置在旋转轴3上的曲柄连杆5,插接在曲柄连杆5一端的插孔中的旋转齿轮6,铰接在曲柄连杆5上,与旋转齿轮6相啮合的伞齿轮7,伞齿轮7的连接杆7-1的端部铰接有导向轮8,在旋转齿轮6的底面设有绕线柱9,绕线柱9的外侧面连接测试线17的一端部,绕线柱9的底部插接在下壳体2内部底面的中心插孔2-1内;在下壳体2一侧开设有容纳测试线17的导向槽2-2,导向槽2-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在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之间设有分别设有主导向机构和副导向机构;主导向机构包括依次贯穿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的主动滚轴12,设置在主动滚轴12上的两主动导向轮13,置于支撑板A10上,输出轴与主动滚轴12相连接的减速电机18;副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的从动滚轴14,分别位于支撑板A10下方和支撑板B11上方的两从动导向轮15。在支撑板B11下方的从动滚轴14上设有主传动齿轮19。在支撑板B11下方的主动滚轴12上设有副传动齿轮16,副传动齿轮16与主传动齿轮19相靠接。两主动导向轮13和两从动导向轮15的外侧面包裹有橡胶摩擦层。导向轮8置于圆环轨道1-1内,且沿圆环轨道1-1做周向滑动。本技术使用时:需要收线时,通过手执动力摇杆4,带动旋转轴3旋转,同时曲柄连杆5与旋转轴3同步转动,由于伞齿轮7与旋转齿轮6相啮合,伞齿轮7随同曲柄连杆5一起做圆周运动的同时,旋转齿轮6与其同步运动,旋转齿轮6转动带动绕线柱9转动,实现对测试线缠绕整理,测试线一圈一圈地缠绕在绕线柱9上;需要放线时,开启减速电机18,主动滚轴12带动两主动导向轮13和主传动齿轮19转动,将测试线沿导向槽2-2通过两主动导向轮13和两从动导向轮15对测试线17的传动力与手执拉动测试线17的自由端部的力的合力将测试线17快速向外拉出。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包括相对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内部顶面设有圆环轨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贯穿所述上壳体(1)中部的旋转轴(3),置于所述上壳体(1)外侧,连接在所述旋转轴(3)一端部的动力摇杆(4),置于所述上壳体(1)内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上的曲柄连杆(5),插接在所述曲柄连杆(5)一端的插孔中的旋转齿轮(6),铰接在所述曲柄连杆(5)上,与所述旋转齿轮(6)相啮合的伞齿轮(7),所述伞齿轮(7)的连接杆(7‑1)的端部铰接有导向轮(8),在所述旋转齿轮(6)的底面设有绕线柱(9),所述绕线柱(9)的外侧面连接测试线(17)的一端部,所述绕线柱(9)的底部插接在所述下壳体(2)内部底面的中心插孔(2‑1)内;在所述下壳体(2)一侧开设有容纳测试线(17)的导向槽(2‑2),所述导向槽(2‑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在所述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之间设有分别设有主导向机构和副导向机构;所述主导向机构包括依次贯穿所述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的主动滚轴(12),设置在所述主动滚轴(12)上的两主动导向轮(13),置于所述支撑板A(10)上,输出轴与所述主动滚轴(12)相连接的减速电机(18);所述副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的从动滚轴(14),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A(10)下方和支撑板B(11)上方的两从动导向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电阻测试线绕线器,包括相对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内部顶面设有圆环轨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贯穿所述上壳体(1)中部的旋转轴(3),置于所述上壳体(1)外侧,连接在所述旋转轴(3)一端部的动力摇杆(4),置于所述上壳体(1)内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上的曲柄连杆(5),插接在所述曲柄连杆(5)一端的插孔中的旋转齿轮(6),铰接在所述曲柄连杆(5)上,与所述旋转齿轮(6)相啮合的伞齿轮(7),所述伞齿轮(7)的连接杆(7-1)的端部铰接有导向轮(8),在所述旋转齿轮(6)的底面设有绕线柱(9),所述绕线柱(9)的外侧面连接测试线(17)的一端部,所述绕线柱(9)的底部插接在所述下壳体(2)内部底面的中心插孔(2-1)内;在所述下壳体(2)一侧开设有容纳测试线(17)的导向槽(2-2),所述导向槽(2-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在所述支撑板A(10)和支撑板B(11)之间设有分别设有主导向机构和副导向机构;所述主导向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恺齐静静马驰骋尹志清马涛刘飞孙晨王婷婷吴孔兵刘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