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09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平衡车,包括:车体、安装于车体两端的踏板组件、控制装置及安装于踏板组件上的感应调节组件;车体包括第一车轮组件、第二车轮组件及用于固定第一车轮组件和第二车轮组件的固定架,第一车轮组件与第二车轮组件设置于固定架内;第一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二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感应调节组件用于感应踏板组件的移动变化并根据该移动变化而相应控制平衡车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感应调节组件与控制装置连接。采用两个车轮独立控制的方法,通过感应踏板的移动变化分别控制两个车轮的速度就可以实现转弯或调节方向,转向省力、使用方便。

A new type of balance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balance of the car, including the vehicle body, is mounted in the vehicle body at both ends of the pedal assembly, control device and the pedal components are mounted on the induction body includes a first adjusting component; the wheel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wheel assembly and the wheel assembly for fix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wheel assembly fixed frame, the first and second wheel assembly the wheel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frame; the first wheel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 assembly, second wheel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e assembly connected; induction adjustment assembly for mobile components and the change of induction pedal according to the moving change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the balance of the car moving direction and speed induction adjustment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Using two wheels independent control method, the speed of two wheel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movement and change of induction pedals, so that the turning or adjusting direction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steering is labor-saving and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平衡车。
技术介绍
新型平衡车由于其省力、方便携带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使用,现有的平衡车一般有一个车轮,不易学习使用,在需要转弯或调节方向时,需要借助外力调节车轮的方向,转向费力、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平衡车,其能解决现有平衡车不易学习使用、转向费力、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平衡车,包括:车体、安装于所述车体两端的踏板组件、控制装置及安装于所述踏板组件上的感应调节组件;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轮组件、第二车轮组件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和所述第二车轮组件的固定架,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感应调节组件用于感应所述踏板组件的移动变化并根据该移动变化而相应控制所述平衡车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述感应调节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踏板及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上,所述第二踏板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上。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踏板组件因被踩踏而发生移动变化时可以回复至初始设定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装置连接的第一复位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连接的第二复位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复位件为弹性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踏板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踏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而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踏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并形成容置槽,所述第一复位件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和所述第二车轮组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和所述第二车轮组件的上端。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手柄或座位的安装结构。优选的,所述感应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感应调节件及第二感应调节件;所述第一感应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一踏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感应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二踏板的下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两个车轮独立控制的方法,通过感应踏板的移动变化分别控制两个车轮的速度就可以实现转弯或调节方向,容易学习使用、转向省力、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平衡车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新型平衡车的分解图。图中,1:车体;11:第一车轮组件;111:轴承;12:第二车轮组件;13:固定架;131:第一安装槽;132:第二安装槽;133:安装结构;2:踏板组件;21:第一踏板;211:第一连接孔;212:安装位;22:第二踏板;3:感应调节组件;31:第一感应调节件;32:第二感应调节件;4:第一固定装置;41:第一连接件;411:凹槽;42:第二连接件;421:第二连接孔;43:限位件;44:固定件;45:容置槽;5:第二固定装置;6:复位机构;61:第一复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平衡车,包括:车体1、安装于车体1两端的踏板组件2、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及安装于踏板组件2上的感应调节组件3;车体1包括第一车轮组件11、第二车轮组件12及用于固定第一车轮组件11和第二车轮组件12的固定架13,第一车轮组件11与第二车轮组件12设置于固定架13内,且第一车轮组件11和第二车轮组件1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第一车轮组件11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二车轮组件12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感应调节组件3用于感应踏板组件2的移动变化并根据该移动变化而相应控制平衡车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感应调节组件3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感应调节组件3感应到的角度变化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从而控制第一车轮组件11和第二车轮组件12的移动。感应调节组件3与控制装置、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二驱动组件的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两个车轮组件独立控制,感应调节组件3感应踏板组件2的移动变化,根据该移动变化分别控制每个车轮组件的速度。例如当需要右转弯时,按照预设踏板组件的移动变化方式踩下踏板组件2,感应调节组件3感应到踏板组件2的移动变化,控制装置接收到该移动变化,进而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加快左侧车轮组件的速度或者减小右侧车轮组件的速度,使平衡车右转弯。踏板组件2包括第一踏板21及第二踏板22;第一踏板21通过第一固定装置4安装于第一车轮组件11上,第二踏板22通过第二固定装置5安装于第二车轮组件12上,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2沿第一车轮组件11和第二车轮组件12的轴向方向设置。感应调节组件3包括第一感应调节件31及第二感应调节件32;第一感应调节件31位于第一踏板21的下端;第二感应调节件32位于第二踏板22的下端。第一感应调节件31感应第一踏板21的移动变化,控制装置接收该移动变化,根据该移动变化控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感应调节件32感应第二踏板22的移动变化,控制装置接收该移动变化,根据该移动变化控制第二驱动组件。此外,控制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安装于车体1上,分别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也可以包括两个控制装置,其中一个控制装置与第一感应调节件31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安装在第一踏板21上,另一个控制装置与第二感应调节件集成在另一块电路板上,安装在第二踏板22上。优选的,第一感应调节件31和第二感应调节件32通过陀螺仪感应踏板角度的变化。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新型平衡车还包括用于在踏板组件2因被踩踏而发生移动变化时可以回复至初始设定位置的复位机构6,复位机构6包括与第一固装置4连接的第一复位件61以及与第二固定装置5连接的第二复位件(图中未示出)。优选的,第一复位件61和第二复位件为弹性件,踏板组件2被踩踏而发生移动变化,感应调节组件3感应到该移动变化后,松开踏板组件2,踏板组件2回复至初始位置,执行下一个动作,从而省去了相应的回复控制装置,且使用方便。第一固定装置4包括第一连接件41及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与车体1连接,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连接,第二连接件42与第一踏板21连接。从而可以将第一感应调节组件31设于第二连接件42下端,便于布线。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件43,限位件43与第二连接件42连接并形成容置槽45,第一复位件61设于容置槽45内。第一连接件41上端设有凹槽411,凹槽411与第一车轮组件11的轴承111的下侧相抵触,凹槽411与固定架13相配合卡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平衡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于所述车体两端的踏板组件、控制装置及安装于所述踏板组件上的感应调节组件;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轮组件、第二车轮组件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和所述第二车轮组件的固定架,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感应调节组件用于感应所述踏板组件的移动变化并根据该移动变化而相应控制所述平衡车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述感应调节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安装于所述车体两端的踏板组件、控制装置及安装于所述踏板组件上的感应调节组件;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轮组件、第二车轮组件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和所述第二车轮组件的固定架,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上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感应调节组件用于感应所述踏板组件的移动变化并根据该移动变化而相应控制所述平衡车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所述感应调节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踏板及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上,所述第二踏板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踏板组件因被踩踏而发生移动变化时可以回复至初始设定位置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装置连接的第一复位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连接的第二复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复位件为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斯拓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