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增效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05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柴油增效剂,由A溶液和B溶液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溶液的含量为98-99%,B溶液的含量为1-2%,其中:A溶液的组份为(重量体积百分比):丙醇:66. 5-70. 0%;正丁醇:30. 0-33. 5%;B溶液的组份为(体积比):异丙醚:65. 9%;正丁醇:30. 0%;甲醇:1. 2%;异戊醇:0. 8%;乙醚:1. 0%;苯:1. 1%。将本增效剂按千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柴油后,节油率在5%以上,同时还具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延长发动机的寿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柴油添加剂。在现有技术中,柴油燃烧不充分,热值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和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促进柴油充分燃烧,提高柴油热值利用率的柴油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由A溶液和B溶液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溶液的含量为98-99%,B溶液的含量为1-2%,其中A溶液的组份为(重量体积百分比)异丙醇66.5-70.0%;正丁醇30.0-33.5%。B溶液的组份为(体积比)异丙醚65.9%;正丁醇30.0%;甲醇1.2%;异戊醇0.8%;乙醚1.0%;苯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本增效剂按千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柴油后,节油率在5%以上;2、可以提高柴油经喷油头喷入燃烧后与空气混合形成气体的均匀细小颗粒,使柴油安全充分燃烧,降低燃烧后的排烟度,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3、消除积炭,减少内燃烧机系统的维修,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4、清洁喷油头油泵和油路系统;5、改善柴油流动性能,确保在寒冷气候下发动机的起动正常;6、控制微生物在柴油中的生长。下面结合工艺过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下第一步,A溶液的配制。在常温常压下(按重或体积比)取66.5-70.0%异丙醇和30.0-33.5%进行混合。第二步,B溶液的配制在常温常压下(按体积百分比)取65.9%的异丙醚、30.0%的正丁醇、1.2%的甲醇、0.8%的异戊醇、1.0%的乙醚和1.1%的苯加入容器中,搅拌混和均匀得到B溶液。第三步,将上述两步得到的A溶液和B溶液按98%-99%和1-2%的比例在常温常压下加入容器中混合搅拌后即为柴油增效剂成品。上述柴油增效剂的性能指标为1、外观无色透明;2、容度0.900克/立方厘米;3、闪点(闭口杯)20℃;4、含卤素(以Cl%计)<0.002;5、铜片腐蚀(50℃±0.02℃ 30小时)无腐蚀;6、水份<0.1%;7、节油率综合平均节油率5.8%;8、性能稳定周期一年内不失效。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增效剂,由A溶液和B溶液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溶液的含量为98--99%,B溶液的含量为1--2%,其中A溶液的组份为(重量体积百分比)异丙醇 66.5--70.0%;正丁醇 30.0--33.5%;B溶液的组份为(体积比)异丙醚 65.9%;正丁醇 30.0%;甲醇1.2%;异戊醇 0.8%;乙醚1.0%;苯 1.1%。全文摘要一种柴油增效剂,由A溶液和B溶液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溶液的含量为98—99%,B溶液的含量为1—2%,其中A溶液的组份为(重量体积百分比)丙醇66.5—70.0%;正丁醇30.0—33.5%;B溶液的组份为(体积比)异丙醚65.9%;正丁醇30.0%;甲醇1.2%;异戊醇0.8%;乙醚1.0%;苯1.1%。将本增效剂按千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柴油后,节油率在5%以上,同时还具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延长发动机的寿命等优点。文档编号C10L1/18GK1110306SQ94103640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高建厂, 李宗彬, 徐云川, 苑长生, 顾卫东 申请人:新疆石油管理局输油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增效剂,由A溶液和B溶液混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溶液的含量为98--99%,B溶液的含量为1--2%,其中:A溶液的组份为(重量体积百分比):异丙醇: 66. 5--70. 0%;正丁醇: 30. 0--33. 5%;B溶液的 组份为(体积比):异丙醚: 65. 9%;正丁醇: 30. 0%;甲醇: 1. 2%;异戊醇:0. 8%;乙醚: 1. 0%;苯: 1. 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厂李宗彬徐云川苑长生顾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石油管理局油气储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