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及其浇铸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573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包括布流水口和中间包,布流水口密封安装于中间包的底端,布流水口设有容腔以及与该容腔连通的多个出钢孔,该容腔的开口上部大且中下部收缩呈V字形截面,布流水口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在底槽上沿着布流水口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坝,导流坝的顶端高于出钢孔的顶端,出钢孔的高度高于底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减少了钢水浇铸过程对熔池的冲击,同时实现了钢水的平稳浇铸。

Casting system and casting method for thin strip casting and rol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ip casting casting system, including flow distribution and tundish nozzle, flow distribution nozzle sealing installed in the tundish bottom flow distribution nozzle has cavity and the cavity of a plurality of tapping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the upper part of the opening and lower shrinkage was V the word section, cloth flow nozz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gro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cloth water outlet of the bottom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version dam top top diversion da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apping hole, tapping hole is high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bottom groove. The thin strip casting and casting system proposed by this invention reduces the impact of the molten steel casting process on the molten pool, and simultaneously realizes the smooth casting of the molten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及其浇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用浇铸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及其浇铸方法。
技术介绍
薄带铸轧技术被誉为20世纪冶金工业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国外已经应用于钢铁冶金领域。目前国内薄带铸轧技术在有色金属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应用,但是在钢铁行业,受钢水侧封板、钢带质量、熔池布流液位及波动控制等技术环节瓶颈影响,薄带铸轧技术并未实现产业化。其中,熔池布流控制技术主要采用布流水口把钢水均匀无压力布入熔池,目前多采用带有宽度方向布流功能的扁平结构浸入式水口。在薄板坯连铸领域,扁平结构浸入式水口已经发布了多项专利,但是,现有的布流水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如申请号200720012995.9公开了适用于薄板坯连铸的扁平式布流水口,该水口钢水流出处有五个出钢孔,但此种水口出钢口较大,申请号200520012263.0公开了薄板坯连铸四孔异性浸入式布流器,但此类水口亦不适用于更薄规格的薄带铸轧使用。在薄带铸轧领域,薄带铸轧用布流水口已经开展了部分研究。公开号CN201261063Y公开了两种布流水口,铲形布流水口和倒T形水口,布流水口都下注管采用圆管结构,铲形布流水口出口部设有二至三个出口通道,当是两个出口通道时与下注管组成倒Y形钢水经过下注管向两侧直接布流,当是三个出口通道时下注管与出口通道间增加分流挡块;倒T形水口的下注管与两个倾斜的分流通道连接,分流通道分别再与横向布流管连接,钢水通过下注管首先经过分流通道分入横向布流水管,然后钢水从布流水管布流。这两类布流水口减弱了钢水下注时对熔池的纵向冲击,但铲形布流水口效果较倒T形水口较差,倒T形水口虽然对纵向钢水冲击改进较好,但是通过两个分流通道再到横向布流水管,钢水在横向布流水管布流不均,也对熔池平稳不利。公开号CN103357828A公开了一种双辊薄带连铸用浇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浇铸系统包括浸入式布流水口和布流器,浸入式布流水口由流入段、过渡段和流出段组成,流出段从上到下分为收缩段和扩张段,扩张段为扇形楔形扁平状,设有出钢口。该布流形式需要一个专用布流水口连接中间包水口,浸入式布流水口加布流器组合在一起高度较高,钢水落差加大,依靠布流器中心两侧两组对称的导流坝对上部钢水流平稳均布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及其浇铸方法,旨在减少钢水浇铸过程对熔池的冲击,同时实现钢水的平稳浇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包括布流水口和中间包,所述布流水口密封安装于中间包的底端,所述布流水口设有容腔以及与该容腔连通的多个出钢孔,该容腔的开口上部大且中下部收缩呈V字形截面,所述布流水口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在底槽上沿着布流水口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坝,所述导流坝的顶端高于出钢孔的顶端,所述出钢孔的高度高于底槽。优选地,多个所述导流坝在布流水口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出钢孔在容腔两侧对称布置。优选地,所述导流坝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出钢孔。优选地,所述出钢孔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其中轴线,所述出钢孔的轴线与容腔的中轴线之间夹角为45°~60°。优选地,所述导流坝的顶端为两侧高且中部低的圆弧形。优选地,所述中间包设有圆形的中包水口以及与该中包水口连通的转换水口,中包水口设有用于调整钢水流量的中包塞棒,所述转换水口位于中间包出口侧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优选地,所述转换水口上还安装有用于向钢水中通入惰性气体的气体保护装置。优选地,该气体保护装置的出气口位于转换水口1/2高度以下区域。优选地,所述中间包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布流水口的条形卡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的浇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升中包塞棒,打开中包水口,钢水从中包水口浇铸到转换水口,钢水下落过程由圆形分布变成布流水口形状;钢水在布流水口底槽聚集,随着液位上升至出钢孔,钢水从出钢孔流出布流水口进入铸轧辊形成的熔池中;熔池液位逐渐上升,待钢水在熔池中液位达到规定液位高度后,调整铸轧辊转速使其与钢水从中间包浇注速度相匹配,以稳定熔池液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采用布流水口和中间包水口紧密配合方式,布流水口直接浸入式铸轧辊熔池,减少了钢水浇铸过程从中间包经布流水口到铸轧熔池长度,从而减少钢水浇铸过程对熔池的冲击。另外,在布流水口底部预留底槽和导流坝,使钢水从底部上浮到出钢口,进一步改善钢水的平稳浇铸,确保钢水对薄带铸轧熔池液面干扰波动较小。同时,本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薄带铸轧浇铸系统的结构示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薄带铸轧浇铸系统中布流水口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布流水口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图中,1-卡台,2-容腔,3-导流坝,4-出钢孔,5-底槽,6-中间包,7-中包塞棒,8-中包水口,9-转换水口,10-固定装置,11-气体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参照图1至图3,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包括布流水口和中间包6,布流水口密封安装于中间包6的底端,布流水口设有容腔2以及与该容腔2连通的多个出钢孔4,该容腔2的开口上部大且中下部收缩呈V字形截面,布流水口的底部开设有底槽5,在底槽5上沿着布流水口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坝3,导流坝3的顶端高于出钢孔4的顶端,出钢孔4的高度高于底槽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出钢孔4倾斜向上设置(指出钢孔4相对于容腔2外侧高度高),容腔2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其中轴线,出钢孔4的轴线与容腔2的中轴线之间夹角为45°~60°。导流坝3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出钢孔4(即导流坝3将容腔2同一侧的出钢孔4一一分隔开来)。转换水口9与布流水口的接口处采用相同型腔,并密封配合。布流水口的材质不限。布流水口的具体尺寸、导流坝3的数量和尺寸等参数依据铸轧辊尺寸而变,具体参数不限。本实施例中,在布流水口设置底槽5,一方面用于缓存上部钢水冲击,另一方面用于存积钢水使钢水稳定从出钢孔4流出。进一步地,多个导流坝3在布流水口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出钢孔4在容腔2两侧对称布置,从而实现布流水口平稳浇铸。进一步地,导流坝3的顶端为两侧高且中部低的圆弧形。中间包6设有圆形的中包水口8以及与该中包水口8连通的转换水口9,中包水口8设有用于调整钢水流量的中包塞棒7,转换水口9位于中间包6出口侧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转换水口9可以作为单独工件从中间包6底部装入,依靠布流水口的卡台1和固定装置10将其压紧。当然,转换水口9也可以和中间包6的中包水口8整体成型砌筑,因转换水口9的寿命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及其浇铸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包括布流水口和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流水口密封安装于中间包的底端,所述布流水口设有容腔以及与该容腔连通的多个出钢孔,该容腔的开口上部大且中下部收缩呈V字形截面,所述布流水口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在底槽上沿着布流水口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坝,所述导流坝的顶端高于出钢孔的顶端,所述出钢孔的高度高于底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包括布流水口和中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流水口密封安装于中间包的底端,所述布流水口设有容腔以及与该容腔连通的多个出钢孔,该容腔的开口上部大且中下部收缩呈V字形截面,所述布流水口的底部开设有底槽,在底槽上沿着布流水口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坝,所述导流坝的顶端高于出钢孔的顶端,所述出钢孔的高度高于底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坝在布流水口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出钢孔在容腔两侧对称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坝的两侧均设置有两出钢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孔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容腔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其中轴线,所述出钢孔的轴线与容腔的中轴线之间夹角为45°~6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坝的顶端为两侧高且中部低的圆弧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铸轧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