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06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伞具,属于伞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伞具撑开费力且不够牢固等技术问题。本伞具包括伞柱、固设在伞柱上的上伞盘以及位于上伞盘下方且滑动套设在伞柱上的下伞盘,上伞盘上连接有长伞骨,下伞盘上连接有短伞骨,短伞骨的端部与长伞骨相连接,伞柱上设有定位件和能够与下伞盘相卡接的定位卡,定位件固设于上伞盘和下伞盘之间的伞柱上,下伞盘上还设有能够解除定位卡与下伞盘卡接的按钮;当伞具撑开时,下伞盘的端部与定位件相抵靠且短伞骨与下伞盘的连接位置高于短伞骨与长伞骨的连接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伞具通过定位卡的卡接与短伞骨反向作用力形成的自锁相结合,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保证了伞具撑开后的稳定牢固性。

A kind of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mbrella too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umbrella.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arachute bracing and hard work and not strong enough. The umbrella comprises an umbrella column,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umbrella umbrella column and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umbrella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sliding sleeve is arranged under the umbrella umbrella column, an umbrella disc is connected with a long umbrella, the umbrella disc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ort end of the short ribs, ribs and long ribs connected with positioning piece and a lower umbrella disk with clamped positioning card on the umbrella column, the umbrella column position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umbrella disk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umbrella on the umbrella tray is also provided to lift the positioning clamping button and the umbrella tray card; when the umbrella is opened, the end under the umbrella the disc and the locating piece is contacted and connected position of short ribs with the lower umbrella tray above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of short ribs and long ribs.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umbrella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c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ort ribs formed by combining reverse force self play, role of double insurance,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and firmness of the umbrella after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具
本技术属于伞具
,涉及一种改进的伞具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包括雨伞、太阳伞等,传统的雨伞通常都要在伞柱上打孔位并设置卡件,在下伞盘上装设弹片,打开伞具时,向上推下伞盘至与伞柱上的孔位相对,使下伞盘与卡件相卡接,保持开伞状态;收伞时,通过按压下伞盘上的按钮开关以及弹片使卡件与下伞盘相脱离,向下拉下伞盘完成收伞;这种结构中单凭卡件的支撑,不能稳固有效支撑太阳伞等体积和质量较大的伞具;而现有的太阳伞通常是通过在伞柱的顶部设置伞绳来控制伞面开合的,伞柱的下端设置卷绳器,利用伞绳将伞具打开后,再将伞绳拉紧使得伞面保持在敞开状态,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伞面定位不够牢固,容易产生松脱,伞绳悬挂易晃动,影响使用的舒适度;二是在撑开伞具的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我国专利(公告号:202060155U;公告日:2011.12.07)公开了一种晴雨伞的自锁式下巢结构,包括滑动套接在伞中棒上且上部与伞骨枢接的巢体、设置在该巢体上的卡扣件以及开设于伞中棒适当位置的下巢定位孔;其还包括滑动套接在巢体下部的外套筒、水平固设于该外套筒的长插销以及弹性件;巢体侧壁沿轴向开设有滑槽,卡扣件的端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卡钩,且该卡扣件与中棒之间具有一空隙,该空隙从上至下逐渐收窄;长插销从滑槽和空隙中穿过巢体,弹性件作用于卡扣件使其端部卡钩保持内移的趋势;向上推外套筒,该外套筒的长插销沿巢体侧壁的滑槽上移并带动巢体上滑,长插销位于空隙上部较宽处,在到达卡扣件的端部卡钩与下巢定位孔位置对应处,弹性件作用于卡扣件使其端部卡钩内移扣入下巢定位孔内,巢体被定位;向下拉外套筒,该外套筒的长插销沿巢体侧壁的滑槽下移并挤入空隙下部较窄处,将卡扣件的端部卡钩推出下巢定位孔,巢体脱离限制而下滑。上述专利文献中伞具的自锁式下巢结构在进行撑伞操作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够使卡钩内移扣入下巢定位孔内,不够便捷和省力,而且整个下巢结构会承载较大的伞具质量,对具有较大伞面的伞具,其支撑强度不够,卡钩与下巢结构之间容易损坏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伞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伞具使用的便捷省力性并保证开伞后的稳固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伞具,包括伞柱、固设在伞柱上的上伞盘以及位于所述上伞盘下方且滑动套设在伞柱上的下伞盘,所述上伞盘上连接有长伞骨,所述下伞盘上连接有短伞骨,所述短伞骨的端部与所述长伞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上设有定位件和能够与所述下伞盘相卡接的定位卡,所述定位件固设于所述上伞盘和下伞盘之间的伞柱上,所述下伞盘上还设有能够解除定位卡与下伞盘卡接的按钮;当伞具撑开时,所述下伞盘的端部与所述定位件相抵靠且所述短伞骨与下伞盘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短伞骨与长伞骨的连接位置。其原理如下:伞具上的布料设置在长伞骨上,长伞骨完全展开后就能使布料形成遮挡区域,短伞骨对展开后的长伞骨起到支撑作用。手动打开伞具时,推动下伞盘,使下伞盘沿伞柱轴向向上伞盘方向移动,此时连接在下伞盘上的短伞骨与伞柱之间的夹角由锐角变为直角,再进一步变为钝角,此时短伞骨承载力中具有一个推动下伞盘向上伞盘方向移动的分力,下伞盘的端部移动至与定位件相接触,通过定位件对下伞盘形成定位和限位,使得下伞盘能够形成自锁,同时,伞柱上的定位卡与下伞盘相卡接形成锁定,定位卡的卡接与短伞骨反向作用力形成的自锁相结合,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保证了伞具撑开后的稳定牢固性。本技术方案中将短伞骨受到的压力分别分散到伞柱径向方向上、定位件以及定位卡上,从而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够用于较大伞面和较重质量的伞具上,适用范围广,而且在开伞过程中,通过短伞骨的反向力推动下伞盘向定位件方向移动,并使定位卡与下伞盘形成卡接,使得开伞这一过程更加便捷省力。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定位件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伞柱上;下伞盘包括滑动套设在伞柱上的伞盘壳体和伞盘盖,所述伞盘壳体与伞盘盖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当伞具撑开时,所述定位件的端面与所述伞盘盖的表面相抵靠。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定位件与伞盘盖形成稳定抵靠,保证定位件对下伞盘限位和定位可靠,从而保证开伞后的稳固性。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伞柱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定位件的下方,所述定位卡为沿伞柱轴向设置的长条块,所述定位卡靠近上伞盘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件一,所述定位卡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下伞盘内具有容纳定位卡的卡槽。这样定位卡复位状态下是倾斜设置的,下伞盘在向上伞盘移动过程中,挤压定位卡,并使其克服复位件一缩入到安装槽内,下伞盘继续移动至卡槽与定位卡相对时,定位卡在复位件一的作用力下进入卡槽,实现定位卡与下伞盘的卡接。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长伞骨的数量有若干个且沿所述上伞盘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短伞骨的数量也有若干个且沿所述下伞盘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短伞骨与所述长伞骨一一对应设置。这样能够保证伞具支撑力分配的均衡性,提高稳固性。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短伞骨的长度小于所述长伞骨的长度,所述短伞骨的一端与对应的长伞骨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短伞骨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伞盘盖的外周面上。短伞骨对长伞骨起到支撑作用,长伞骨外周的重力全部通过短伞骨分散施加在伞柱、定位件以及定位卡上,保证了本伞具较大的承载能力和连接的稳定牢固性。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伞盘壳体包括筒体和锥体,所述筒体与所述锥体的小头端连接且筒体和锥体一体成型,所述伞盘盖与所述锥体的大头端相连接。这样使用者在撑开或收叠伞具时,手握在筒体上,更加舒适方便,同时便于伞盘盖的安装及受力。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锥体上,所述锥体上还设有能够使按钮复位的复位件二,当伞具撑开时,所述按钮正对所述定位卡。伞具撑开时,定位卡在复位件一的作用下,其一端部分伸出安装槽,卡住下伞盘,需要关闭伞具时,按压按钮,通过按钮挤压定位卡,使定位卡克服复位件一的作用力而完全缩入安装槽内,解除定位卡与下伞盘的卡止锁定。在上述的伞具中,所述复位件一和复位件二均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安装简单,使用可靠且制造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定位件对下伞盘形成定位和限位,使得下伞盘能够形成自锁,同时,伞柱上的定位卡与下伞盘相卡接形成锁定,定位卡的卡接与短伞骨反向作用力形成的自锁相结合,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保证了伞具撑开后的稳定牢固性。2、本技术中将短伞骨受到的压力分别分散到伞柱径向方向上、定位件以及定位卡上,从而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可以用于较大伞面和较重质量的伞具上,适用范围广。3、本技术中的伞具在开伞过程中,通过短伞骨的反向力推动下伞盘向定位件方向移动,这股力使得定位卡与下伞盘形成卡接更加容易,从而使得开伞这一过程便捷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伞具下伞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伞具撑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柱;1a、安装槽;2、上伞盘;3、下伞盘;3a、伞盘壳体;3a1、筒体;3a2、锥体;3b、伞盘盖;4、长伞骨;5、短伞骨;6、定位件;7、定位卡;8、按钮;9、螺栓;10、复位件一;11、复位件二。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伞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包括伞柱(1)、固设在伞柱(1)上的上伞盘(2)以及位于所述上伞盘(2)下方且滑动套设在伞柱(1)上的下伞盘(3),所述上伞盘(2)上连接有长伞骨(4),所述下伞盘(3)上连接有短伞骨(5),所述短伞骨(5)的端部与所述长伞骨(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1)上设有定位件(6)和能够与所述下伞盘(3)相卡接的定位卡(7),所述定位件(6)固设于所述上伞盘(2)和下伞盘(3)之间的伞柱(1)上,所述下伞盘(3)上还设有能够解除定位卡(7)与下伞盘(3)卡接的按钮(8);当伞具撑开时,所述下伞盘(3)的端部与所述定位件(6)相抵靠且所述短伞骨(5)与下伞盘(3)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短伞骨(5)与长伞骨(4)的连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具,包括伞柱(1)、固设在伞柱(1)上的上伞盘(2)以及位于所述上伞盘(2)下方且滑动套设在伞柱(1)上的下伞盘(3),所述上伞盘(2)上连接有长伞骨(4),所述下伞盘(3)上连接有短伞骨(5),所述短伞骨(5)的端部与所述长伞骨(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1)上设有定位件(6)和能够与所述下伞盘(3)相卡接的定位卡(7),所述定位件(6)固设于所述上伞盘(2)和下伞盘(3)之间的伞柱(1)上,所述下伞盘(3)上还设有能够解除定位卡(7)与下伞盘(3)卡接的按钮(8);当伞具撑开时,所述下伞盘(3)的端部与所述定位件(6)相抵靠且所述短伞骨(5)与下伞盘(3)的连接位置高于所述短伞骨(5)与长伞骨(4)的连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伞柱(1)上;下伞盘(3)包括滑动套设在伞柱(1)上的伞盘壳体(3a)和伞盘盖(3b),所述伞盘壳体(3a)与伞盘盖(3b)通过螺栓(9)可拆卸连接,当伞具撑开时,所述定位件(6)的端面与所述伞盘盖(3b)的表面相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1)上开设有安装槽(1a),所述安装槽(1a)位于定位件(6)的下方,所述定位卡(7)为沿伞柱(1)轴向设置的长条块,所述定位卡(7)靠近上伞盘(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锋单才华王伦何健胡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