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06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油添加剂,其包括碳酸二烷基酯、脂肪醇类化合物、脂肪醚类化合物、羧酸酯类化合物和脂肪酮类化合物等组分。其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柴油车、内燃机车和燃油锅炉等各种标号汽油、柴油和煤油中。其优点是清洁、无毒性,添加量小,可显著增加动力,节省燃油,无腐蚀性,便于运输和贮存,能大量减少尾气排放中的有害污染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添加剂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改善液体燃油燃烧性能的液体燃油添加剂,可在汽油、柴油和煤油等燃油中用作添加剂。                      
技术介绍
交通车辆的急剧增加,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汽油、柴油和煤油等机用液体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国内外很多企业和研究单位对燃油添加剂进行了研究,新的添加剂品种也在不断的被开发出,燃油添加剂也越来越向清洁化、高效化的方面发展。例如我国专利文献(CN1070217)报道的一种燃油添加剂,其以油溶性有机铁和三硝基甲苯混合作为催化活性成分,以苯或低取代烷基苯和低脂肪醇为混合溶剂,其组分:二茂铁0.05~4.6%、三硝基甲苯0.10~4.4%、硝基苯0.01~2%、二甲苯20~71%,余量为异丙醇。其虽能改善燃油的燃烧性能,但不足之处是三硝基甲苯及硝基苯等具有毒性,其销售和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在生产和运输中泄出物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燃油添加剂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提高液体燃油的燃烧效率,又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节省燃料、清洁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在燃油添加剂本身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和环境友好的燃油添加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含量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碳酸二烷基酯            0.1~99.9%脂肪醇类化合物          0.05~95%脂肪醚类化合物          0~80%羧酸酯类化合物          0~20%脂肪酮类化合物          0~20%所述的碳酸二烷基酯(R1OCOOR2)中R1、R2为C1-5烷基,优选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基乙基酯、碳酸二丙酯等,更优选为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甲酯与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等的混合物,以碳酸二甲酯为最佳;所述的脂肪醇类化合物为C1-5脂肪醇或其混合物,优选为甲醇,或甲醇与乙醇等的混合物;所述的脂肪族醚类化合物(R3-O-R4)中R3、R4为C1-5烷基,优选为甲基叔丁基醚或二异丙醚。所述的羧酸酯类化合物(R5COOR6)中R5、R6为C1-5烷基,优选为乙酸乙酯;所述的脂肪酮类化合物(R7COR8)中R7、R8为C1-5烷基,优选为丙酮。以上所述的所有化合物均为市售商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燃油添加剂采用常规的方法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燃油添加剂按其与燃油1∶2~1∶100的比例加入燃油即可。本专利技术的燃油添加剂使用碳酸二烷基酯(特别为碳酸二甲酯)作为主要成分,毒性非常低,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燃油添加剂。它具有良-->好的易溶性,能有效地防止沉淀物在发动机中积聚,并能显著提高液体燃料的燃烧效率,较大地增强车用液体燃料的燃烧性能,并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添加剂对金属无腐蚀性,可用铁筒盛装贮存,运输和贮存都很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70%,甲醇30%,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66%,甲醇27%,碳酸二乙酯7%,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61%,甲醇25%,碳酸二乙酯7%,其余为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四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60%,甲醇25%,碳酸二丙酯9%,其余为甲基叔丁基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56%,甲醇24%,碳酸二乙酯9%,乙醇5%,其余为甲基叔丁基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六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56%,甲醇24%,碳酸二丙酯10%,叔丁醇4%,其余为二异丙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七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56%,甲醇24%,碳酸二丙酯10%,丙酮4%,其余为甲基叔丁基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八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56%,甲醇24%,乙酸乙酯8%,丙酮4%,其余为二异丙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50%,碳酸甲乙酯10%,甲醇15%,叔丁醇5%,乙酸乙酯5%,甲乙酮5%,其余为二异丙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                      实施例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油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组分如下:碳酸二甲酯50%,碳酸甲乙酯10%,甲醇15%,异丙醇5%,乙酸甲酯8%,丁-->酮4%,其余为二异丙醚,在搅拌器存在下,在常温常压下搅拌1小时,使之充分混合。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至八分别按添加剂与汽油1∶10的比例(体积比)混合均匀后加入98年购置的上海产大众轿车中进行试验。具体试验表明,使用含有本添加剂的汽油与普通气油性能参数有以下变化(以90号汽油为例):(1)节油率:最大5.4%(1400r/min工况),平均3.8%;(2)功率变化:最大提高3.5%(1400r/min工况),平均提高2.7%;(3)排气温度:下降0~10℃;(4)废气净化率:CO减少26%,HC减少34.1%,NOx减少3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碳酸二烷基酯 0.1~99.9%脂肪醇类化合物 0.05~95%脂肪醚类化合物 0~80%羧酸酯类化合物 0~20%脂肪酮类化合物 0~20%所述的碳酸 二烷基酯(R↑[1]OCOOR↑[2])中R↑[1]、R↑[2]为C↓[1-5]烷基;所述的脂肪醇类化合物为C↓[1-5]脂肪醇或其混合物;所述的脂肪族醚类化合物(R↑[3]-O-R↑[4])中R↑[3]、R↑[4]为C↓[1-5] 烷基;所述的羧酸酯类化合物(R↑[5]COOR↑[6])中R↑[5]、R↑[6]为C↓[1-5]烷基;所述的脂肪酮类化合物(R↑[7]COR↑[8])中R↑[7]、R↑[8]为C↓[1-5]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添加剂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碳酸二烷基酯                            0.1~99.9%脂肪醇类化合物                          0.05~95%脂肪醚类化合物                          0~80%羧酸酯类化合物                          0~20%脂肪酮类化合物                          0~20%所述的碳酸二烷基酯(R1OCOOR2)中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恒水朱云峰王贺玲王相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