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根育苗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945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根育苗穴盘。解决了现在工厂化育苗中定植前期地上部已达到定植要求而地下部不能完全形成良好根团而在取苗过程中根团不完整,加上如果运输途中遭受颠簸,定植后伤根严重,缓苗时间长等技术问题。穴盘分两个部分,上部分穴盘内壁光滑,没有导根突起,上口径大于下口径,下部分是带导根突起的圆锥形,凸起由外向内,把下部分穴盘平均分成八个部分。这种设计使根团与基质结合的更充分,能提早定植,减少育苗成本并降低了种苗老化的危险。

Acupoint plate controlled by ro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ot raising and seedling raising tray. Now settled the nurserying colonization early shoot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while the colonization cannot form a good root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picking seedling root group is not complete, and if the transit suffered bumps, after planting the seedling root damage is serious, long time of technical problems. The plu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ug plate is smooth, without a root protuberance, the upper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lower diameter, and the lower part is a conical shape with the root protrusion. The protuberance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by the outward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c. This design combines the root mass with the matrix more fully, can be planted early, reduces the cost of seedling raising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seedling 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根育苗穴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于一体的控根育苗穴盘,尤其涉及一种侧壁一部分光滑,一部分有导根突起的圆形控根育苗穴盘。
技术介绍
蔬菜工厂化育苗主要是指穴盘基质育苗技术,根据我国蔬菜种苗生产的特点,已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体系。用穴盘做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其主要优点是省工、省力、效率高,便于优良品种推广和规范育苗管理,成苗便于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每个穴盘有一定数量的孔穴且相互独立,结合基质作为种苗的生长介质,可避免土传病害及植株之间大面积感病,使同一批次的幼苗生长相对一致。定植后,根系活力好,缓苗快,故对实施蔬菜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及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现阶段在穴盘育苗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穴盘孔型的设计单一,常见的有方口棱锥型和圆口圆锥型,以上孔型的设计还不能满多种植物的生长需求2.由于设计的原因,穴盘根系的导向性还不够完善,取苗时容易散坨,根团遭到破坏后,不利于定植。3.根据植物根系的发生规律,从种子到成苗这个过程中,同一植物不用部位的根系,在不同时期,根系的生长方向是不同的,而传统穴盘侧壁与穴盘的夹角一致的,不能满足不同根系的生长需求。4.在用传统穴盘育苗时,必须等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形成根团后才能定植,在地上部达到定植标准后,地下部还不能形成良好的根团,就必须延长育苗时间,增加了育苗成本和种苗老化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控根育苗穴盘。解决了现在工厂化育苗中定植前期地上部已达到定植要求而地下部不能完全形成良好根团而在取苗过程中根团不完整,加上如果运输途中遭受颠簸,定植后伤根严重,缓苗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控根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上排列多个孔穴;各孔穴上部与盘体开口连接;所述孔穴包括上部和下部两部分,上部和下部纵向截面均为等腰梯形;孔穴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孔穴上部内壁光滑;下部有向内凹陷的槽状导根突起;所述孔穴底部有排水孔;盘体上相邻四个孔穴间连接位置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孔穴的上部和下部,均为近开口端大于远开口端的圆台形状。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孔穴上部直径1.9-6.1cm,下部直径0.95-3.05cm;衔接部分直径1.7-5.9cm。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孔穴上部高度0.62-2.15cm,下部分高度1.08-3.75.cm。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导根突起为八条,圆周均布;所述导根突起为长方形凸槽,上下部分为弧形封口。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导根突起长0.85-3.5cm,宽0.1-0.25cm,高0.1-0.25cm。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为圆形,直径0.3-0.7cm。所述控根育苗穴盘,优选地:所述排水孔为圆形,直径0.5-1.2cm。附图说明:图1为穴盘整体图;图2为孔穴上方向视图;图3为孔穴下方向视图。图中标注:1控根育苗穴盘,2孔穴,3通气孔,4孔穴上半部分,5导根突起,6孔穴下半部分,7排水口。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控根育苗穴盘根据种苗根系发生规律将穴盘分成了两个部分,上部分穴盘内壁光滑,没有导根突起,上口径大于下口径,种苗上部根系先横向生长,遇到光滑的穴盘边缘后,根据植物向性规律,会沿着内壁向下生长,但不一定是垂直生长,可能会倾斜生长方向在未接触到导根突起时,大致方向不会改变。地下部分是带导根突起的圆锥形,凸起由外向内,把下部分穴盘平均分成八个部分,在种苗下部分根系接触到穴侧壁时会沿着大致向下的方向沿着穴盘的侧壁交叉生长,这种设计使根团与基质结合的更充分,能提早定植,减少育苗成本并降低了种苗老化的危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控根育苗穴盘1,由若干相同的孔穴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穴盘,孔穴单元主体类似圆锥形2,四个相邻孔穴之间有圆形通气孔3。孔穴设计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纵切面为等腰梯形,4,下部分纵切面为等腰梯形6,孔穴横截面为圆形。上部分孔穴内壁光滑,下部分平均分布着八条向内的导根凸起5。孔穴底部有圆形排水口7。控根育苗穴盘的主要参数:孔穴2的上直径1.9-6.1cm,中间部分直径1.7-5.9cm下直径0.95-3.05cm,上部分高度0.62-2.15cm,下部分高度1.08-3.75。穴盘相邻四个孔穴之间的连接部分有圆形通气孔3,所述通气孔直径0.3-0.7cm。孔穴上部内壁光滑4,孔穴下部内壁从上到下平均分布八条向内凹陷的导根突起5,所述导根突起为长方形凸槽,上下部分为弧形箭头。导根突起6的尺寸长0.85-3.5cm,宽0.1-0.25cm,高0.1-0.25cm。孔穴底部有圆形排水孔7,所述排水孔直径0.5-1.2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控根育苗穴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根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上排列多个孔穴(2);各孔穴(2)上部与盘体(1)开口连接;所述孔穴(2)包括上部(4)和下部(6)两部分,上部和下部纵向截面均为等腰梯形;孔穴(2)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孔穴(2)上部内壁光滑;下部有向内凹陷的槽状导根突起(5);所述孔穴(2)底部有排水孔(7);盘体(1)上相邻四个孔穴(2)间连接位置设置有通气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根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上排列多个孔穴(2);各孔穴(2)上部与盘体(1)开口连接;所述孔穴(2)包括上部(4)和下部(6)两部分,上部和下部纵向截面均为等腰梯形;孔穴(2)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孔穴(2)上部内壁光滑;下部有向内凹陷的槽状导根突起(5);所述孔穴(2)底部有排水孔(7);盘体(1)上相邻四个孔穴(2)间连接位置设置有通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根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穴(2)的上部和下部,均为近开口端大于远开口端的圆台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根育苗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穴(2)上部直径1.9-6.1cm,下部直径0.95-3.05cm;衔接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齐红岩张波陈俊琴纪燕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