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4878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后再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细叶非洲罗汉松核果进行液氮浸种,人工破除种壳并对催芽温度及培养基质进行优化,极显著提高了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有效缩短了育苗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Methods of promoting African tenuifolia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of Podocarpu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moting African Podocarpus seed germination and tenuifolia seedl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mote African tenuifolia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of Podocarpus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mature leaves of Podocarpus cone pulp removal by African drupes; (2) the stone with liquid nitrogen after soaking and get rid of stone wood shell seeds; (3) the seeds soaked in water after germination by germinating embryo seeds; (4) the embryo germinating seeds into culture medium were cultured for seed germination after sprouting, transferred to norm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of African Podocarpus seedlings.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liquid nitrogen on leaves Africa Podocarpus drupe, artificial seed shell and get rid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culture medium was optimize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Zoysia Podocarpus seed in Africa, shorten the breeding ti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mote African tenuifolia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Podocarpus method, simple operation and low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罗汉松的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gracilior)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属于细叶非洲罗汉松的有性繁殖领域。
技术介绍
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gracilior)为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非洲罗汉松属(Afrocarpus)常绿针叶树种,是非洲大陆上为数不多的常绿针叶树种之一,来自赤道东部的非洲,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以及非洲的Afromontane栖息地均有分布,生长在4000到9000英尺的干燥森林中。除了非洲外,细叶非洲罗汉松在新西兰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及美国南部部分地区有大面积栽培,通常作为行道树、观赏树、树屏风和树篱。细叶非洲罗汉松主干直立,冠幅大,枝叶稠密、树姿秀丽优美古雅,生长较快,寿命长,适应性强,四季常青,为抗污染及净化空气的优质环保树种,非常适宜于做行道树,对城市的景观绿化及生态文明建设可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中国行道树、观赏树优良品种短缺的突出问题,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细叶非洲罗汉松在中国进行栽培。细叶非洲罗汉松果肉部分含有抑制发芽物质,自然生态环境中主要依靠蝙蝠、非洲野猪,食果鸟类、疣猴等动物取食,果实通过动物消化系统有效的去除抑制发芽的物质,然后排泄出木质核果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低。由于细叶非洲罗汉松是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树种,在中国国内没有相关种子萌发和人工育苗的方法。国外有相关细叶非洲罗汉松人工育苗方式的报道是采用人工去除球果的肉质部分来暴露种子,直接播种于育苗盘,并覆盖一层轻质土壤,始终保持育苗基质湿润,种子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发芽,不仅存在种子发芽时间长、苗期生长管理时间长,而且发芽率也非常低,亟待改进。因此,建立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快速、高效、稳定、批量的发芽与成苗技术体系,对该树种的有性繁殖、苗木繁育、选育及生产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快速、经济、高效萌发成苗,在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同时,大大缩短育苗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然后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然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其中,步骤(1)还包括将核果用常温清水清洗干净,晒干果核表面水分。步骤(2)所述用液氮浸泡核果的时间为0-10分钟,优选为0.5-5分钟,最优选为2分钟;所述破除核果木质外壳为人工破除核果木质外壳。本专利技术对液氮处理时间的优化结果表明,不经过液氮处理的种子基本没有萌发;采用液氮浸种2分钟的处理,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达到57.33%,极显著的高于不经过液氮处理以及液氮浸种30秒-1分钟或者3-6分钟的种子发芽率。本专利技术将经过液氮浸种处理的种子,分别采用人工破除种壳的处理和不进行破壳处理,结果未经破除种壳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零,说明人工破除种壳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发芽率。步骤(3)所述浸泡为用室温的清水浸泡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其中所述室温为25℃。步骤(3)所述催芽包括:将种子用润湿的纱布(优选为医用纱布)包裹保湿,置于培养皿中(保持种子处于湿润的环境,但又不积水,使种子能充分的呼吸空气,进行代谢反应);每间隔1-2天清洗种子。步骤(3)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5-31℃,优选为26-30℃,最优选为28℃。本专利技术对催芽温度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28℃的催芽温度,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达到57.33%,极显著高于26-27℃、29-31℃或者室温(25℃)处理的发芽率。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由营养土与蛭石按照体积比1:1混合组成。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营养土的配方没有特殊限制,能够用于罗汉松科树种种植的营养土均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的配方为(体积比):山泥∶园土∶腐殖质∶草木灰=2∶2∶1∶1。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的温度为26-28℃,环境湿度≥60%;日常光照条件(每天16小时光照)。步骤(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还需要在种子上面覆盖一薄层培养基质,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基质湿润。步骤(4)所述常温环境为温度23-28℃,日常光照;其中,所述日常光照为每天16小时光照。步骤(4)所述常温环境中培养需要保持培养基质湿润。一般在常温环境中培养20天后,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移栽定植田间。本专利技术待种子萌动后转入不同的育苗基质中进行种植发芽,结果表明,采用营养土与蛭石(体积比1:1)混合的育苗基质,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园田土。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可以随采随播,从开始播种处理,15天后种子胚根开始萌动,25天种子可发芽,60天可获得株高6-8厘米,10-16片叶子的幼苗,可显著提高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缩短育苗时间。本专利技术为细叶非洲罗汉松的有性繁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于该树种的引种、选育及生产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显著提高了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的发芽率,缩短种子发芽的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为细叶非洲罗汉松的有性繁殖提供了良好基础。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采集后可按需要随时进行种子发芽,种子发芽时间的缩短,降低了种子处理过程中的腐烂变质等情况,提高了种子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方法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及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品,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易于人工操作、易于推广等优点,适宜于实际生产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1、待细叶非洲罗汉松果实完全成熟后,采集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其果肉部分,用清水清洗干净,获得核果,晾晒表面水分,收集核果。2、将步骤1中收集的核果种子用液氮浸泡处理2分钟,人工破除木质外壳,使种子暴露出来;将种子浸泡在室温的清水中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将种子用润湿的医用纱布包裹,置于培养皿中,保持种子处于湿润的环境,但又不积水,使种子能充分的呼吸空气,进行代谢反应。3、将种子置于28℃培养温度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每间隔1-2天进行清洗种子;15-25天后种子胚开始萌动。4、取出胚萌动的种子,移入装有营养土(营养土的具体配方为山泥∶园土∶腐殖质∶草木灰配比为2∶2∶1∶1按体积比混匀)与蛭石按体积比为1:1进行混合培养基质的育苗盆中,种子上面覆盖一层培养基质,放置于26~28℃温度的培养环境中,保持育苗基质湿润,保持60%以上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 gracilior)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后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再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细叶非洲罗汉松(Afrocarpusgracilior)种子发芽和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熟的细叶非洲罗汉松球果去除果肉,得到核果;(2)将核果用液氮浸泡后破除核果木质外壳,得到种子;(3)将种子用水浸泡后进行催芽,得到胚萌动的种子;(4)将胚萌动的种子移入培养基质中培养,待种子萌发出芽后再转移到常温环境中培养,得到细叶非洲罗汉松幼苗。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用液氮浸泡核果的时间为0-10分钟,优选为0.5-5分钟,最优选为2分钟。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5-31℃,优选为26-30℃,最优选为28℃。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培养基质由营养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民王丹孙占敏唐益雄刘自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