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40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所述LED光源具有一发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呈锥筒状的导光筒,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导光筒上,其发光面包围在所述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所经过的导光筒的内壁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膜且内径沿光线出射方向渐增。本装置可以收集180度发散角内的全部光线,几乎可以100%的将LED光源发出的光能全部聚集,极大的提升了光源光能的利用率,LED光源在导光筒中被收集,然后经过多次反射进行充分匀化。

A kind of spotlight homogenization device for LED light sour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condensing uniform light LED light source, the LED light source has a light-emitting surfa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ndensing light uniform device comprises a light guide tube cone shape, the LED light source is installed in the light guide tube, the light aroun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bread the light guide tube, through which th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light emitting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tube of the inner wall is coated with high reflectivity film and light emitting direction along the diameter increasing. The device can collect all the light in the divergence angle of 180 degrees, and almost 100% of the total light energy emitted by the LED light sourc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of light source. The LED light source is collected in the light guide tube, and then fully homogenized through multiple refl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投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
技术介绍
LED(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光源广泛应用于照明、投影等行业,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应用是将若干颗LED光源阵列后集中封装在一起,采用聚光镜的方法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会聚收集。由于LED光源发光角度较大,传统的聚光设计方案对光能的聚集效果都不理想,无法收集所有角度的光线,造成光能损耗多,整机输出亮度低,系统中的杂散光较多。而且LED光源的光能输出随着发光角度的变化而不同,应用于投影机时需要额外的光学系统对光能进行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的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其能够将LED光源发出的光能更高效的收集和匀化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所述LED光源具有一发光面,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呈锥筒状的导光筒,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导光筒上,其发光面包围在所述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所经过的导光筒的内壁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膜且内径沿光线出射方向渐增。进一步的,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自内而外依次套设并且分别呈锥筒状的至少两级导光筒,相邻的两级导光筒中,较大的导光筒相对较小的导光筒具有沿轴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所述LED光源安装在其中一导光筒上,其发光面包围在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所经过的导光筒的内壁为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膜且内径沿光线出射方向渐增的至少两级。进一步的,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内外套设并且分别呈锥筒状的第一导光筒和第二导光筒,所述第二导光筒相对所述第一导光筒具有沿轴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光筒中,其发光面包围在所述第一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导光筒和第二导光筒的内壁,所述第一导光筒和所述第二导光筒的内壁分别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进一步的,相邻的两级导光筒的大小端口重叠或对齐或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为单颗或者多颗的阵列封装体。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整体安装在导光筒内部或者仅其发光面设在导光筒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外轮廓或发光面为矩形,所述导光筒为与所述LED光源外轮廓或发光面匹配的棱锥筒。进一步的,所述LED光源外轮廓或发光面为圆形,所述导光筒为与所述LED光源外轮廓或发光面匹配的圆锥筒。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筒采用金属材质或玻璃材质。进一步的,所述高反射率薄膜采用金属反射膜或介质反射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装置可以收集180度发散角内的全部光线,几乎可以100%的将LED光源发出的光能全部聚集,极大的提升了光源光能的利用率;2.本聚光装置同时兼具匀光效果,通过聚光匀光装置后出射的光能均匀分布;3.本聚光装置端口尺寸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入口端可以匹配任意尺寸的LED光源模块,出口端可以匹配任意尺寸的芯片模块;4.LED光源在导光筒中被收集,然后经过多次反射进行充分匀化,装配LE的光源的导光筒可以做的较小,尺寸完全可以依据LED光源模组的尺寸设计的小巧易于安装固定,后面的导光筒尺寸设计灵活,可以根据出口端芯片尺寸要求及匀光效果灵活调整;5.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公开的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公开的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公开的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其中,10、LED光源;20、第一导光筒;30、第二导光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LED光源10具有一发光面,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内外套设并且分别呈锥筒状的第一导光筒20和第二导光筒30,第二导光筒20相对第一导光筒10具有沿轴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LED光源10安装在第一导光筒20中,其发光面包围在第一导光筒10的内壁之间,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导光筒20和第二导光筒30的内壁,第一导光筒20和第二导光筒30的内壁分别涂覆有高反射率薄。第一导光筒20和第二导光筒30的大小端口重叠。LED光源10为多颗的阵列封装体。LED光源10整体安装在第一导光筒20内部。LED光源10外轮廓或发光面为矩形,第一导光筒20和第二导光筒30为与LED光源10外轮廓匹配的棱锥筒。第一,二导光筒20,30采用金属材质。高反射率薄膜采用金属反射膜或介质反射膜。第一、第二导光筒形状均为方口空心锥体或者空心长方体或者空心正方体。第一导光筒20的小端口尽可能近地紧贴于LED光源10封装体上,或者将LED光源10封装体固定于第一导光筒20内,第一导光筒20小端口的尺寸略大于LED光源10有效发光区域,或者大于LED光源10封装体尺寸,这样尽可能多地将LED光源10发出的全部光线收集进入第一导光筒20,第一导光筒20的出口端尺寸大于等于入口端尺寸,以确保进入第一导光筒20内的光线能够经过若干次反射后全部从出口端发出;第二导光筒30亦为方口空心锥体或者长方体或者正方体,锥体内壁同样镀有高反射薄膜,第二导光筒30入口端尺寸大于第一导光筒20出口端的尺寸,确保从第一导光筒20出口端发出的光线能够全部被收集进入第二导光筒30,第二导光筒30的出口端尺寸大于等于其入口端的尺寸,保证所有被收集的光线能够经过若干次反射后全部从出口端射出。第一导光筒20的锥体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小,以便与LED光源10装配更容易,第二导光筒30锥体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大,使得光能在锥体内得到充分匀化,出口端尺寸可以直接和芯片尺寸匹配。实施例二参见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二导光筒20,30的大小端口重叠。实施三参见图3,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二导光筒20,30的大小端口之间设有间隙。实施例四参见图4,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LED光源10仅其发光面设在第一导光筒20的内部。实施例五其余与实施例一至四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述LED光源为单颗。实施例六其余与实施例一至五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述LED光源外轮廓或发光面为圆形,第一导光筒为与LED光源外轮廓或发光面匹配的圆锥筒。实施例七其余与实施例一至六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光筒采用玻璃材质。实施例八其余与实施例一至七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高反射率薄膜采用金属反射膜或介质反射膜。实施例九其余与实施例一至八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仅包括第一导光筒,不包括第二导光筒。实施例十其余与实施例一至八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三、第四导光筒,导光筒自内而外依次套设。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所述LED光源具有一发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呈锥筒状的导光筒,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导光筒上,其发光面包围在所述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所经过的导光筒的内壁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膜且内径沿光线出射方向渐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光源的聚光匀光装置,所述LED光源具有一发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呈锥筒状的导光筒,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导光筒上,其发光面包围在所述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所经过的导光筒的内壁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膜且内径沿光线出射方向渐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自内而外依次套设并且分别呈锥筒状的至少两级导光筒,相邻的两级导光筒中,较大的导光筒相对较小的导光筒具有沿轴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所述LED光源安装在其中一导光筒上,其发光面包围在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发光面发出的光线所经过的导光筒的内壁为涂覆有高反射率薄膜且内径沿光线出射方向渐增的至少两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匀光装置包括内外套设并且分别呈锥筒状的第一导光筒和第二导光筒,所述第二导光筒相对所述第一导光筒具有沿轴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光筒中,其发光面包围在所述第一导光筒的内壁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昕周际新钱向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吉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