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ismic ductility component frame structure filling reinforc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frame beam and column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ame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frame beam and frame column seismic component; the seismic weak floor member is disposed in the frame structur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of each seismic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column adjacent to the lower side of each of the seismic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adjacent frame beam.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framed aseismic reinforcement system,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troublesome, the workload is heavy, the aseismatic components are set up to disturb the original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l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震加固体系,特别是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1977年以来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实践和震害经验表明,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并对不满足鉴定要求的建筑采取适当的抗震对策,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其中增设抗震墙等是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的主要方法之一。增设抗震墙法是通过适当部位增设一定数量的生根于基础的抗震墙,将原框架结构改变为框架-抗震墙结构。该方法中增设的抗震墙承担了大部分的地震作用,大大减轻了原框架受力,同时提高了结构刚度,减小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当增加数量和位置足够时可以改变结构体系、降低原框架结构的抗震措施要求。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中要求增设抗震墙设置有基础且自下而上连续,这些规定给结构加固方案的确定、建筑加固后的继续使用带来不便,且此方法湿作业多、基础开挖工作量大、工期长。增设钢支撑的加固方法对框架结构薄弱层抗侧刚度的提高比较有限,其效果不及增设抗震墙方法显著,现有方法中增设钢支撑与原框架梁柱之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包括框架梁(1)、框架柱(3)和连接在由框架梁(1)、框架柱(3)围成的框架结构之间的抗震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构件布置在框架结构中的薄弱楼层处;其中每个抗震构件的左右侧分别与相邻的框架柱(3)相连,每个抗震构件的上下侧分别与相邻的框架梁(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包括框架梁(1)、框架柱(3)和连接在由框架梁(1)、框架柱(3)围成的框架结构之间的抗震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构件布置在框架结构中的薄弱楼层处;其中每个抗震构件的左右侧分别与相邻的框架柱(3)相连,每个抗震构件的上下侧分别与相邻的框架梁(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填充的抗震构件均为抗震墙(2)或者均为带框钢支撑或者其中一部分为抗震墙(2)、另一部分为带框钢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墙(2)包括有分别沿墙体顶部边缘和墙体底部边缘设置的水平的暗梁钢筋笼(4)、分别沿墙体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设置的竖向的暗柱钢筋笼(5)、连接在暗梁钢筋笼(4)、暗柱钢筋笼(5)之间的墙体钢筋骨架(6)以及浇筑在暗梁钢筋笼(4)、暗柱钢筋笼(5)和墙体钢筋骨架(6)外侧的墙体混凝土(9);所述墙体钢筋骨架(6)包括有水平钢筋(6.1)、竖向钢筋(6.2)和拉筋(6.3);所述水平钢筋(6.1)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左右两侧的暗柱钢筋笼(5)中;所述竖向钢筋(6.2)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入顶部和底部的暗梁钢筋笼(4)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1)与抗震墙(2)连接一侧的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凿设有通长的第一键槽(7),所述抗震墙(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第一键槽(7)中;所述框架柱(3)与抗震墙(2)连接一侧的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凿设有通长的第二键槽(8),所述抗震墙(2)的左侧端和右侧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键槽(8)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1)上的第一键槽(7)和框架柱(3)上的第二键槽(8)中均预埋有第一连接筋(16),所述第一连接筋(16)的一端被浇筑在框架梁(1)或者框架柱(3)中,第一连接筋(16)的另一端被浇筑在墙体混凝土(9)中,与墙体钢筋骨架(6)中的竖向钢筋(6.2)或者水平钢筋(6.1)对应搭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铁花,
申请(专利权)人: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