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103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包括墙体、连梁、外围框架柱、钢梁以及楼承板,所述墙体和外围框架柱竖向设置,连梁、钢梁以及楼承板水平设置,墙体和连梁位于核心筒结构的中心处,墙体和连梁构成核心筒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所述墙体为多个,呈间隔状分布,连梁架设在墙体之间,外围框架柱位于核心筒结构的外边缘,钢梁为多根,楼承板铺设在钢梁上,所述墙体为长度在1~3米范围内的短肢墙,所述短肢墙为外包钢板的钢板混凝土墙。该核心筒结构采用短肢墙结构,构造简单、合理,能够避免现场竖焊缝和墙上开设备洞口,核心筒施工速度也不会因变形而受楼层平面结构施工影响。

The core tube structure of a dense type short limb steel plate wall for a buil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a dense core structure shaped short pier wall plate, including walls, beams, columns, beams and peripheral floor plate, the wall and the frame column is vertically arranged, beams, steel beam and floor plate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the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core tube wall and coupling beam the structure of the wall, and the beam of the main anti lateral force component of the core tube structure, the wall is more than one, with interval distribution, beam erection in the wall between the outer edge of frame column in the core tube structure, steel for a floor plate laid on the steel beam, the wall is in length 1 ~ 3 meter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hort shear wall, the short shear wall for steel plate concrete wall exterior steel plate. The core tube structure is short limb wall structure, which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It can avoid on-site vertical weld and wall openings, and the core tube construction speed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plan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due to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
技术介绍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表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布《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对推动建筑工业化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现有核心筒结构如图1所示,该核心筒结构包括墙体、连梁2、外围框架柱3、钢梁4以及楼承板5,墙体和外围框架柱3竖向设置,连梁2、钢梁4以及楼承板5水平设置,墙体和连梁2位于核心筒结构的中心处,墙体和连梁2构成核心筒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墙体为多个,呈间隔状分布,连梁2架设在墙体之间,外围框架柱3位于核心筒结构的外边缘,钢梁4为多根,部分钢梁4架设在相邻的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楼承板5铺设在钢梁4上,墙体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装配式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为必不可少的承重及抗侧构件,现有装配式剪力墙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纯钢板剪力墙和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重量大,运输安装难度大;纯钢板剪力墙仅能提供抗侧刚度,不宜作为竖向承重构件,抗火能力弱;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克服了上述两种剪力墙的缺点,较适宜应用于装配式高层建筑中。常规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作为组成构件应用于核心筒中,一般因抗侧刚度需要,墙肢都比较长,根据运输及吊装要求需水平方向分段,现场吊装就位后再焊接成整肢,竖焊缝施工难度大;较长墙肢,如果高度过高而无水平支撑,墙肢由于浇筑混凝土挤压作用及本身自重,变形不好控制,这样就决定了核心筒施工先于楼层结构不能太多;墙肢过长不可避免需在墙肢上开设备洞口,构造也很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采用短肢墙结构,构造简单、合理,能够避免现场竖焊缝和墙上开设备洞口,核心筒施工速度也不会因变形而受楼层平面结构施工影响。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包括墙体、连梁、外围框架柱、钢梁以及楼承板,所述墙体和外围框架柱竖向设置,连梁、钢梁以及楼承板水平设置,墙体和连梁位于核心筒结构的中心处,墙体和连梁构成核心筒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所述墙体为多个,呈间隔状分布,连梁架设在墙体之间,外围框架柱位于核心筒结构的外边缘,钢梁为多根,部分钢梁架设在相邻的外围框架柱之间,部分钢梁架设在墙体与外围框架柱之间,部分钢梁架设在连梁与外围框架柱之间,部分钢梁架设在墙体与连接外围框架柱的钢梁之间,部分钢梁架设在连梁与连接外围框架柱的钢梁之间,楼承板铺设在钢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为长度在1~3米范围内的短肢墙,所述短肢墙为外包钢板的钢板混凝土墙。本技术中,所述短肢墙为一字形或T形或L形或十字形或弧形。本技术中,所述连梁为矩形钢管混凝土连梁。本技术中,所述钢梁为H型钢梁。本技术中,所述楼承板为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构造合理,抗震延性好。2、整片墙体分离成短肢钢板墙,加工制作简单,焊接量少,整肢一次吊装,方便施工运输及吊装。3、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连梁内浇灌混凝土,提高内筒刚度,利于结构抗震。4、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高强螺栓分节组合连接,既能承受水平力,也可避免竖向焊缝,方便施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核心筒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核心筒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2、连梁;3、外围框架柱;4、钢梁;5、楼承板;6、短肢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的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该建筑结构为15层的高层建筑,该核心筒结构包括墙体、连梁2、外围框架柱3、钢梁4以及楼承板5。墙体和外围框架柱3竖向设置,连梁2、钢梁4以及楼承板5水平设置,墙体和连梁2位于核心筒结构的中心处,墙体和连梁2构成核心筒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墙体为多个,呈间隔状分布,连梁2架设在墙体之间,外围框架柱3位于核心筒结构的外边缘。钢梁4为多根,部分钢梁4架设在相邻的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楼承板5铺设在钢梁4上。本实施例中,墙体为长度在1~3米范围内的短肢墙6,短肢墙6为外包钢板的钢板混凝土墙。短肢墙6为多个,有些短肢墙6的长度为1米,有些为1.5米,有些为1.8米,有些为2米,有些为2.4米,有些为2.5米,有些为2.8米,有些为3米,短肢墙6的长度根据具体的位置和结构来设置。本实施例中,短肢墙6的具体结构根据设计需要采用一字形或T形或L形或十字形或弧形,连梁2为矩形钢管混凝土连梁,钢梁4为H型钢梁,楼承板5为钢筋桁架楼承板。表1为本技术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与普通钢框架-砼核心筒性能对比表。表1: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与普通钢框架-砼核心筒性能对比从表1可知,钢框架-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与普通钢框架-砼核心筒相比,核心筒重量减轻了12.8%,地震力减小了50%,周期、位移角、轴压比均有增加,仍能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可知,普通钢框架-砼核心筒底部加强区少量剪力墙出现中度损伤,非底部加强区中上部剪力墙出现大面积轻微至中度损伤,中上部部分连梁出现屈服。钢框架-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部加强区少量剪力墙出现轻度至中度损伤,非底部加强区中上部剪力墙少量出现轻微至中度损伤,中上部部分连梁发生轻微至中度损伤。前者连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耗能能力强,剪力墙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后者,有利于结构抗震。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包括墙体、连梁(2)、外围框架柱(3)、钢梁(4)以及楼承板(5),所述墙体和外围框架柱(3)竖向设置,连梁(2)、钢梁(4)以及楼承板(5)水平设置,墙体和连梁(2)位于核心筒结构的中心处,墙体和连梁(2)构成核心筒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所述墙体为多个,呈间隔状分布,连梁(2)架设在墙体之间,外围框架柱(3)位于核心筒结构的外边缘,钢梁(4)为多根,部分钢梁(4)架设在相邻的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楼承板(5)铺设在钢梁(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为长度在1~3米范围内的短肢墙(6),所述短肢墙(6)为外包钢板的钢板混凝土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用密式异型短肢钢板墙核心筒结构,包括墙体、连梁(2)、外围框架柱(3)、钢梁(4)以及楼承板(5),所述墙体和外围框架柱(3)竖向设置,连梁(2)、钢梁(4)以及楼承板(5)水平设置,墙体和连梁(2)位于核心筒结构的中心处,墙体和连梁(2)构成核心筒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所述墙体为多个,呈间隔状分布,连梁(2)架设在墙体之间,外围框架柱(3)位于核心筒结构的外边缘,钢梁(4)为多根,部分钢梁(4)架设在相邻的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连梁(2)与外围框架柱(3)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在墙体与连接外围框架柱(3)的钢梁之间,部分钢梁(4)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徐卫张立平黄瑞瑜梁志标黎智祥陈家光何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