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63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设置于管廊底板上的轨道,包括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受力支撑结构以及模板;所述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行走桁架和行走电机;所述受力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行走桁架上;所述模板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由上部的内模顶模、两侧的内模侧模以及连接所述内模顶模和所述内模侧模的内模转角模构成,所述内模侧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行走桁架相连,两侧所述内模侧模的表面均设置有背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自动行走的模架,减少重复性架体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A new type of urban integrated corridor mobile die frame

Comprehensive pipe rack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ty moving mode, set in the pipe rack on the floor of the orbit, including mobile walking part, force supporting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template; the mobile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walking part of the track truss and walking walking motor; the force of fixed support structure on the walk on the truss; template includes inner and outer mould plates, forming the internal mold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mol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emplate by die mould, at both side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mold top mold and the internal mold side mold in the mold die angle, lateral mode through internal model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walking truss connected, both sides of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die die inside are provided with back edg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afe, reliable and automatic walking mold frame, which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etitive frame and speeds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本技术属于市政公用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即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综合管廊属于海榆东线改造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道G223改造范围龙海路(即桩号K1+755)至本工程修筑终点海岸大道(即桩号K9+424.4)敷设综合管廊,总长度为7669.4米,标准段宽5.45m,高5m(净宽4.55m,净高4.0m),钢筋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采取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不大于30m,综合管廊的结构组成形式包括:标准段,端头井,投料口,排风井,缆线接出口,下沉段等断面,其中大部分为标准段,结构尺寸完全一致。传统施工工艺工期长,且人工和材料成本随着施工工期不断增长。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设置于管廊底板上的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受力支撑结构以及模板;所述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行走桁架和行走电机;所述受力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行走桁架上;所述模板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由上部的内模顶模、两侧的内模侧模以及连接所述内模顶模和所述内模侧模的内模转角模构成,所述内模侧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行走桁架相连,两侧所述内模侧模的表面均设置有背楞;所述内模板通过顶丝架设在所述受力支撑结构上;所述内模板的侧面与所述外模板的侧面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设置于管廊底板上的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受力支撑结构以及模板;所述移动模架行走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行走桁架和行走电机;所述受力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行走桁架上;所述模板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由上部的内模顶模、两侧的内模侧模以及连接所述内模顶模和所述内模侧模的内模转角模构成,所述内模侧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行走桁架相连,两侧所述内模侧模的表面均设置有背楞;所述内模板通过顶丝架设在所述受力支撑结构上;所述内模板的侧面与所述外模板的侧面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合管廊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的侧面与所述外模板的侧面采用三段止水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