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941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包括支座、定子发酵罐体、转子发酵盖、阵列温控棒和动力装置,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固定轴和转动轴,转子发酵盖和阵列温控棒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动力装置与转动轴连接,且阵列温控棒位于定子发酵罐体内,转子发酵盖与定子发酵罐体旋转密封配合,定子发酵罐体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厌氧发酵罐搅拌不均匀、原料受热不均、能耗较高、温控效果不佳等弊端,有利于提升厌氧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属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厌氧发酵罐多采用以搅拌轴为主的机械搅拌,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286368A公开的一种绝热保温沼气发酵罐,公开日为2011年12月21日,其包括内罐、外罐、上料装置、排气装置、溢流装置、卸料装置、保温层和搅拌装置;内罐和外罐固定在一起,在内罐和外罐之间形成隔热腔,在隔热腔中安装有保温层,在外罐和内罐的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内罐内腔相通的上料装置、排气装置和溢流装置。但现有厌氧发酵罐还存在如下不足:现有上述搅拌方式存在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尤其是对固体含量浓度较高的发酵原料,无法实现原料充分有效的混合,进而影响了发酵效率。此外,现有厌氧发酵罐多为通过加热罐体来实现对发酵原料的温控,但事实上这种保温措施不仅能耗高、而且通常导致紧邻罐体的原料温度往往比发酵罐中心原料的温度高,致使原料受热不均、温控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本技术克服了现有厌氧发酵罐搅拌不均匀、原料受热不均、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定子发酵罐体(2)、转子发酵盖(3)、阵列温控棒(4)和动力装置(5),所述支座(1)上设置有固定轴(6)和转动轴(7),转子发酵盖(3)和阵列温控棒(4)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7)上,动力装置(5)与转动轴(7)连接,且阵列温控棒(4)位于定子发酵罐体(2)内,转子发酵盖(3)与定子发酵罐体(2)旋转密封配合,定子发酵罐体(2)与固定轴(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定子发酵罐体(2)、转子发酵盖(3)、阵列温控棒(4)和动力装置(5),所述支座(1)上设置有固定轴(6)和转动轴(7),转子发酵盖(3)和阵列温控棒(4)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7)上,动力装置(5)与转动轴(7)连接,且阵列温控棒(4)位于定子发酵罐体(2)内,转子发酵盖(3)与定子发酵罐体(2)旋转密封配合,定子发酵罐体(2)与固定轴(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5)在带动转动轴(7)转动时,阵列温控棒(4)在定子发酵罐体(2)内形成搅拌桨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温控棒(4)为多组,均固定设置在转动轴(7)上,且相邻两阵列温控棒(4)之间的间隔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卧式厌氧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温控棒(4)由三根温控棒组成,相邻两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其丽谭芙蓉何明雄吴波代立春王彦伟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