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87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塔、透明看窗、污水罐、废水碱洗罐和废水收集箱,所述水洗塔液相出口经管线与透明看窗入口连接,透明看窗出口分两路,其中第一路经管线与污水罐进液口连接,第二路经管线与废水碱洗罐入口连接,污水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废水出口经管线与废水收集箱连接,所述废水碱洗罐经管线与碱液储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安全环保,大大减轻操作员劳动强度,结构简单,节省投资,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石油化工过程的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处理装置的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装置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的油气进入分离器,分离器出来的气体进入洗涤塔,在洗涤塔中将气体中的铵盐和酸性成分溶解在洗涤水中,所产生的废水再进入配制5%浓度碱液的污水罐中进行碱洗,使废水中的酸性成分与碱液中和,经过碱洗后不含酸性成分的废水排放到废水瓶中。以某加氢试验装置为例,如果原料油氮和硫含量不算高时,经过加氢反应后所产生的铵盐和酸性成分的量不大,每套加氢试验装置每小时注洗涤水的量50毫升;如果原料油氮和硫含量很高时,经过加氢反应后所产生的铵盐和酸性成分的量很大,每套加氢试验装置每小时注洗涤水的量在80~100毫升左右,操作员每8个小时需要加一次洗涤水和放一次废水,将每套废水倒入室外废水收集箱中,污水罐中的废水放净后还需要将配制5%浓度的碱液加入至污水罐中,每8个小时还需要配制一次5%浓度的碱液,供几十套试验装置使用,冬季操作员在室内配制碱液还很容易,可到了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操作员每天在配制碱液时都会出一身汗;由于以上操作为了防止碱液崩进眼中,和有毒气体吸入体内,操作员需要带好个人防护用品才能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每8个小时放一次废水时,由于废水中的酸性成分有时中和不完全,有部分硫化氢气体从废水中出来,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一个是给人体造成伤害,另一个是使现场试验装置的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等设备腐蚀损坏,增加了维修成本,延误试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系数高、改善操作环境、减轻操作员劳动强度、使用效果好而且便于操作的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塔、透明看窗、污水罐、废水碱洗罐和废水收集箱,所述水洗塔液相出口经管线与透明看窗入口连接,透明看窗出口分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与污水罐进液口连接,另一路经管线与废水总管线入口连接,废水总管线出口与废水碱洗罐入口连接,污水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废水出口经管线与废水收集箱连接,所述废水碱洗罐设有碱液入口管线。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水洗塔设置一个以上。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多套油品处理试验装置的水洗塔排出的废水经废水总管线收集后统一进入废水碱洗罐中进行处理。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水碱洗罐外部设置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经管线与废水碱洗罐联通。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透明看窗是一段透明软管,其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污水罐底部设置有排出口。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水碱洗罐底部设置有放空口。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污水罐的气相出口与总低压放空管线的连接管线上设置有安全阀。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水碱洗罐的气相出口与总低压放空管线的连接管线上设置单向阀。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透明看窗与废水总管线入口的连接管线上设置单向阀。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水碱洗罐上设置有压力表。本技术所述加氢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透明看窗与废水碱洗罐连接管线上设置有安全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废气集中净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增设了废水碱洗罐,从每套试验装置水洗塔出来的酸性废水无需进入污水罐中进行碱洗,而是可以将多套试验装置的废水集中收集进入废水碱洗罐中进行碱洗,然后通过废液输送泵排放到室外可更换的废水收集箱中,这样大大减轻了排放废水和配制碱液以及向污水罐中加碱液的劳动强度,可防止在排放废水和配制碱液时操作不慎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情况;还可以防止由于废水中的酸性成分中和不完全,导致部分硫化氢气体从废水中出来,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一方面给操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是使现场试验装置的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等设备腐蚀损坏,增加了维修成本,延误试验进程。2、本技术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在每套试验装置水洗塔废水出口处竖直安装一个耐30kg/cm²压力的透明看窗,使试验装置注水泵和减水阀正常运行时在耐压透明看窗上会看到一段气体间隔一段液体缓慢向前运动;当试验装置注水泵运行不正常(注水泵不打量)、减水阀正常运行时,在耐压透明看窗上会看到一段气体间隔一段液体停止不动;当试验装置注水泵正常运行、减水阀运行不正常(阀针封不住、串气)情况时,因为耐压透明看窗内都是气体,所以在耐压透明看窗上会看不到一段气体间隔一段液体得现象;当试验装置注水泵正常运行、减水阀运行不正常(阀针封的过严,没有液体通过)情况时,在耐压透明看窗上会看到一段气体间隔一段液体停止不动;因此操作员在现场巡检时通过观察耐压透明看窗就很容易判断注水泵和减水阀的运行情况。3、本技术的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在原有试验装置及公用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少许改动,即可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的不完善问题,提高了处理废水的效果和处理量,改善了工作环境,防止外部环境污染,减轻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易于维护,维修方便,节省投资,提高效率,达到安全环保目的。4、本技术所述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在废水碱洗罐侧面竖直安装一个透明看窗,可以方便的观察到废水碱洗罐的液位情况。5、由于在各套试验装置污水罐和废水碱洗罐上设置安全阀,可以在污水罐废气管线和废水碱洗罐废气管线不畅通情况下污水罐和废水碱洗罐内部压力不会超压。6、由于在各套试验装置的管线上都安装单向阀,当总废水管线不畅通导致压力过高时,由于每套试验装置反应压力不同,防止废水窜入到反应压力较低的试验装置,还可防止总废气管线压力过高,废气窜入废水碱洗罐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置于”、“相连”、“连接”、“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塔、透明看窗、污水罐、废水碱洗罐和废水收集箱,所述水洗塔液相出口经管线与透明看窗入口连接,透明看窗出口分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与污水罐进液口连接,另一路经管线与废水总管线入口连接,废水总管线出口与废水碱洗罐入口连接,污水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废水出口经管线与废水收集箱连接,所述废水碱洗罐设置有碱液输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洗塔、透明看窗、污水罐、废水碱洗罐和废水收集箱,所述水洗塔液相出口经管线与透明看窗入口连接,透明看窗出口分两路,其中一路经管线与污水罐进液口连接,另一路经管线与废水总管线入口连接,废水总管线出口与废水碱洗罐入口连接,污水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气相出口经管线与总低压放空管线连接,废水碱洗罐的废水出口经管线与废水收集箱连接,所述废水碱洗罐设置有碱液输管线。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塔设置一个以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套油品处理装置的水洗塔排出的废水经废水总管线收集后统一进入废水碱洗罐进行处理。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处理试验装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碱洗罐外部设置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经管线与废水碱洗罐联通。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品处理试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春生刘鑫姜海涛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