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42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下模,所述压合下模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压合下模表面中心处焊接有压合台,且压合台表面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顶料杆与推杆连接,所述顶料杆与压合下模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顶料杆顶部焊接有平衡板,所述压合下模通过压合柱和压合套管与压合上模卡扣连接,且压合柱表面焊接有限位垫,所述压合套管表面开设有压合槽,且压合槽内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压合上模上方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部焊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灵活,同时不会产生污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 pressing device for the main ditch of the blast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ast furnace main channel castable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pressing die, the pressing die bottom welding base, the pressure center at the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is welded with the pressing table, and pressing 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late, the plate by the ejector the push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the ejector rod and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a limit spring pressure, the ejector rods are welded at the top of the balance board, the pressing die through overvoltage and pressure column ca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die pressing buckle, and pressing the column surface welding Co. a pad, the pressing sleev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pressure groove, and the pressur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uffer gasket, the pressure above the closed mold welding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op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welded with a mounting plate.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flexible, at the same time it does not produce pollution,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炉主沟浇注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渣沟浇注料,主要应用于高炉渣沟中,用于作为高炉炼铁产生的熔渣排出的通道,需要有较好的抗熔渣冲刷性能和耐侵蚀性能,浇注料中的Sic含量一般在15~24左右,通过对回收的高炉主沟浇注料进行破碎除铁,小批量应用于渣沟浇注料中,替代部分棕刚玉和碳化硅,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而在浇注料加工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压合成型的操作,从而方便浇注料的搬运和存放,提高高炉主沟的建造效率。然而现有的高炉主沟浇注料压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装置压合连接处的密封保护性上不够高效,容易发生灰尘堵塞的现象,导致装置的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下模,所述压合下模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压合下模表面中心处焊接有压合台,且压合台表面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顶料杆与推杆连接,所述顶料杆与压合下模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顶料杆顶部焊接有平衡板,所述压合下模通过压合柱和压合套管与压合上模卡扣连接,且压合柱表面焊接有限位垫,所述压合套管表面开设有压合槽,且压合槽内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压合上模上方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部焊接有安装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合柱的外径与压合槽的内径大小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弹簧共安装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弹簧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垫板与压合台采用卡扣式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垫片与压合槽采用热压合技术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平衡板为梯形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10cm。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设置的限位弹簧,能够对顶料杆的上升高度起到有效的限位保护作用,避免顶料杆上升幅度过大与压合下模接触摩擦,进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磨损,其次通过设置的缓冲垫片,能够增强压合柱与压合槽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灰尘进入压合槽内产生污染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整洁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平衡板为梯形结构,能够对垫板起到平衡的支撑效果,使得顶料杆能够将垫板水平顶起,使得压合后的浇注料便于收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合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料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压合套管、2-限位垫、3-压合柱、4-压合下模、5-顶料杆、6-限位弹簧、7-推杆、8-压合台、9-底座、10-垫板、11-压合上模、12-连接杆、13-安装板、14-缓冲垫片、15-压合槽、16-平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下模4,压合下模4底部焊接有底座9,压合下模4表面中心处焊接有压合台8,且压合台8表面设置有垫板10,垫板10通过顶料杆5与推杆7连接,顶料杆5与压合下模4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6,顶料杆5顶部焊接有平衡板16,压合下模4通过压合柱3和压合套管1与压合上模11卡扣连接,且压合柱3表面焊接有限位垫2,压合套管1表面开设有压合槽15,且压合槽15内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片14,压合上模11上方焊接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顶部焊接有安装板13。压合柱3的外径与压合槽15的内径大小相等,限位弹簧6共安装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弹簧6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垫板10与压合台8采用卡扣式连接,缓冲垫片14与压合槽15采用热压合技术连接,平衡板16为梯形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10cm。限位弹簧6的伸缩幅度最大为10cm,在保证能够将压合材料顶起的同时,还能够保护顶料杆5的安全,避免零部件之间的相互接触导致使用磨损。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底座9和安装板13分别将压合下模4和压合上模11安装固定,将浇注料添加到压合台8表面,推杆7连接到动力装置,当压合上模4受力下压时,与压合台8进行压合,使得浇注料被压合成型,此时压合柱3嵌入到压合槽15内,对压合上模11和压合下模4的定位,当压合完成之后,压合上模11复位,动力装置将动力输出到推杆7上,使得定料杆5向上顶起,将垫板10向上顶起,从而将压合成型的浇注料顶起便于收集,此时限位弹簧6能够保护顶料杆5的上升高度不会过高,则该装置完整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下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下模(4)底部焊接有底座(9),所述压合下模(4)表面中心处焊接有压合台(8),且压合台(8)表面设置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通过顶料杆(5)与推杆(7)连接,所述顶料杆(5)与压合下模(4)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6),所述顶料杆(5)顶部焊接有平衡板(16),所述压合下模(4)通过压合柱(3)和压合套管(1)与压合上模(11)卡扣连接,且压合柱(3)表面焊接有限位垫(2),所述压合套管(1)表面开设有压合槽(15),且压合槽(15)内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片(14),所述压合上模(11)上方焊接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顶部焊接有安装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主沟浇注料的压合装置,包括压合下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下模(4)底部焊接有底座(9),所述压合下模(4)表面中心处焊接有压合台(8),且压合台(8)表面设置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通过顶料杆(5)与推杆(7)连接,所述顶料杆(5)与压合下模(4)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6),所述顶料杆(5)顶部焊接有平衡板(16),所述压合下模(4)通过压合柱(3)和压合套管(1)与压合上模(11)卡扣连接,且压合柱(3)表面焊接有限位垫(2),所述压合套管(1)表面开设有压合槽(15),且压合槽(15)内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片(14),所述压合上模(11)上方焊接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顶部焊接有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郭城成邓良奎徐盛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如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