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315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秤取组成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各原料:水溶性壳聚糖、萘啶酸和氟哌酸、异二醇单丁醚、异丙基苯磺酸钠、穿心莲内脂、夏枯草提取液、助剂、纯化水、纳米材料;将上述原料中除去纯化水的剩余原料按比例加入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混料,压力为2~3倍大气压,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55‑18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8‑10分钟;取出上述混料然后与纯化水一起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抗紫外线处理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抗紫外线处理液性能稳定,效果持久,处理的面料经过多次水洗后其抗紫外线性能依旧稳定,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Preparation of an anti ultraviolet treatment solution for fabric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abric,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 ultraviolet treatment liquid with a fabric,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raw materials are weighed and composed of anti ultraviolet treatment liquid: water soluble chitosan, nalidixic acid and norfloxacin, isopropyl glycol monobutyl ether, isopropyl benzene sulfonate, Andrographis lactone, Prunella vulgaris extract, purified water, additives, nano materials; the raw materials in the removal of the remaining raw materials are added into purified water for high-pressure mixing in high pressure vessel, pressure is 2 ~ 3 times atmospheric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mixture for 155 180 DEG C, mixing time of high voltage is 8 10 minutes; remove the mixture of purified water and then mixed together after uniformly stirring to obtain the anti ultraviolet treatment liquid. The anti ultraviolet treatment liquid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stable performance and long lasting effect. After being washed repeatedly, the treated fabric has stable ultraviolet resistance and good antistatic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升高,对于穿着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不只要求舒适,还需兼具多功能,依据不同的生活型态,所穿着衣服的功能也不同,举凡登山时,因应环境的低温、多雨及高山暴露的紫外线,则所穿着的服装则须具备保温、防水及抗紫外线等功能;当进行户外运动时,则需要轻巧、吸湿排汗、速干及透气等功能的面料,而传统运用于运动系列的针织面料大都采用普通的圆形截面涤纶低弹丝原料,采用原始的染色后制作工艺,水洗浮色较多和耐光照牢度差,经长期户外运动着装后颜色变得萎暗,手感变硬且吸湿导汗性能差,穿着闷热不透气,舒适感差;即使一般人未进行任何活动的情况下,仍要求所穿着的服装须具备高质量的质量,另外,随着周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文明病也相继出现,例如太粗糙的衣服面料会导致一部分人皮肤产生过敏,或者是对外在环境容易产生过敏的体质,导致现代人对于抗菌的观念也逐渐重视,以往只有医护人员所需的抗菌衣及抗菌器具,也逐渐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用品。对人体而言,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或水泡。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如皮炎,色素干皮症),甚至皮肤癌,促进白内障的生成并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从光学原理上讲,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就可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目前现有的抗紫外线处理液虽然会赋予织物一定的紫外线反射率和吸收率,但是经过长时间清洗后,抗紫外线性能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织物的抗静电性也尤为重要,尤其在特殊场合,织物产生的静电往往会产生致命的危害,因此,对织物的抗静电性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秤取组成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各原料:水溶性壳聚糖、萘啶酸和氟哌酸、异二醇单丁醚、异丙基苯磺酸钠、穿心莲内脂、夏枯草提取液、助剂、纯化水、纳米材料;(2)将上述原料中除去纯化水的剩余原料按比例加入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混料,压力为2~3倍大气压,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55-18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8-10分钟;(3)取出上述混料然后与纯化水一起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抗紫外线处理液。更进一步地,所述抗紫外线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水溶性壳聚糖4份、萘啶酸和氟哌酸4份、异二醇单丁醚2.2份、异丙基苯磺酸钠0.3份、穿心莲内脂1.3份、夏枯草提取液3.6份、助剂1.5份、纯化水100份、纳米材料0.2份。更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蛋氨酸、珠光脂酸、蜂花酸、纳米石墨烯粉、医用白矿油按等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纳米石墨烯0.1份、纳米二氧化钛0.2份、纳米氧化铝0.1份,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紫外线处理液性能稳定,效果持久,处理的面料经过多次水洗后其抗紫外线性能依旧稳定,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面和黏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一种防紫外线面料,面料包括依次复合的底层1、中间层2、上层3;底层1由经纱、纬纱机织而成,经纱为竹炭纤维、红薯纤维混纺而成;中间层2为混纺纺织物,将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二硫化二苯并噻唑、聚芳烯烃、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各自的共聚酯共同与石墨粉混合均匀进行纺中空纤维丝,该中空纤维丝进行混纺得混纺纺织物;上层3由棉纤维、麻纤维混纺而成;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浸泡处理后再烘干即得防紫外线面料。抗紫外线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水溶性壳聚糖4份、萘啶酸和氟哌酸4份、异二醇单丁醚2.2份、异丙基苯磺酸钠0.3份、穿心莲内脂1.3份、夏枯草提取液3.6份、助剂1.5份、纯化水100份。助剂为蛋氨酸、珠光脂酸、蜂花酸、纳米石墨烯粉、医用白矿油按等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秤取组成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各原料:水溶性壳聚糖、萘啶酸和氟哌酸、异二醇单丁醚、异丙基苯磺酸钠、穿心莲内脂、夏枯草提取液、助剂、纯化水;(2)将上述原料中除去纯化水的剩余原料按比例加入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混料,压力为2~3倍大气压,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55-18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8-10分钟;(3)取出上述混料然后与纯化水一起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抗紫外线处理液。实施例二如附图1、2所示,一种防紫外线面料,面料包括依次复合的底层1、中间层2、上层3;底层1由经纱、纬纱机织而成,经纱为竹炭纤维、红薯纤维混纺而成;中间层2为混纺纺织物,将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二硫化二苯并噻唑、聚芳烯烃、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各自的共聚酯共同与石墨粉混合均匀进行纺中空纤维丝,该中空纤维丝进行混纺得混纺纺织物;上层3由棉纤维、麻纤维混纺而成;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浸泡处理后再烘干即得防紫外线面料。抗紫外线处理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水溶性壳聚糖4份、萘啶酸和氟哌酸4份、异二醇单丁醚2.2份、异丙基苯磺酸钠0.3份、穿心莲内脂1.3份、夏枯草提取液3.6份、助剂1.5份、纯化水100份、纳米材料0.2份。助剂为蛋氨酸、珠光脂酸、蜂花酸、纳米石墨烯粉、医用白矿油按等比例混合的混合物。纳米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纳米石墨烯0.1份、纳米二氧化钛0.2份、纳米氧化铝0.1份,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秤取组成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各原料:水溶性壳聚糖、萘啶酸和氟哌酸、异二醇单丁醚、异丙基苯磺酸钠、穿心莲内脂、夏枯草提取液、助剂、纯化水、纳米材料;(2)将上述原料中除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秤取组成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各原料:水溶性壳聚糖、萘啶酸和氟哌酸、异二醇单丁醚、异丙基苯磺酸钠、穿心莲内脂、夏枯草提取液、助剂、纯化水、纳米材料;(2)将上述原料中除去纯化水的剩余原料按比例加入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混料,压力为2~3倍大气压,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55‑18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8‑10分钟;(3)取出上述混料然后与纯化水一起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抗紫外线处理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秤取组成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各原料:水溶性壳聚糖、萘啶酸和氟哌酸、异二醇单丁醚、异丙基苯磺酸钠、穿心莲内脂、夏枯草提取液、助剂、纯化水、纳米材料;(2)将上述原料中除去纯化水的剩余原料按比例加入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混料,压力为2~3倍大气压,高压混料的温度为155-180℃,高压混料的时间为8-10分钟;(3)取出上述混料然后与纯化水一起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得抗紫外线处理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用抗紫外线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处理液由以下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朝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锦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