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3129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生产装置包括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和混合粗纱牵伸装置,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包括粗纱假捻解捻装置和粗纱分梳汇聚装置,通过对喂入的两根捻向相反、捻度大小相同的粗纱在粗纱假捻解捻装置中进行假捻捻度的解捻,而后经过解捻作用的粗纱内的纤维通过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条形齿实现两根粗纱内的纤维的混合,混合后的纤维在解捻捻度消失后得到无捻作用的混合粗纱,无捻混合粗纱经混合粗纱牵伸装置牵伸得到具有弱捻的混合纤维须条,混合纤维须条在细纱捻度的作用下被加捻得到最终的混纺纱,实现两根粗纱喂入牵伸区前的纤维状下的充分混合,改善混合效果,同时在细纱工序直接实现混纺纱生产,提高纺纱效率。

A production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blended yar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yarn production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produ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roving feed mixing device and mixing drafting device, feeding the roving m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ving false twist twist and roving carding device based on convergence device, the feeding of the two opposite direction of twist and twist of the same size in roving roving false twist and untwisting device for false twist twist solution, and then after untwisting the roving role within the fiber via mixed strip tooth carding roving convergence device to achieve two roving fibres in the mixed fiber mixing effect in the solution of twistless roving twist after the disappearance of twistless roving by mixing hybrid roving drafting device with mixed fiber weak twist strands of mixed fiber in yarn twist under the effect of twisting is obtained finally blended yarn, which realizes the roving fee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ixing effect is improved by the full mixing of fiber in the drafting area to improve the mix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ion of blended yarn is realized directly in the spinning process, and the spinn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纺织
,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服装的功能性和服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功能性纤维及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因此,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纤维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齐全。然而,现有各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例如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但其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具有综合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需要多种纤维进行混纺,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较佳的功能性高品质纱线,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本专利技术给出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在细纱工序,通过对喂入的两根捻向相反的粗纱进行假捻捻度的解捻,而后经过解捻作用的粗纱内的纤维通过带有锯齿状的喇叭口实现两根粗纱内的纤维的混合,混合后的纤维在解捻捻度消失后得到无捻作用的混合粗纱,从而实现两根粗纱喂入牵伸区前的纤维状下的充分混合,改善混合效果,同时在细纱工序直接实现混纺纱的生产,提高纺纱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以实现在细纱工序中两根喂入的粗纱进入牵伸区前的纤维状下的充分混合,改善混合效果,同时在细纱工序直接实现混纺纱的生产,提高纺纱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包括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和混合粗纱牵伸装置,所述混合粗纱牵伸装置包括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对、中罗拉和中皮辊组成的中罗拉对、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罗拉对,所述前罗拉由主电机带动转动,所述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混合粗纱牵伸装置的作用是将由粗纱喂入混合装置输出的无捻混合粗纱经牵伸得到具有弱捻的混合纤维须条,所述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包括粗纱假捻解捻装置和粗纱分梳汇聚装置,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为条形带结构,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通过滑轮组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细纱机一周,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过细纱机的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触摸屏相连,所述触摸屏中设置有喂入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输入界面,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经放置在导纱架上的第一粗纱筒和第二粗纱筒退绕后喂入,其中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相同但是捻向相反,喂入的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上部接触后进入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接触部分形成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喂入的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接触后进入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接触部分形成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包括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所述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均为内凹的弧形结构,所述上弧形口所在圆的直径大于下弧形口所在圆的直径,所述上弧形口的弧度和下弧形口的弧度相同,所述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通过底部弧面相连接,在所述上弧形口的朝上的侧边上均匀排列有条形齿,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底部弧面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固定在细纱机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共同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紧靠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到一种混纺纱生产方法,纺纱时,原料不同、捻度相同、捻向相反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经放置在导纱架上的第一粗纱筒和第二粗纱筒退绕后喂入,第二电机带动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共同旋转使得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的条形齿不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接触,同时在触摸屏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输入界面中输入喂入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和捻向,而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输入的捻度计算出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转速、根据输入的捻向得出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转动方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得出的转速和转向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转动,继而带动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细纱机转动,喂入的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上部接触,在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与第一粗纱接触并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位于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一粗纱产生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转动方向相同的转动,继而对位于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一粗纱产生第一解捻捻度,且第一解捻捻度的捻向与第一粗纱的捻度捻向相反、第一解捻捻度的大小与第一粗纱的捻度大小相同,从而对位于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一粗纱产生解捻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粗纱内的纤维处于纤维状的分散状态,同时对位于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下部的第一粗纱产生第一加捻捻度,且第一加捻捻度的捻向与第一粗纱的捻度捻向相同、第一加捻捻度的大小与第一粗纱的捻度大小相同,喂入的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接触,在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与第二粗纱接触并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位于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二粗纱产生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继而对位于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二粗纱产生第二解捻捻度,且第二解捻捻度的捻向与第二粗纱的捻度捻向相反、第二解捻捻度的大小与第二粗纱的捻度大小相同,从而对位于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二粗纱产生解捻作用,从而使得第二粗纱内的纤维处于纤维状的分散状态,同时对位于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下部的第二粗纱产生第二加捻捻度,且第二加捻捻度的捻向与第二粗纱的捻度捻向相同、第二加捻捻度的大小与第二粗纱的捻度大小相同,当第一伺服电机开始工作时,第二电机带动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共同旋转使得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的条形齿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相接触,粗纱假捻解捻装置在对位于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一粗纱和位于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的第二粗纱进行解捻时,同时将两者往一起靠拢,使得处于纤维状的分散状态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内的纤维相互混合,混合后的纤维继续向下运动,在还未受到第一加捻捻度和第二加捻捻度的作用之前被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的条形齿分割成3-8个纤维束,且每个纤维束内均包含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内的纤维,而后每个纤维束的第一粗纱内的纤维和第二粗纱内的纤维分别第一加捻捻度和第二加捻捻度的作用下恢复到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时的捻度,且由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相同但捻向相反,使得每个纤维束均为无捻状态,从而实现每个纤维束内的第一粗纱内的纤维和第二粗纱内的纤维更加充分的混合,而后各纤维束沿着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底部弧面向下运动,此过程中由于粗纱分梳汇聚装置口径的减小,使得各纤维束之间相互混合,从而在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下弧形口出输出得到无捻粗纱,主电机带动前罗拉转动,继而带动前皮辊同步转动,前罗拉转动继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中罗拉转动,继而带动中皮辊同步转动,中罗拉转动继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后罗拉转动,继而带动后皮辊同步转动,无捻粗纱首先进入后罗拉对,而后进入中罗拉对,受到后罗拉对和中罗拉对之间组成的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而后进入前罗拉对,受到中罗拉对和前罗拉对之间组成的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得到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包括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和混合粗纱牵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粗纱牵伸装置包括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对、中罗拉和中皮辊组成的中罗拉对、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罗拉对,所述前罗拉由主电机带动转动,所述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混合粗纱牵伸装置的作用是将由粗纱喂入混合装置输出的无捻混合粗纱经牵伸得到具有弱捻的混合纤维须条,所述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包括粗纱假捻解捻装置和粗纱分梳汇聚装置,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为条形带结构,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通过滑轮组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细纱机一周,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过细纱机的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触摸屏相连,所述触摸屏中设置有喂入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输入界面,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经放置在导纱架上的第一粗纱筒和第二粗纱筒退绕后喂入,其中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相同但是捻向相反,喂入的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上部接触后进入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接触部分形成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喂入的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接触后进入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接触部分形成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包括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所述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均为内凹的弧形结构,所述上弧形口所在圆的直径大于下弧形口所在圆的直径,所述上弧形口的弧度和下弧形口的弧度相同,所述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通过底部弧面相连接,在所述上弧形口的朝上的侧边上均匀排列有条形齿,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底部弧面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固定在细纱机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共同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紧靠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包括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和混合粗纱牵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粗纱牵伸装置包括前罗拉和前皮辊组成的前罗拉对、中罗拉和中皮辊组成的中罗拉对、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罗拉对,所述前罗拉由主电机带动转动,所述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后罗拉和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混合粗纱牵伸装置的作用是将由粗纱喂入混合装置输出的无捻混合粗纱经牵伸得到具有弱捻的混合纤维须条,所述粗纱喂入混合装置包括粗纱假捻解捻装置和粗纱分梳汇聚装置,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为条形带结构,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通过滑轮组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细纱机一周,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过细纱机的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所述粗纱假捻解捻装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触摸屏相连,所述触摸屏中设置有喂入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输入界面,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经放置在导纱架上的第一粗纱筒和第二粗纱筒退绕后喂入,其中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相同但是捻向相反,喂入的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上部接触后进入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接触部分形成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喂入的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接触后进入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第二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接触部分形成第二假捻解捻工作面,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包括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所述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均为内凹的弧形结构,所述上弧形口所在圆的直径大于下弧形口所在圆的直径,所述上弧形口的弧度和下弧形口的弧度相同,所述上弧形口和下弧形口通过底部弧面相连接,在所述上弧形口的朝上的侧边上均匀排列有条形齿,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底部弧面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固定在细纱机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共同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紧靠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下部。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纱生产装置的混纺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纺纱时,原料不同、捻度相同、捻向相反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经放置在导纱架上的第一粗纱筒和第二粗纱筒退绕后喂入,第二电机带动左旋转装置和右旋转装置共同旋转使得粗纱分梳汇聚装置的上弧形口的条形齿不与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接触,同时在触摸屏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输入界面中输入喂入的第一粗纱和第二粗纱的捻度和捻向,而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输入的捻度计算出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转速、根据输入的捻向得出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转动方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得出的转速和转向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转动,继而带动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环绕细纱机转动,喂入的第一粗纱与粗纱假捻解捻装置的上部接触,在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与第一粗纱接触并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位于第一假捻解捻工作面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徐伯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