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95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总渠、进水虹吸管、进水槽、溢流堰、布水管、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底部配水空间、清水室、连通孔、清水渠、排水虹吸管、排水槽、排水渠和真空设备,所述进水总渠内设置有进水虹吸管,所述进水总渠左侧设置有进水槽,且进水总渠和进水槽之间通过进水虹吸管连接,所述进水槽左侧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下侧设置有布水管。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控,采用虹吸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高效快捷的过滤和冲洗,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需求,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简单快捷、方便使用,无需人工操作,减少工作量和劳动量,而且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提升。

An energy-saving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saving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a water canal, the water in the sink, the rainbow Straw, overflow weir, distribution pipe, filter layer, supporting layer and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bottom water distribution space, water chamber and a communicating hole, water drains, drainage, drainage groove, Straw siphon drainage and vacuum equipment, the water channel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inlet siphon Straw, canal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water, and water into the sink and canal connected through the water inlet siphon Straw, a weir the left in the sink set, a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set the side weir. The energy-saving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siphon efficient filtering and washing of sewage,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the energy-saving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of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simple and convenient, easy to use,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reduce the workload and the amount of labor, and sewage treat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也逐年加大,若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不但会严重污染江、河、湖、库和地下水的水质,而且会大量传播病菌、病毒、有害物质和有害气体,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面对步步紧逼的水危机,我国政府已将城市污水处理及水再生利用技术作为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环保产业和重点领域,但是现阶段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大多采用地下设计,地下开挖较大,整体性不好,连贯性不强,没有一键优化处污流程,并且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污水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总渠、进水虹吸管、进水槽、溢流堰、布水管、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底部配水空间、清水室、连通孔、清水渠、排水虹吸管、排水槽、排水渠和真空设备,所述进水总渠内设置有进水虹吸管,所述进水总渠左侧设置有进水槽,且进水总渠和进水槽之间通过进水虹吸管连接,所述进水槽左侧设置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下侧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下侧设置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下侧设置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下侧设置有配水系统,所述配水系统下侧设置有底部配水空间,所述底部配水空间左侧设置有清水室,所述清水室通过连通孔与清水渠连通,所述清水渠左侧设置有排水虹吸管,且清水渠右侧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虹吸管下侧与排水渠连接,所述进水虹吸管和排水虹吸管之间设置有真空设备。优选的,所述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由两个单元滤池组成,左侧表示冲洗单元,右侧表示过滤单元。优选的,所述进水虹吸管和排水虹吸管分别用来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优选的,所述清水渠设置在中部,且底部配水空间通过清水渠相互连通,且清水渠的一端设有清水出水堰。优选的,所述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和底部配水空间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控,采用虹吸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高效快捷的过滤和冲洗,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需求,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简单快捷、方便使用,无需人工操作,减少工作量和劳动量,而且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总渠,2、进水虹吸管,3、进水槽,4、溢流堰,5、布水管,6、滤料层,7、承托层,8、配水系统,9、底部配水空间,10、清水室,11、连通孔,12、清水渠,13、排水虹吸管,14、排水槽,15、排水渠,16、真空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总渠1、进水虹吸管2、进水槽3、溢流堰4、布水管5、滤料层6、承托层7、配水系统8、底部配水空间9、清水室10、连通孔11、清水渠12、排水虹吸管13、排水槽14、排水渠15和真空设备16,进水总渠1内设置有进水虹吸管2,进水总渠1左侧设置有进水槽3,且进水总渠1和进水槽3之间通过进水虹吸管2连接,进水槽3左侧设置有溢流堰4,溢流堰4下侧设置有布水管5,布水管5下侧设置有滤料层6,滤料层6下侧设置有承托层7,承托层7下侧设置有配水系统8,配水系统8下侧设置有底部配水空间9,滤料层6、承托层7、配水系统8和底部配水空间9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安装,底部配水空间9左侧设置有清水室10,清水室10通过连通孔11与清水渠12连通,清水渠12左侧设置有排水虹吸管13,且清水渠12右侧设置有排水槽14,进水虹吸管2和排水虹吸管13分别用来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清水渠12设置在中部,且底部配水空间9通过清水渠12相互连通,且清水渠12的一端设有清水出水堰,排水虹吸管13下侧与排水渠15连接,进水虹吸管2和排水虹吸管13之间设置有真空设备16,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由两个单元滤池组成,左侧表示冲洗单元,右侧表示过滤单元。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时,利用真空系统16对进水虹吸管2抽真空使之形成虹吸,待滤水由进水总渠1经进水虹吸管2流入单元滤池进水槽3,再经溢流堰4溢流入布水管5后进入滤池,进入滤池的水自上而下通过滤层6、承托层7、小阻力配水系统8、底部配水空间9,进入清水室10,最后通过连通孔11进入清水渠12,经清水出水堰溢流入清水池,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滤料层中截留的杂质越来越多,过滤水头损失不断增大,由于各过滤单元的进、出水量不变,因此滤池内水位不断地上升。当某一单元滤池的水位上升到最高设计水位时,该单元滤池便需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先破坏失效单元滤池进水虹吸管的真空,使该格单元滤池停止进水,滤池水位逐渐下降,滤速逐渐降低,当滤池内水位下降速度显著变慢时,利用真空系统16对排水虹吸管13抽真空使之形成虹吸,滤池内剩余的滤水被排水虹吸管13迅速排入滤池底部排水渠15,滤池内水位迅速下降,当池内水位低于清水渠12中的水位时,反冲洗正式开始,滤池内水位继续下降,当滤池内水面降至冲洗排水槽14顶端时,反冲洗水头达到最大值,其他格单元滤池的滤后水作为该格单元滤池反冲洗所需清水,源源不断的从清水渠12经连通孔11、清水室10进入该格单元滤池的底部配水空间9,经小阻力配水系统8、承托层7,自下而上通过滤料层6,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冲洗废水经排水槽14收集后由排水虹吸管13排入滤池底部排水渠15排走,当滤料冲洗干净后,破坏排水虹吸管13的真空,冲洗停止,然后再用真空系统16使进水虹吸管2恢复工作,过滤重新开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总渠(1)、进水虹吸管(2)、进水槽(3)、溢流堰(4)、布水管(5)、滤料层(6)、承托层(7)、配水系统(8)、底部配水空间(9)、清水室(10)、连通孔(11)、清水渠(12)、排水虹吸管(13)、排水槽(14)、排水渠(15)和真空设备(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渠(1)内设置有进水虹吸管(2),所述进水总渠(1)左侧设置有进水槽(3),且进水总渠(1)和进水槽(3)之间通过进水虹吸管(2)连接,所述进水槽(3)左侧设置有溢流堰(4),所述溢流堰(4)下侧设置有布水管(5),所述布水管(5)下侧设置有滤料层(6),所述滤料层(6)下侧设置有承托层(7),所述承托层(7)下侧设置有配水系统(8),所述配水系统(8)下侧设置有底部配水空间(9),所述底部配水空间(9)左侧设置有清水室(10),所述清水室(10)通过连通孔(11)与清水渠(12)连通,所述清水渠(12)左侧设置有排水虹吸管(13),且清水渠(12)右侧设置有排水槽(14),所述排水虹吸管(13)下侧与排水渠(15)连接,所述进水虹吸管(2)和排水虹吸管(13)之间设置有真空设备(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总渠(1)、进水虹吸管(2)、进水槽(3)、溢流堰(4)、布水管(5)、滤料层(6)、承托层(7)、配水系统(8)、底部配水空间(9)、清水室(10)、连通孔(11)、清水渠(12)、排水虹吸管(13)、排水槽(14)、排水渠(15)和真空设备(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渠(1)内设置有进水虹吸管(2),所述进水总渠(1)左侧设置有进水槽(3),且进水总渠(1)和进水槽(3)之间通过进水虹吸管(2)连接,所述进水槽(3)左侧设置有溢流堰(4),所述溢流堰(4)下侧设置有布水管(5),所述布水管(5)下侧设置有滤料层(6),所述滤料层(6)下侧设置有承托层(7),所述承托层(7)下侧设置有配水系统(8),所述配水系统(8)下侧设置有底部配水空间(9),所述底部配水空间(9)左侧设置有清水室(10),所述清水室(10)通过连通孔(11)与清水渠(1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天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