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87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40
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包括上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下防渗片粘结复合在护理垫垫体的下表面,上防渗片和护理垫垫体粘结相连并且护理垫垫体显露于上防渗片的垫体开口;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还设有包围护理垫垫体的防渗吸水边条;护理垫垫体包括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之间设有间隙环绕的多圈吸水环,棉布里层的下表面是拒水层;上防渗片包括基布层一和复合在其下表面的聚氯乙烯层一,下防渗片包括基布层二和复合在其上表面的聚氯乙烯层二;每圈吸水环均呈环状矩形,相邻两圈吸水环之间形成储液槽,且储液槽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相邻的两圈吸水环通过若干个导流条相连,储液槽内容置有竹炭颗粒。

Anti osmosis polyvinyl chloride compound nursing pad after operation

After operation with the anti permeability of PVC composite nursing pad, including cut-off piece, nursing pad and seepage, seepage und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film adhesive nursing pad, pad body and impervious pad bonded and connected to the nursing nursing pad is exposed on the opening surrounded by seepage; the nursing p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epage water seepage on the edge and cut off; nursing pad including cotton and cotton in the surface layer, multi circle water around the ring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cotton cloth, cotton cloth in the surface layer is a water repellent layer; on the impervious sheet comprises a base cloth layer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VC composite layer, under impermeable layer two and the composite sheet comprises a base cloth on the surface of PVC layer two; each ring ring is annular rectangular water, the reservoir is formed between two adjacent water ring ring The width of the reservoir, an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two ring ring adjacent to the water through a plurality of guide vanes is connected, the reservoir contained in bamboo charcoal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卫生用品
,涉及一种护理垫,特别是一种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
技术介绍
医院里卧床的病人,尤其是一些做过手术的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手术初期大小便亦难以自理,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普通尿不湿在排泄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有渗漏现象,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在手术后都会使用专门的医用护理垫来保护床褥,方便更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士、看护人员的负担。但现有的医用护理垫吸液效果有限,且由于卧床人员长时间无法活动,会造成医用护理垫吸液不均匀,容易发生侧漏,依然会污染床褥,再次加重了护士、看护人员的负担。这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该护理垫吸液均匀,能够防止渗透到床铺上。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该护理垫包括上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处在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的尺寸均大于护理垫垫体的尺寸,下防渗片通过热熔胶粘结复合在护理垫垫体的下表面,上防渗片分别与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相连;护理垫垫体具有垫体第一边缘、垫体第二边缘、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垫体第一边缘朝向于垫体第二边缘,垫体第三边缘朝向于垫体第四边缘;下防渗片具有下防渗片第一边缘、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下防渗片第一边缘朝向于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下防渗片第三边缘朝向于下防渗片第四边缘;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的间距小于下防渗片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的间距,且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处在下防渗片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之间;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的间距小于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的间距,且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处在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之间;上防渗片具有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相平行,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相平行;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包围出垫体开口;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的间距小于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的间距,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的间距小于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的间距;上防渗片和护理垫垫体粘结相连并且护理垫垫体显露于垫体开口;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一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三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重叠,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粘结复合;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还设有防渗吸水边条,防渗吸水边条包围于护理垫垫体,防渗吸水边条由吸水棉、高分子吸水树脂和纸浆制成;上防渗片包括基布层一和复合在基布层一的下表面的聚氯乙烯层一,下防渗片包括基布层二和复合在基布层二的上表面的聚氯乙烯层二,基布层一和基布层二都为涤纶布;护理垫垫体包括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之间设有间隙环绕的多圈吸水环,吸水环由吸水棉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每圈吸水环均与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相粘结,棉布表层的边缘和棉布里层的边缘相粘结;棉布里层的下表面是涂布有机硅形成的拒水层,棉布表层涂布有抗菌整理剂;每圈吸水环均呈环状矩形,相邻两圈吸水环之间形成储液槽,且储液槽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相邻的两圈吸水环通过若干个导流条相连,各圈吸水环的截面尺寸均一致,储液槽内容置有竹炭颗粒。在上述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中,吸水环的横截面呈圆形。在上述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中,垫体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与垫体第二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垫体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三边缘之间的距离与垫体第四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上述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中,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的间距是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的间距的1/10。在上述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中,上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三者通过缝合加固。在上述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中,显露于垫体开口的护理垫垫体形成护理部,护理部的宽度匹配于床垫的宽度,粘结复合的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形成加长部,加长部对称地处在护理部的左右两侧,加长部的宽度是护理部的宽度的1/2~2/3。在上述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中,加长部的宽度是护理部宽度的1/2,每个加长部上均开设有两个提手孔,提手孔的孔边缘通过缝制胶条进行加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的优势是:1、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具有阻隔液体的作用,护理垫垫体的尺寸小于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的尺寸,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粘结复合后对护理垫垫体起到封边效果,解决了护理垫垫体吸收液体后发生侧漏的问题;2、设置防渗吸水边条包围于护理垫垫体的周边,当护理垫垫体吸收的液体扩散至其周边时,可以被防渗吸水边条吸收,防止继续向外扩散,起到防渗作用;3、护垫垫垫体采用环绕的吸水环结构,形成储液槽,提供了液体储存空间,使得吸收的液体量更多,吸收到的液体能够逐渐向外圈扩散,呈现均匀地分布,避免积聚在一个部位而造成渗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的护理垫垫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的护理垫垫体的俯视图。图中1、上防渗片;2、护理垫垫体;3、下防渗片;4、垫体第一边缘;5、垫体第二边缘;6、垫体第三边缘;7、垫体第四边缘;8、下防渗片第一边缘;9、下防渗片第二边缘;10、下防渗片第三边缘;11、下防渗片第四边缘;12、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13、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14、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15、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16、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17、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18、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19、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20、垫体开口;21、护理部;22、加长部;23、防渗吸水边条;24、棉布表层;25、棉布里层;26、吸水环;27、拒水层;28、储液槽;29、导流条;30、竹炭颗粒;31、基布层一;32、聚氯乙烯层一;33、基布层二;34、聚氯乙烯层二;35、提手孔;36、胶条;37、床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该护理垫包括上防渗片1、护理垫垫体2和下防渗片3,护理垫垫体2处在上防渗片1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

【技术保护点】
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其特征在于,该护理垫包括上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处在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的尺寸均大于护理垫垫体的尺寸,下防渗片通过热熔胶粘结复合在护理垫垫体的下表面,上防渗片分别与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相连;护理垫垫体具有垫体第一边缘、垫体第二边缘、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垫体第一边缘朝向于垫体第二边缘,垫体第三边缘朝向于垫体第四边缘;下防渗片具有下防渗片第一边缘、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下防渗片第一边缘朝向于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下防渗片第三边缘朝向于下防渗片第四边缘;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的间距小于下防渗片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的间距,且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处在下防渗片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之间;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的间距小于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的间距,且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处在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之间;上防渗片具有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相平行,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相平行;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包围出垫体开口;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的间距小于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的间距,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的间距小于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的间距;上防渗片和护理垫垫体粘结相连并且护理垫垫体显露于垫体开口;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一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三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重叠,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粘结复合;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还设有防渗吸水边条,防渗吸水边条包围于护理垫垫体,防渗吸水边条由吸水棉、高分子吸水树脂和纸浆制成;上防渗片包括基布层一和复合在基布层一的下表面的聚氯乙烯层一,下防渗片包括基布层二和复合在基布层二的上表面的聚氯乙烯层二,基布层一和基布层二都为涤纶布;护理垫垫体包括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之间设有间隙环绕的多圈吸水环,吸水环由吸水棉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每圈吸水环均与棉布表层和棉布里层相粘结,棉布表层的边缘和棉布里层的边缘相粘结;棉布里层的下表面是涂布有机硅形成的拒水层,棉布表层涂布有抗菌整理剂;每圈吸水环均呈环状矩形,相邻两圈吸水环之间形成储液槽,且储液槽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相邻的两圈吸水环通过若干个导流条相连,各圈吸水环的截面尺寸均一致,储液槽内容置有竹炭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术后用防渗透聚氯乙烯复合护理垫,其特征在于,该护理垫包括上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护理垫垫体处在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的尺寸均大于护理垫垫体的尺寸,下防渗片通过热熔胶粘结复合在护理垫垫体的下表面,上防渗片分别与护理垫垫体和下防渗片相连;护理垫垫体具有垫体第一边缘、垫体第二边缘、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垫体第一边缘朝向于垫体第二边缘,垫体第三边缘朝向于垫体第四边缘;下防渗片具有下防渗片第一边缘、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下防渗片第一边缘朝向于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下防渗片第三边缘朝向于下防渗片第四边缘;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的间距小于下防渗片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的间距,且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处在下防渗片第一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之间;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的间距小于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的间距,且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处在下防渗片第三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之间;上防渗片具有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相平行,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相平行;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包围出垫体开口;上防渗片第一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二内边缘的间距小于垫体第一边缘和垫体第二边缘的间距,上防渗片第三内边缘和上防渗片第四内边缘的间距小于垫体第三边缘和垫体第四边缘的间距;上防渗片和护理垫垫体粘结相连并且护理垫垫体显露于垫体开口;上防渗片第一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一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二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二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三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三边缘重叠,上防渗片第四外边缘和下防渗片第四边缘重叠,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粘结复合;上防渗片和下防渗片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徐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亿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