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瓶开盖机构及对应的样本瓶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85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样本瓶开盖机构,包括有底座和上部的支撑部件,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样本瓶的夹持装置,上部的支撑部件上安装有样本平瓶盖的旋盖部件,所述旋盖部件包括旋盖器,所述旋盖器内设有容盖槽,容盖槽内设有卡紧部,旋盖部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完成样本瓶盖的拧和或开启。本专利涉及一种新的旋盖结构的样本瓶的开关盖机构,目的是为了在医院实现医院各类旋盖机构的样本能够直接在带盖状态下进入到设备,在实验全流程中无人工干预,设备自动化进行开关盖操作,最大化程度的保证病人样本与医护人员接触的感染风险。

Sample bottle cap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sample bottle ca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mple bottle cover ope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ing member, a bas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is installed above the sample bottle clamping device, the support member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ttle cap flat sample, the cover rotating parts include the screw cap, the screw cap. In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ing groove, a contain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groove, capping parts through the clockwise and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to complete the sample bottle and screwed or ope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witch sample new bottle capping structure cover mechanis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mple cover mechanism of hospital rotation in the hospital can directly in the state with cover into the equip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equipment automation switch cover operation, the risk of infection and patient samples the medical staff to maximize the degree of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瓶开盖机构及对应的样本瓶瓶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菌实验室或手术室的开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样本瓶开盖机构及对应的样本瓶瓶盖。
技术介绍
医院或无菌实验室对于室内细菌含量的监控是非常严格的,因为轻微的操作不当造成了病患感染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比如医院内感染,寄殖于胃肠道的细菌或褥疮病原菌污染尿道口后,可借助导尿管侵入膀胱或通过导尿管和尿道粘膜间的薄层液体达膀胱,通过导尿管腔是细菌入侵的最常见途径,细菌在污染导尿管,引流管和尿液收集器后进入导尿管腔,由工作人员的手造成的保留导尿管系统交叉污染在散播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细菌尚可通过污染的冲洗液和各种药物溶液,未严格消毒的膀胱镜等进入尿路,一次导尿后发生菌尿症的机会为1%~5%,放置保留导尿管而无闭式消毒收集装置者,48h后菌尿症可见于90%的病人;有闭式消毒收集装置者,菌尿症仅见于20%~25%的病人,感染发生率随导尿管放置时间而增加,每放置一天出现菌尿症的机会为5%~10%,放置2周后50%以上的患者将发生感染,再比如外科伤口感染:金葡菌为伤口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一般于术后3~8天发生,手术期间接触传染较空气传播重要,术后病房内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或来自工作人员的带菌者,一般皆由接触传播,某些金葡菌伤口感染可能来自病人本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属也为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很少自手术室内获得,多发生于病房内,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伤口感染约占全部伤口感染的60%,包括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除外源性病原菌外寄殖于病人肠道,呼吸道等处的细菌也可作为伤口感染的致病菌,如胃肠道手术和腹部穿刺伤后腹腔内和伤口感染即主要为内源性的脆弱类杆菌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类杆菌等厌氧菌也是妇科手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或者下呼吸道感染:咽部寄殖的致病菌可能来自病人胃肠道,也可由病人间交叉感染或通过医院工作人员手的传播而获得,呼吸器,喷雾器,增湿器等皆可成为细菌传播的媒介,某些治疗器具有液体贮存器设备者可为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创造了条件,气管切开病人丧失了咽部防御功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非无菌或创伤性吸痰,污染的冲洗液体,抗生素的治疗,老年人长期卧床,吸入的分泌物未得到清除及污染的间歇加压呼吸器等皆为促使肺部感染发生的因素,胸部和上腹部手术后约20%的病人发生临床明显感染,达半数病人有X线证据显示某些术后肺部并发症,吸烟,原有肺部病变,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等将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肺炎一般于术后2~4天发生,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多见,约占60~80%,尤以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等肠杆菌属更为常见,亦可为流感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嗜肺军团菌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引起有荚膜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所致肺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易引起曲菌,念珠菌属,卡氏肺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属,嗜肺军团菌等肺部感染,昏迷,休克等病人可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发生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属等)或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为2周岁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所以在一些无菌或者患者感染率高的病房、实验室内,尽量采用仪器操作大部分辅助工作,减少人工干预,因为人工干预不但会提高室内细菌的含量,此外,工作人员也非常容易在高病菌室内感染病菌从而致病。一般医院为了实现将各类旋盖机构的样本直接在带盖状态下进入到操作室内,操作是内会设有旋转机构,但是现有的旋转机构通过内部的胶圈套住瓶盖旋转,这种方式非常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导致开瓶失败,降低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样本瓶开盖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样本瓶开盖机构,包括有底座和上部的支撑部件,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样本瓶的夹持装置,上部的支撑部件上安装有针对样本瓶瓶盖的旋盖部件,所述旋盖部件包括旋盖器,所述旋盖器内设有容盖槽,容盖槽内设有卡紧部,旋盖部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完成样本瓶盖的拧和或开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于底座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中上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电缸和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左右两夹持爪,所述夹持爪与夹持电缸联通,通过夹持电缸带动两夹持爪的开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支架前表面设有一对滑轨,所述第三支架上部设有开盖电缸;所述旋盖部件固定于所述滑轨上,通过开盖电缸带动上升或下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旋盖部件包括与第三支架固定的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上安装有水平安装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平安装板上部安装有旋盖电机,所述旋盖电机与水平安装板下部的旋盖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旋盖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部设有与本体外圆同心的扣盖槽,所述本体上设有N个以本体圆心为定点环形阵列的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在瓶盖进入扣盖槽内后对瓶盖进行预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环形截面上设有N个用以放置预紧装置的通槽,通槽贯穿本体外侧壁和扣盖槽侧壁,所述通槽内部设有与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俯视投影与本体俯视投影对应半径所在的线段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轴外侧端固定于一预紧盖板上,所述预紧盖板盖于通槽外槽口处,贴合于所述本体外侧壁;所述导向轴上套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内侧端连接一预紧滑块,N个预紧滑块在拧瓶过程中压紧瓶盖;预紧滑块与瓶盖接触面的下边角设有倒角。样本瓶瓶盖,所述瓶盖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胶粘有阵列筋,所述阵列筋配合开盖机构使用,其上设有等距凸块,保证开盖机构在旋转时,其内部预紧滑块可以卡于阵列筋的两凸块之间,带动瓶盖旋转。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样本瓶开盖机构,包括有底座和上部的支撑部件,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样本瓶的夹持装置,上部的支撑部件上安装有样本平瓶盖的旋盖部件,所述旋盖部件包括旋盖器,所述旋盖器内设有容盖槽,容盖槽内设有卡紧部,旋盖部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完成样本瓶盖的拧和或开启。本专利涉及一种新的旋盖结构的样本瓶的开关盖机构,目的是为了在医院实现医院各类旋盖机构的样本能够直接在带盖状态下进入到设备,在实验全流程中无人工干预,设备自动化进行开关盖操作,最大化程度的保证病人样本与医护人员接触的感染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旋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盖侧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阵列筋结构示意图。底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夹持电缸5,夹具6,开盖电缸7,竖直安装板8,水平安装板9,旋盖电机10,旋盖器11,本体12,预紧滑块13,预紧弹簧14,导向轴15,预紧盖板16,阵列筋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样本瓶开盖机构及对应的样本瓶瓶盖

【技术保护点】
样本瓶开盖机构,包括有底座(1)和上部的支撑部件,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样本瓶的夹持装置,上部的支撑部件上安装有针对样本瓶瓶盖的旋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部件包括旋盖器(11),所述旋盖器(11)内设有容盖槽,容盖槽内设有卡紧部,旋盖部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完成样本瓶盖的拧和或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样本瓶开盖机构,包括有底座(1)和上部的支撑部件,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样本瓶的夹持装置,上部的支撑部件上安装有针对样本瓶瓶盖的旋盖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部件包括旋盖器(11),所述旋盖器(11)内设有容盖槽,容盖槽内设有卡紧部,旋盖部件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完成样本瓶盖的拧和或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瓶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设有第三支架(4),所述第三支架(4)设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中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瓶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持电缸(5)和夹具(6);所述夹具(6)包括左右两夹持爪,所述夹持爪与夹持电缸(5)联通,通过夹持电缸(5)带动两夹持爪的开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瓶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4)前表面设有一对滑轨,所述第三支架(4)上部设有开盖电缸(7);所述旋盖部件固定于所述滑轨上,通过开盖电缸(7)带动上升或下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瓶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部件包括与第三支架(4)固定的竖直安装板(8),所述竖直安装板(8)上安装有水平安装板(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瓶开盖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勤俭张辰贝西王传新杜鲁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朗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