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7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上设有供电装置,分体式电压力锅还包括:机械排气阀,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固定安装在锅盖上,阀盖能够活动地安装在阀座上;电能传送装置,安装在锅体上并能够与供电装置电连接;电能接收装置,安装在锅盖上;电机驱动装置,安装在锅盖上并与电能接收装置电连接,电机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阀盖运动,以将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本方案通过电能传送装置与电能接收装置配合,使锅体与锅盖间实现电能,从而将现有的手动机械式排气方式改为电控式排气方式,这样设计在进行排气时,用户不需要近距离手动打开排气阀,从而可防止用户被蒸汽烫伤的问题发生,使产品的安全性获得提升。

Split typ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lit typ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which comprises a pot body and a pot cover,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pot body, split typ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ncludes: mechanical exhaust valve, comprising a valve seat and a valve cover, the valve seat is fixed on the cover, the valve cover is movably mounted to the seat of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pot body and can be connected to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cooker cover; a motor driv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cooker cover and th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valve cover to the mechanical movement, exhaust valve open or closed. This scheme can transfer device and power receiving device with electricity, the cooker body and the cooker cover between the electric energy, which will exhaust the existing manual mechanical instead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exhaust, this design in the exhaust, the user does not need to manually open the exhaust valve close, thereby preventing the user from being steam the problem of burns, so that the safety of the product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电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现有分体式电压力锅,由于锅盖部分与锅体部分能完全分离,两部分间无法通过导线连通,导致锅盖部分与锅体部分不能实现电流和电信号的传递,因此,现有产品都是在锅盖上设置手动机械式排气阀实现排气功能,当用户需要控制排气阀排气时,只能直接拨动排气阀排气,或按住锅盖部分设计的排气按钮排气,因操作位置距排气阀距离较近,导致用户进行排气操作时手容易被蒸汽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安全性高的分体式电压力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与所述锅体配合使用的锅盖、位于所述锅体内且由所述锅盖封盖的内锅,所述内锅用于盛放所要烹饪的食物,所述锅体上设有供电装置,所述分体式电压力锅还包括:机械排气阀,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上,所述阀盖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阀座上;电能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锅体上并能够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能传送装置用于向电能接收装置输送电能;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能够带动所述阀盖运动,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其中,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所述电能传送装置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配合,以实现电能传输;所述锅盖打开时,所述电能传送装置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分离。其中优选地,所述内锅与所述锅体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产品清洗。本方案在锅体上设置电能传送装置,同时在锅盖上设置电能接收装置和电机驱动装置,锅盖与锅体扣合时,电能传送装置与电能接收装置配合,使锅体与锅盖间实现电能传输,从而实现电控式排气,进行排气时,电能传送装置与供电装置导通,供电装置向电能传送装置输送电能,电能传送装置将电能发送给电能接收装置,电能接收装置再将电能输送给电机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以使驱动电机带动阀盖运动,从而将机械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这样设计在进行排气时,用户不需要近距离手动打开排气阀,从而可防止用户被蒸汽烫伤的问题发生,使产品的安全性获得提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直流电机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直流电机输送直流电,并通过控制所述直流电的方向控制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本方案中通过直流电机控制机械排气阀开闭,这样设计电磁驱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容易控制。进行排气时,电能传送装置与供电装置导通,供电装置向电能传送装置输送电能,电能传送装置将电能发送给电能接收装置,电能接收装置再将电能输送给第一控制板,接着第一控制板向直流电机输送直流电,使直流电机的电机轴正转将阀盖抬升,从而将机械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机械排气阀打开后,第一控制板停止向直流电机供电,使电机轴停止转动,以将阀盖保持在当前位置,使机械排气阀保持打开状态,从而持续排气。排气结束后,第一控制板改变输出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为直流电机反向供电,使直流电机的电机轴反转,阀盖随之下落复位,使机械排气阀关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锅盖上,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电机轴、所述阀盖配合,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阀盖运动,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本方案中,驱动电机和机械排气阀间设有传动组件,使驱动电机和机械排气阀拉开一定距离,以防止机械排气阀打开时喷出的蒸汽损坏驱动电机。具体地,阀盖复位方式有多种选择,阀盖与传动组件间可以是抵触配合,需要关闭机械式蒸汽阀时,直流电机反转带动传动组件复位,阀盖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或者在阀盖和阀座间设置复位弹性件,传动组件复位后,阀盖在复位弹性件作用下复位;也可将阀盖与传动组件连接,使阀盖在传动组件带动下复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转杆,通过转轴与所述锅盖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转杆的第一端设有圆弧面,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位置,所述圆弧面上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转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盖配合并能够带动所述阀盖运动。进行排气时,电能传送装置与供电装置导通,供电装置向电能传送装置输送电能,电能传送装置将电能发送给电能接收装置,电能接收装置再将电能输送给第一控制板,接着第一控制板向直流电机输送直流电,使安装在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随电机轴正转,转杆在传动齿轮带动下转动,使转杆的第二端将阀盖抬升,从而将机械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机械排气阀打开后,第一控制板停止向直流电机供电,使电机轴停止转动,以将转杆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将阀盖保持在当前位置,使机械排气阀保持打开状态,从而持续排气。排气结束后,第一控制板改变输出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为直流电机反向供电,使传动齿轮随电机轴反转,转杆在传动齿轮带动下反转复位,使转杆的第二端下降,阀盖随之下落复位,使机械排气阀关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齿条,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锅盖上,齿条的第一端与传动齿轮啮合,齿条的第二端能够插入阀盖和阀座之间,以抬升阀盖。进行排气时,电能传送装置与供电装置导通,供电装置向电能传送装置输送电能,电能传送装置将电能发送给电能接收装置,电能接收装置再将电能输送给第一控制板,接着第一控制板向直流电机输送直流电,使安装在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随电机轴正转,齿条在传动齿轮带动下滑动,使齿条的第二端将阀盖抬升,从而将机械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机械排气阀打开后,第一控制板停止向直流电机供电,使电机轴停止转动,以将齿条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将阀盖保持在当前位置,使机械排气阀保持打开状态,从而持续排气。排气结束后,第一控制板改变输出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为直流电机反向供电,使传动齿轮随电机轴反转,齿条在传动齿轮带动下反向滑动复位,阀盖随之下落复位,使机械排气阀关闭。其中可选地,齿条可沿垂直于阀盖轴线的方向滑动,齿条的第二端设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与阀盖底部抵触配合,直流电机正转时,齿条向阀盖轴线方向滑动,阀盖与导向斜面发生相对滑动,导向斜面将阀盖抬升,以将机械排气阀打开。直流电机反转时,齿条向远离阀盖轴线方向滑动,阀盖与导向斜面发生相对滑动,使阀盖下落复位,以将机械排气阀关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齿条,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杠杆,所述传动杠杆的中部与所述锅盖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杠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齿条和所述阀盖配合,以使传动杠杆能够在所述齿条的推动下带动所述阀盖运动。进行排气时,电能传送装置与供电装置导通,供电装置向电能传送装置输送电能,电能传送装置将电能发送给电能接收装置,电能接收装置再将电能输送给第一控制板,接着第一控制板向直流电机输送直流电,使安装在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随电机轴正转,齿条在传动齿轮带动下滑动,下压传动杠杆的第一端,使传动杠杆的第二端上翘将阀盖抬升,从而将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体式电压力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与所述锅体配合使用的锅盖、位于所述锅体内且由所述锅盖封盖的内锅,所述锅体上设有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排气阀,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上,所述阀盖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阀座上;电能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锅体上并能够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能传送装置用于向电能接收装置输送电能;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能够带动所述阀盖运动,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其中,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所述电能传送装置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配合,以实现电能传输;所述锅盖打开时,所述电能传送装置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与所述锅体配合使用的锅盖、位于所述锅体内且由所述锅盖封盖的内锅,所述锅体上设有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排气阀,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锅盖上,所述阀盖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阀座上;电能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锅体上并能够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能传送装置用于向电能接收装置输送电能;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安装在所述锅盖上;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能够带动所述阀盖运动,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其中,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时,所述电能传送装置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配合,以实现电能传输;所述锅盖打开时,所述电能传送装置与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所述电能接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直流电机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直流电机输送直流电,并通过控制所述直流电的方向控制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传动组件,能够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锅盖上,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电机轴、所述阀盖配合,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阀盖运动,以将所述机械排气阀打开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转杆,通过转轴与所述锅盖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转杆的第一端设有圆弧面,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圆弧面的圆心位置,所述圆弧面上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转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盖配合并能够带动所述阀盖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齿条,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锅盖上,齿条的第一端与传动齿轮啮合,齿条的第二端能够插入阀盖和阀座之间,以抬升阀盖。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齿条,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杠杆,所述传动杠杆的中部与所述锅盖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杠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齿条和所述阀盖配合,以使传动杠杆能够在所述齿条的推动下带动所述阀盖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电能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平板线圈,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平板线圈输送交流电,电能接收装置包括第二平板线圈;其中,所述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锋杨兴国莫荣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