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春光专利>正文

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2649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与水渠预制件相同形状所需的模具,模具倒置摆放,从底部浇筑混凝土;(2)在模具内侧上均匀喷涂上脱模油或垫上塑料薄膜;(3)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套入浇筑模具中,并调整好混凝土的保护层;(4)现场制作浇筑所需的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模具顶部中间倒入,均匀向两端平摊,再用振捣器振动1~3分钟,再对上表面进行抹光;合上模盖板;(5)浇筑混凝土后的水渠预制件在现场养护,养护时·温大于500h·℃后即拆边模,洒水养护时·温大于1500h·℃后拆内模,拆模后预制件集中堆放,养护时·温达2000h·℃以上时即出厂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极大提高施工效率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水渠是农田水利、交通、市政、污水,雨天排水等灌排工程的主要工具,而预制混凝土U型渠槽模具是生产渠槽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国家和地方对农业和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对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域辽阔,水资源分配十分不均,特别是对西部地区,部分省市的水资源非常紧缺。在此同时,由于灌排方式和材料的不合理,大量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工程和水利建设中水资源低效利用的严重问题。20多年来,预制混凝土渠槽(简称U型渠槽)在我国各省市,特别是西部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农业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得到了各地农业和水利部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检索有关水渠过路预制件的中国专利文献也有许多,如下:1、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034095.X<技术名称>混凝土预制沟槽<申请人>范云聪<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黄河开发区屏山街北段(旌阳区农业局内)<摘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与水渠预制件相同形状所需的模具,模具倒置摆放,从底部浇筑混凝土;(2)在模具内侧上均匀喷涂上脱模油或垫上塑料薄膜;(3)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套入浇筑模具中,并调整好混凝土的保护层,所述的钢筋骨架的槽边按内、外受力情况配置受力筋,槽底按上、下受力情况配置受力筋,将配置的钢筋分解成可以加工的形状,然后焊接成单元构件,将若干个单元构件用纵向钢筋焊接连接形成渠槽的钢筋骨架,钢筋骨架上的两端分布单元构件较密,中间分布单元构件较稀疏且均匀;(4)现场制作浇筑所需的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模具底部中间倒入,均匀向两端平摊,再使用直插式振捣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与水渠预制件相同形状所需的模具,模具倒置摆放,从底部浇筑混凝土;(2)在模具内侧上均匀喷涂上脱模油或垫上塑料薄膜;(3)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套入浇筑模具中,并调整好混凝土的保护层,所述的钢筋骨架的槽边按内、外受力情况配置受力筋,槽底按上、下受力情况配置受力筋,将配置的钢筋分解成可以加工的形状,然后焊接成单元构件,将若干个单元构件用纵向钢筋焊接连接形成渠槽的钢筋骨架,钢筋骨架上的两端分布单元构件较密,中间分布单元构件较稀疏且均匀;(4)现场制作浇筑所需的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模具底部中间倒入,均匀向两端平摊,再使用直插式振捣器振动,振动1~3分钟,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再对模具槽口上表面进行抹光;合上模具盖板;(5)浇筑混凝土后的水渠预制件在现场养护,养护时·温大于500h·℃后即可拆边模,洒水养护时·温大于1500h·℃后可拆内模,拆内模后预制件集中堆放,养护时·温达2000h·℃以上时即可出厂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温为时间×室外温度,所述时间单位为小时,时间数值≥16的正整数,所述室外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室外温度取≥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渠过路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端盖模(1)、模盖板(2)、模腔(3)、侧壁模板(4)和钢筋骨架;所述的侧壁模板(4)通过螺栓(5)固定于模腔(3)上;所述模腔(3)上套有钢筋骨架,模腔(3)两端上套有端盖模板(1),并用螺栓(5)连接固定,所述端盖模板(1)设有凸台(6),所述的凸台(6)为对接槽(12)的模型,浇筑后,在预制件的端面上形成对接槽(12);而模腔(3)顶面设有模盖板(2);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第二层构造钢筋(7)、第一层构造钢筋(8)、增力构造钢筋(9)和纵向钢筋(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潘春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