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476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1:41
一种腹腔吸引管,包括双层壁管,管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双层壁管的远端顶部为四向蛇骨管,所述的四向蛇骨管的后节的后端设有第一环形流量计,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为有厚度的环形,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嵌固在双层壁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双层壁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孔洞;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中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四向蛇骨管的四根金属线与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腹腔吸引管的近端尾部螺纹连接三通管,负压吸引管接头和冲洗管接头固定在三通管上,所述的三通管上还设有金属丝和信号线的连接接口,防止吸引管壁吸入大网膜,对人体的脏器造成伤害,提高吸引的效果。

Intraperitoneal suction tube

An abdominal suction tube, including double wall pipe, cavity structure between the outer and inner wall of the tube, the top wall of the distal double tube is four to four to jadoku jadoku pipe, pipe section after the rear end of the firs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nular flow meter, the flowmeter is circular with thickness first, the annular flowmeter is fixed in the cavity between the double wall pip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layer; the wall of the outer and inner wall of the tube are provided with holes; the pressure sensor signal line of the first ring in the flowme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four to jadoku pipe connection four wire and the mot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abdominal suction tube proximal end of thread connection three way pipe, suction pipe joint and a flushing pipe joint is fixed on the three pipe, the three. The tube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connection interface between wire and signal line to prevent the suction tube wall from inhaling the omentum, causing injury to the organs of the human body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at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吸引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吸引管。
技术介绍
腹腔引流管用于将人体腹部组织间或腹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并需要通过腹部凿孔,将引流管的一端引入腹腔,并在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或引流袋来将腹腔积水导出。目前国内手术采用了双腔引流管,基本结构都包括内管和外管,在电动的情况下利用负压起作用。内管远端只有一个吸引孔,外管远端设有多个吸引孔,而近端无孔,外管通过螺母与内管相套接。使用腹腔吸引管吸引腹腔液体时,如果外管的所有吸引孔均浸没于液面以下,当其中的一个或数个空洞接近大网膜时,由于大网膜组织极为柔软,会导致大网膜被吸附、贴合于外管的吸引孔上,此时,由于大网膜堵住外管的一个或数个孔洞,会因为可吸引液体孔洞的减少,使剩余的孔的负压吸引力增大,结果使大网膜进一步被吸入,导致损伤,甚至出血。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恶性循环,负压吸引力越大,越容易将大网膜吸入,大网膜堵塞的孔洞的越多,负压吸引力就越大,结果易于导致大网膜的损伤。临床上,外科医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内外管分离,两手分别持外管和内管,将外管远端浸入腹腔液体内,通过外管远端的孔洞浸入外管腔内,同时用内管在外管中吸引液体,一旦发生大网膜被吸入现象,立即提高内管,使内外管之间出现空隙,空气得以进入,使外管孔洞的负压吸引力得以减小,使被吸附的大网膜不至被吸入更多,通过减小外管孔洞的负压吸引力,并及时移动外管位置,使大网膜同外管分离,避免进一步发生大网膜损伤,但此操作需要经验,不好把控。但上述解决技术方案,长时间负压抽吸时至肠管脏器紧紧被吸附在管壁上,不仅是抽吸管难以抽出,而且会导致被吸附的肠管脏器缺血,出现坏死甚至穿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不足,提供一种腹腔吸引管,能够在吸引的的过程中根据检测的液体的流量自动进行调整吸引管头部的位置,防止吸引管壁吸入大网膜,对人体的脏器造成伤害。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吸引管,包括双层壁管,管的外壁2和内壁1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双层壁管的远端顶部为四向蛇骨管9,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包括前节91和后节93,前节91和后节93之间至少设有一中节92,所述的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93上设有四个定位孔14,并通过四根金属丝依次穿过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93的定位孔将其串接至一起;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后节93的后端设有第一环形流量计4,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为有厚度的环形,在内圆和外圆之间填充的介质为乳胶,并在内圆和外圆之间沿径向设置四个通孔12,所述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的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嵌固在双层壁管的内壁1和外壁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双层壁管的外壁2和内壁1上均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的压力传感器13的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四根金属线与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实时接收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四个压力传感器13的压力值,当检测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其余压力值时,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与四向蛇骨管9的金属丝相连的四个电机中,电机带动金属丝进行微调腹腔吸引管的头部的方向;所述的腹腔吸引管的近端尾部螺纹连接三通管6,负压吸引管接头7和冲洗管接头8固定在三通管6上,所述的三通管6上还设有金属丝和信号线的连接接口,所述的连接接口处还设有密封圈10。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上的四个通孔12与四向蛇骨管9的四个定位孔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四向蛇骨管的中节92分为面Ⅰ和面Ⅱ,面Ⅰ上设有两个凸起15和面Ⅱ上设置两个凹槽16,所述的凸起15和凹槽16间隔设置并设置有定位孔14,后节93设有与面Ⅰ凸起15相配合的凹槽,前节91设有与面Ⅱ凹槽16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的双层壁管的管身中段位置设置第二环形流量计。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和四向蛇骨管的金属丝上设置的有防水护套,所述的信号线与金属丝均设置在腹腔吸引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的环形流量计的材质为乳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吸引的的过程中根据检测的液体的流量自动进行调整吸引管头部的位置,防止吸引管壁吸入大网膜,对人体的脏器造成伤害,提高吸引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流量计A-A面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四向蛇骨管的中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四向蛇骨管的中节面Ⅰ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四向蛇骨管的中节面Ⅱ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内壁,2是外壁,3是第二环形流量计,4是第一环形流量计,5是孔洞,6是三通管,7是负压吸引管接头,8是冲洗管接头,9是四向蛇骨管,91是前节,92是中节,93是后节,10是密封圈,11是金属丝和信号线,12是通孔,13是压力传感器,14是定位孔,15是凸起,16是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腹腔吸引管,包括双层壁管,管的外壁2和内壁1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双层壁管的远端顶部为四向蛇骨管9,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包括前节91和后节93,前节91和后节93之间至少设有一中节92,所述的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93上设有四个定位孔14,并通过四根金属丝依次穿过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93的定位孔14将其串接至一起;所述的四向蛇骨管的后节93的后端设有第一环形流量计4,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为有厚度的环形,在内圆和外圆之间填充的介质为乳胶,并在内圆和外圆之间沿径向设置四个通孔12,所述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的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嵌固在双层壁管的内壁1和外壁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双层壁管的外壁2和内壁1上均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的压力传感器13的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四根金属线与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实时接收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四个压力传感器15的压力值,当检测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其余压力值时,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与四向蛇骨管的金属丝相连的四个电机中,电机带动金属丝进行微调腹腔吸引管的头部的方向;所述的腹腔吸引管的近端尾部螺纹连接三通管6,负压吸引管接头7和冲洗管接头8固定在三通管上6,所述的三通管6上还设有金属丝和信号线的连接接口,所述的连接接口处还设有密封圈10。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上的四个通孔12与四向蛇骨管9的四个定位孔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四向蛇骨管的中节92分为面Ⅰ和面Ⅱ,面Ⅰ上设有两个凸起15和面Ⅱ上设置两个凹槽16,所述的凸起15和凹槽16间隔设置并设置有定位孔14,后节93设有与面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前节91设有与面Ⅱ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的双层壁管的管身中段位置设置第二环形流量计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和四向蛇骨管的金属丝上设置的有防水护套,所述的信号线与金属丝均设置在腹腔吸引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中。所述的环形流量计的材质为乳胶。工作原理如下:当腹腔吸引管头部深入腹腔内液体时,设置在内管管壁上的四个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内管内吸引的液体的压力值,当检测到其中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与其余压力传感器的相差较大时,比如其中一个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其余三个压力传感器,说明该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腹腔吸引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壁管,管的外壁(2)和内壁(1)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双层壁管的远端顶部为四向蛇骨管(9),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包括前节(91)和后节(93),前节(91)和后节(93)之间至少设有一中节(92),所述的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93)上设有四个定位孔,并通过四根金属丝依次穿过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的定位孔将其串接至一起;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后节(93)的后端设有第一环形流量计(4),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为有厚度的环形,在内圆和外圆之间填充的介质为乳胶,并在内圆和外圆之间沿径向设置四个通孔(12),所述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的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嵌固在双层壁管的内壁(1)和外壁(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双层壁管的外壁(2)和内壁(1)上均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的压力传感器(13)的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四根金属线与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实时接收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四个压力传感器(13)的压力值,当检测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其余压力值时,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与四向蛇骨管(9)的金属丝相连的四个电机中,电机带动金属丝进行微调腹腔吸引管的头部的方向;所述的腹腔吸引管的近端尾部螺纹连接三通管(6),负压吸引管接头(7)和冲洗管接头(8)固定在三通管(6)上,所述的三通管(6)上还设有金属丝和信号线的连接接口,所述的连接接口处还设有密封圈(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壁管,管的外壁(2)和内壁(1)之间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双层壁管的远端顶部为四向蛇骨管(9),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包括前节(91)和后节(93),前节(91)和后节(93)之间至少设有一中节(92),所述的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93)上设有四个定位孔,并通过四根金属丝依次穿过前节(91)、中节(92)和后节的定位孔将其串接至一起;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后节(93)的后端设有第一环形流量计(4),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为有厚度的环形,在内圆和外圆之间填充的介质为乳胶,并在内圆和外圆之间沿径向设置四个通孔(12),所述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孔(12)之间的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嵌固在双层壁管的内壁(1)和外壁(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双层壁管的外壁(2)和内壁(1)上均设置有孔洞(5);所述的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的压力传感器(13)的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四向蛇骨管(9)的四根金属线与电机连接,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实时接收第一环形流量计(4)中四个压力传感器(13)的压力值,当检测到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小于其余压力值时,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至与四向蛇骨管(9)的金属丝相连的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男任华健高勇段书霞张宝琴付迎坤王娜常聪可永梅田二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