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122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的外壁设有橡胶皮筋,连接软管的一侧设有透明套管,透明套管的一端设有密封扣,透明套管的另一端设有紧急断流装置,紧急断流装置一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连接口,连接口的一侧设有推动轴,推动轴的一侧设有轧刀,轧刀的底部设有连接槽,推动轴的两端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设有拌扣,拌扣的一侧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设有固定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难度低,设有透明套管,在保护外漏管时便于观察,通过刻度可以了解胸腔外流的进程,通过紧急断流装置,可以及时切断引流管,保护病者的生命安全。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the exposed part of the thoracic drainag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inage pipe for the exposed part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hose connection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band,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parent casing, one end of the transparent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ring, a transparent casing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emergency stop device, emergency dry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connec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ort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mouth is provided with drive shaft, drive shaft are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rolling knife, the knif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both ends of the shaft driv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groove are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buckle, the buckl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both ends of the spring are fixed buck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novel structure,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the use of difficulty is low, with a transparent cas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leakage of pipe is Inspection, through the scale can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horacic cavity flow, through an emergency disconnection device, can be timely cut off the drainage tube,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和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可因大量的积液压迫肺组织而引起呼吸困难和胸闷,用于两类疾病手术的胸腔穿刺手术的使用非常广泛,除了胸外伤所致的血、气胸,开胸术后胸腔积液外,近年来,由于肺癌发病率和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使得癌性胸水患者和结核所致的胸腔积液患者大量增多,而且本身存在胸腔积液也会导致肺部感染,这两类患者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胸腔穿刺,由此使得临床上对胸腔穿刺手术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目前使用的胸腔引流管多为直的,但是由于目前的导流管的外露部分特别脆弱,极易损坏,而且停止引流较为麻烦,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胸腔引流管较为脆弱且断流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包括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外壁设有橡胶皮筋,所述连接软管的一侧设有透明套管,所述透明套管的一端设有密封扣,所述透明套管的另一端设有紧急断流装置,所述紧急断流装置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设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一侧设有轧刀,所述轧刀的底部设有连接槽,所述推动轴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拌扣,所述拌扣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设有固定扣,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的内壁设有螺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软管连接所述透明套管,所述透明套管连接所述连接管,所述密封扣连接所述透明套管,所述推动轴通过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连接管,所述拌扣连接所述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急断流装置包括:所述连接管、所述推动轴、所述轧刀、所述连接槽、所述连接口、所述拌扣、所述凹槽、所述弹簧和所述拌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套管使用透明硅胶制成,所述连接软管使用软胶制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难度低,设有透明套管,在保护外漏管时便于观察,通过刻度可以了解胸腔外流的进程,通过紧急断流装置,可以及时切断引流管,保护病者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图中:1、装置主体;2、连接软管;3、橡胶皮筋;4、密封扣;5、透明套管;6、刻度;7、紧急断流装置;8、连接口;9、推动轴;10、轧刀;11、连接槽;12、螺纹;13、连接管;14、拌扣;15、弹簧;16、固定扣;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软管2,连接软管2使用软胶制成,便于插入引流管,连接软管2的外壁设有橡胶皮筋3,橡胶皮筋3用于固定作用,连接软管2的一侧设有透明套管5,透明套管5使用透明硅胶制成便于观察刻度6,透明套管5的一端设有密封扣4,密封扣4用于密封透明套管5,透明套管5的另一端设有紧急断流装置7,紧急断流装置7一端设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上设有连接口8,连接口8的一侧设有推动轴9,推动轴9的一侧设有轧刀10,轧刀10的底部设有连接槽11,推动轴9的两端设有凹槽17,凹槽17的一侧设有拌扣14,拌扣14的一侧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两端设有固定扣16,推动推动轴9带动拌扣14,通过拌扣14挤压弹簧15,推动轧刀10到连接槽11,便于紧急切断,连接管13的一端的内壁设有螺纹12。连接软管2连接透明套管5,透明套管5连接连接管13,密封扣4连接透明套管5,推动轴9通过连接口8连接连接管13,拌扣14连接凹槽17。紧急断流装置7包括:连接管13、推动轴9、轧刀10、连接槽11、连接口8、拌扣14、凹槽17、弹簧15和拌扣14。透明套管5使用透明硅胶制成,连接软管2使用软胶制成。具体的工作时,首先将胸腔引流管从连接软管2插入,连接软管2使用软胶制成,便于插入引流管,橡胶皮筋3用于固定作用,透明套管5使用透明硅胶制成便于观察刻度6,推动推动轴9带动拌扣14,通过拌扣14挤压弹簧15,推动轧刀10到连接槽11,便于紧急切断,螺纹12便于加大引流管的摩擦力增加稳定性。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难度低,设有透明套管,在保护外漏管时便于观察,通过刻度可以了解胸腔外流的进程,通过紧急断流装置,可以及时切断引流管,保护病者的生命安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软管(2),所述连接软管(2)的外壁设有橡胶皮筋(3),所述连接软管(2)的一侧设有透明套管(5),所述透明套管(5)上设有刻度(6),所述透明套管(5)的一端设有密封扣(4),所述透明套管(5)的另一端设有紧急断流装置(7),所述紧急断流装置(7)一端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设有连接口(8),所述连接口(8)的一侧设有推动轴(9),所述推动轴(9)的一侧设有轧刀(10),所述轧刀(10)的底部设有连接槽(11),所述推动轴(9)的两端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一侧设有拌扣(14),所述拌扣(14)的一侧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两端设有固定扣(16),所述连接管(13)的一端的内壁设有螺纹(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外露部分的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软管(2),所述连接软管(2)的外壁设有橡胶皮筋(3),所述连接软管(2)的一侧设有透明套管(5),所述透明套管(5)上设有刻度(6),所述透明套管(5)的一端设有密封扣(4),所述透明套管(5)的另一端设有紧急断流装置(7),所述紧急断流装置(7)一端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设有连接口(8),所述连接口(8)的一侧设有推动轴(9),所述推动轴(9)的一侧设有轧刀(10),所述轧刀(10)的底部设有连接槽(11),所述推动轴(9)的两端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一侧设有拌扣(14),所述拌扣(14)的一侧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两端设有固定扣(16),所述连接管(13)的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英财刘喜成廖碧红徐正磊陈怀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