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永强专利>正文

常压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065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特别是一种常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水夹套、进风管、输气管,其特征在于炉体外有一水夹套,在炉体上端有一可将炉口密封的炉盖,其下部内有炉箅,炉体下端有一储灰室,储灰室中部设有出灰口;进风管和输气管分别固定在炉体的下部和上部,并且穿过水夹套与炉体的炉膛相连通,输气管上设有一气体净化装置,该装置为一液体吸收净化装置或活性炭吸收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煤直接产生煤气,煤气通过输气管向灶具或燃烧器提供气源,煤的利用率非常高,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并且使用方便、热效率很高,每千克所产生的煤气可连续燃烧使用1小时左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常压煤气发生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特别是一种常压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目前煤作为一种能源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家庭或一些企业将煤直接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煤的热利用效率较低,并且煤燃烧造成大量的烟气和粉尘,严重的影响环境和空气质量。为了更好的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其中将煤变为煤气进行燃烧,既提高了热的燃烧效率,又减小了环境污染。现在大多煤气发生炉产生气体后是在炉体内直接燃烧,其产气效果和使用效果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常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水夹套、进风管、输气管,其特征在于炉体外有一水夹套,水夹套上部和下部分别安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炉体上端有一可将炉口密封的炉盖,其下部内有炉篦,炉体下端有一储灰室,储灰室中部设有出灰口;进风管和输气管分别固定在炉体的下部和上部,并且穿过水夹套与炉体的炉膛相连通,输气管上设有一气体净化装置,该装置为一液体吸收净化装置或活性炭吸收净化装置。本技术是利用煤直接产生煤气,煤气通过输气管向灶具或燃烧器提供气源,煤的利用率非常高,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并且使用方便、热效率很高,每千克煤所产生的煤气可连续燃烧使用1小时左右。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常压煤气发生炉,在炉体6外有一水夹套5,在炉体6上端有一可将炉口密封的炉盖2,煤通过炉口3放入炉体6内,堆放在炉体6下部的炉篦10上,将煤点燃后,将炉口密封,所产生的煤气通过固定在炉体6上部,且穿过水夹套5与炉体6的炉膛相连通的输气管1-->和输气管1上设置的气体净化装置8将煤气净化后,通过管路7将煤气输送给用户,气体净化装置8为一液体吸收净化装置或活性炭吸收净化装置;炉体6下端有一储灰室11,储灰室11的截面为一“U”形容器,在使用时储灰室11中可盛有水,一方面减少煤灰下落时的灰尘,另一方面可向炉膛提供水蒸气;储灰室11中部设有出灰口12,出灰口12上设有一可密封的灰门。进风管13固定在炉体6下部,并且穿过水夹套5与炉体6的炉膛相连通,在水夹套5上部和下部分别安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常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水夹套、进风管、输气管,其特征在于炉体(6)外有一水夹套(5),水夹套(5)上部和下部分别安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4);在炉体上端有一可将炉口(3)密封的炉盖(2),其下部内有炉篦(10),炉体下端有一储灰室(11),进风管(13)和输气管(1)分别固定在炉体(6)的下部和上部,并且穿过水夹套(5)与炉体的炉膛相连通,输气管(1)上设有一气体净化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压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水夹套、进风管、输气管,其特征在于炉体(6)外有一水夹套(5),水夹套(5)上部和下部分别安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4);在炉体上端有一可将炉口(3)密封的炉盖(2),其下部内有炉篦(10),炉体下端有一储灰室(11),进风管(13)和输气管(1)分别固定在炉体(6)的下部和上部,并且穿过水夹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永强袁铁山
申请(专利权)人:康永强袁铁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