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81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像素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线、像素电极和感光单元,感光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栅线和像素电极连接,感光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栅线的信号传输至像素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包含该像素电路的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感光单元,在接收到光信号时,感光单元将栅线的信号传输至像素电极,将对应的像素点亮,通过呈现局部亮点向用户显示所指示的位置,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并且满足了显示面板对画面品质的要求。

A pixel circuit,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xel circuit, a pixel structure and a display panel. The pixel circuit includes the first thin film transistor, the grating line, the pixel electrode and the photosensitive unit.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photosensitive uni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grating line and the pixel electrode, and the photosensitive unit is used to transmit the signal of the grating line to the pixel electrode when receiving the optical signal.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ixel structure and a display panel containing the pixel circuit. By setting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he received optical signal,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and transmitting the signals to the pixel electrode of the gate line, the pix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play position to the user by presenting local highlights, and realize the man-machine interactive function,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icture quality of the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指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器的操作方式具有多种形式,例如,鼠标操作、遥控操作和触摸操作等。随着显示器技术发展和更新换代,用户对显示器的功能和操作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机交互操作成为远端遥控操作的一种发展方向。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器,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为:TFT-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均为被动显示结构。以下以TFT-LCD为例予以说明,由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下偏光板,经过液晶(LiquidCrystal,简称为:LC)调制后,再经过上偏光板的检测,表现的结果为透过不同强度的光。由于采用被动发光及面板的透过性,TFT-LCD难以使用设备进行交互式操作。例如,用户采用激光发生器发射激光,在激光入射到显示器的面板后,会被显示器中的各种膜层及结构吸收和反射,最终经散射返回到用户端的光线会很微弱,并且由于面板本身的亮度较高,散射回来的光线难以被用户感知,因此难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针对TFT-LCD难以实现人机交互的问题,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为:通过在面板表面覆盖一层散射薄膜来提高散射效果,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然而,上述解决方式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覆盖散射薄膜会影响面板的透光率,大幅降低显示器的画面品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器,由于采用被动发光的面板结构,并且面板结构会吸收和反射用户端发出的光信号,难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另外,通过在面板表面覆盖散射薄膜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的方式,严重影响了面板的透光率,大幅降低显示器的画面品质。显然地,现有技术的显示器难以兼容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以及对画面品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难以兼容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以及对画面品质的要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线和像素电极,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栅线和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感光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栅线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像素电极。可选地,所述感光单元包括感光器件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可选地,所述感光器件的感光结构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均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可选地,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一极、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可选地,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或者,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可选地,所述感光单元包括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可选地,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感光结构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可选地,所述正极和负极均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或者,可选地,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负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多个亚像素单元,至少一个亚像素单元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电路,至少一个亚像素单元包括辅助感光单元,所述辅助感光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在亚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线连接,所述辅助感光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像素电极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公共电极线。可选地,所述辅助感光单元包括辅助感光器件和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辅助感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在亚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连接,所述辅助感光器件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可选地,所述辅助感光单元包括辅助光敏二极管,所述辅助光敏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亚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连接,所述辅助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电路或包括如上所述的像素结构;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感光单元接收光信号的透光区域。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在所述黑矩阵中。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透光区域漏光的遮光结构。可选地,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感光单元,在接收到光信号时,感光单元将栅线的信号传输至像素电极,将对应的像素点亮,通过呈现局部亮点向用户显示所指示的位置,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并且满足了显示面板对画面品质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难以兼容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以及对画面品质的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像素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感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感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显示装置以TFT-LCD为例予以示出,该显示装置包括对盒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LiquidCrystalLayer)104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下方的偏光片101a和设置在彩膜基板上方的偏光片101b。阵列基板包括基底102a、TFT阵列层(TFTArrayLayer)105,彩膜基板包括基底102b、彩色滤光片层(ColorFilterLayer)103,其中,基底102a和102b的材质可以为玻璃。基于如图1所示TFT-LCD的结构,当光线106入射到显示装置时,会经过散射、反射及吸收,形成的散射光107和反射光108的强度极其微弱,这些光线难以被用户端感知,因此难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由于采用被动发光的结构特征及显示装置的透光性,TFT-LCD往往需要借助外部传感器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例如,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线和像素电极,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栅线和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感光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栅线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像素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线和像素电极,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栅线和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感光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栅线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像素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包括感光器件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器件的感光结构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均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一极、所述感光器件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均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或者,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包括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感光结构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和负极均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强王菲菲朱宁董霆孙志华高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