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光模块、测光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35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光模块,一种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光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对比单元和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包括至少一个遮挡元件,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敏元件,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照和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检测信号;所述对比单元包括第二光敏元件,所述遮挡层中的至少一个遮挡元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所述对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对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结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测光电路和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测光电路能够准确地对光照强度进行检测。

Light metering module, photometric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module, an optical modu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ptical module includes a detection unit, a comparison unit and the shielding layer, the shielding layer comprises at least one shielding element, the detection unit includes a first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he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 of the detection signal detection unit is used to receive according to to the first photosensor light and the detection unit; the comparison unit comprises second photosensitive element,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shielding layer covering the shielding element at least second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he comparison unit for comparing the input signal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comparison unit; wherein, the the first photosensitive ele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ame second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light metering circuit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light measuring circuit can accurately detect the intensity of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光模块、测光电路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测光模块、测光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很多电子设备上都设置有测光电路,通过该测光电路对环境光或者对照射光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光强度作出不同的反应。例如,在显示设备中,设置测光电路,检测环境光的亮度,并根据环境光亮度调节显示亮度,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如何对光线的亮度进行准确的测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光模块、一种测光电路和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测光电路能够准确地检测光的亮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测光模块,其中,所述测光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对比单元和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包括至少一个遮挡元件,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敏元件,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照和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检测信号;所述对比单元包括第二光敏元件,所述遮挡层中的至少一个遮挡元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所述对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对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检测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导通;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对比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导通。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形成为所述检测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形成为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能够在该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对比单元还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形成为所述对比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形成为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能够在该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遮挡层包括多个所述遮挡元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遮挡元件覆盖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至少一个所述遮挡元件覆盖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栅极与恒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的恒流电压时,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第二光敏元件包括第二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栅极与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的恒流电压时,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导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和第一辅助光敏二极管,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栅极与恒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辅助光敏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的恒流电压时,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第一辅助光敏二极管的阳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敏元件包括第二光敏三极管和第二辅助光敏二极管,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栅极与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辅助光敏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的恒流电压时,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第二辅助光敏二极管的阳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测光电路,所述测光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测光模块,其中,所述测光模块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测光模块,所述测光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进行输出,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进行输出。优选地,所述测光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与复位信号端相连,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均相连,所述复位模块能够在该复位模块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复位信号时将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导通。优选地,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模块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到第一复位信号时,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模块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到第一复位信号时,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优选地,所述测光电路还包括第一稳压输出模块和第二稳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一稳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一稳压晶体管和第一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一稳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稳压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稳压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测光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输出模块包括第二稳压晶体管和第二输出晶体管,所述第二稳压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稳压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测光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测光电路,其中,所述测光电路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测光电路,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亮度计算模块,所述亮度计算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亮度计算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测光模块、测光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光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对比单元和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包括至少一个遮挡元件,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敏元件,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照和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检测信号;所述对比单元包括第二光敏元件,所述遮挡层中的至少一个遮挡元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所述对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对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光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对比单元和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包括至少一个遮挡元件,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光敏元件,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照和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检测信号;所述对比单元包括第二光敏元件,所述遮挡层中的至少一个遮挡元件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光敏元件,所述对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入信号输出对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和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检测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导通;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对比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输出端导通。3.根据权利2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形成为所述检测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形成为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能够在该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单元还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形成为所述对比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形成为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能够在该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将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包括多个所述遮挡元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遮挡元件覆盖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至少一个所述遮挡元件覆盖所述第二开关元件。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对比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栅极与恒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光敏元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的恒流电压时,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一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导通;所述第二光敏元件包括第二光敏三极管,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栅极与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光敏元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恒流电压输入端输入的恒流电压时,所述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一极和该第二光敏三极管的第二极导通。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元件包括第一光敏三极管和第一辅助光敏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生丁小梁郑智仁韩艳玲刘伟张平王鹏鹏曹学友贾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