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1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1)与柜门(2),柜体(1)与柜门(2)铰接;柜体(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表(7)与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进风管(10)与出风管(8),出风管(8)两端分别连接有风扇(7)与鼓风机(9),鼓风机(9)设置于进风管(10)与出风管(8)之间;柜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若干支撑台(5)相对于所述柜体(1)轴线纵向平行设置于柜体(1)内部,且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配电柜内部温度进行检测与降温,同时便于使用者对配电柜内部进行排线的配电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尤指一种配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配电柜。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迅速发展,户外配电柜、配电柜等这些用于满足各类电器元件进行安装的柜具也得到充足发展,但配电柜在安装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与检查,这是为了防止配电柜内部电器元件因老化或短路而引发意外情况,降低公共财产的损失,但配电柜内部的电器元件在长时间的工作运行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在夏天,由于配电柜内部的空间的狭小,不仅不利于施工人员对配电柜内部进行维修与处理,也让配电柜内部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到空气中,很容易使配电柜内部的电器元件因高温而出现损坏,或电路连接线因高温而出现短路,大大的增加常规配电柜的使用危害;再者,由于配电柜进出缆线较多,所以现有的配电柜看起来非常乱,且很难快速的寻找对应缆线的位置;特别是大电流负载的缆线,由于缆线比较粗,现有配电柜配置的线槽很难放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配电柜内部温度进行检测与降温,同时便于使用者对配电柜内部进行排线的配电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与柜门,柜体与柜门铰接;柜体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表与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进风管与出风管,出风管两端分别连接有风扇与鼓风机,鼓风机设置于进风管与出风管之间;柜体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台与纵向调节杆,若干支撑台相对于所述柜体轴线纵向平行设置于柜体内部,且若干支撑台与纵向调节杆垂直连接。具体地说,根据自然现象来说,在固定空间内部冷空气密度大于热空气,所以柜体内部的温度上方明显高于下方,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将上方热风吸收冷却之后再通过下方排出,形成风力循环通道,使得柜体内部温度恒定,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温度检测表对柜体内部进行监测;再者,现有技术中配电柜内部缆线错综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设置于配电柜内部的控制单元空间利用不充分所导致,本技术通过支撑台与纵向调节杆的配合能够调节支撑台之间间距,充分利用配电柜内部空间,降低缆线缠绕,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排线。进一步优选,所述纵向调节杆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支撑台与纵向调节杆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通孔相匹配;操作人员调节完支撑台高度后通过固定件加以固定,稳定性较强。进一步优选,所述柜门上方设置有指示灯与把手,柜门与柜体连接处设置有铰链。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若干紧固单元与排气孔,排气孔位于紧固单元内部;紧固单元包括紧固件、横向连接杆、横向调节件、纵向连接杆以及纵向调节件,紧固件之间分别连接横向连接杆与纵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与纵向连接杆上分别套接横向调节件与纵向调节件。进一步优选,所述柜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收集槽,用于收集柜体内部杂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将上方热风吸收冷却之后再通过下方排出,形成风力循环通道,使得柜体内部温度恒定,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温度检测表对柜体内部进行监测,从而使得配电柜内部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停机情况;再者,通过支撑台与纵向调节杆的配合能够调节支撑台之间间距,充分利用配电柜内部空间,降低缆线缠绕,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排线;最后,通过紧固单元能够较为轻松的固定配电柜内部设备,同时操作人员亦能通过排气孔对配电柜内部缆线进行排线,方便操作,再者,排气孔还能提高气流切割力同时对配电柜内部杂质进行筛除,便于回收。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支撑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纵向调节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支撑台与纵向调节杆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中:1-柜体、2-柜门、3-把手、4-铰链、5-支撑台、7-温度检测表、8-出风管、9-鼓风机、10-进风管、11-纵向调节杆、12-收集槽;5a-紧固件、5b-纵向连接杆、5c-纵向调节件、5d-横向连接杆、5e-横向调节件、5f-排气孔、11a-通孔、11b-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1与柜门2,柜体1与柜门2铰接;柜体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表7与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进风管10与出风管8,出风管8两端分别连接有风扇与鼓风机9,鼓风机9设置于进风管10与出风管8之间;柜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若干支撑台5相对于所述柜体1轴线纵向平行设置于柜体1内部,且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垂直连接。所述纵向调节杆1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a,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11b,固定件11b与通孔11a相匹配;操作人员调节完支撑台5高度后通过固定件11b加以固定,稳定性较强。所述柜门2上方设置有指示灯13与把手3,柜门2与柜体1连接处设置有铰链4。所述支撑台5上设置有若干紧固单元与排气孔5f,排气孔5f位于紧固单元内部;紧固单元包括紧固件5a、横向连接杆5d、横向调节件5e、纵向连接杆5b以及纵向调节件5c,紧固件5a之间分别连接横向连接杆5d与纵向连接杆5b;横向连接杆5d与纵向连接杆5b上分别套接横向调节件5e与纵向调节件5c。所述柜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2,用于收集柜体1内部杂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配电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1)与柜门(2),柜体(1)与柜门(2)铰接;其特征在于:柜体(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表(7)与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进风管(10)与出风管(8),出风管(8)两端分别连接有风扇与鼓风机(9),鼓风机(9)设置于进风管(10)与出风管(8)之间;柜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若干支撑台(5)相对于所述柜体(1)轴线纵向平行设置于柜体(1)内部,且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垂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包括柜体(1)与柜门(2),柜体(1)与柜门(2)铰接;其特征在于:柜体(1)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表(7)与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进风管(10)与出风管(8),出风管(8)两端分别连接有风扇与鼓风机(9),鼓风机(9)设置于进风管(10)与出风管(8)之间;柜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若干支撑台(5)相对于所述柜体(1)轴线纵向平行设置于柜体(1)内部,且若干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杆(1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1a),支撑台(5)与纵向调节杆(11)连接处设置有固定件(11b),固定件(11b)与通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太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华远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