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542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包括水箱,水箱中心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加热管、电阻丝加热板和离心叶轮;加热筒设置在水箱中部,加热管设置在加热筒中心,电阻丝加热板围绕加热管螺旋设置,电阻丝加热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均布有与第一导温板和第二导温板,离心叶轮设置在水箱底部,水箱顶部设有抽液管。优点是:采用设置在水箱中部的加热装置,并在抽液管和离心叶轮的配合下,使得液体在加热装置内外循环加热,从而加快传热效率,并保证水箱内液体热量均匀;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管和加热筒,并通过螺旋设置的电阻丝加热板,不仅减少能源浪费,还增加了液体与电阻丝加热板以及加热管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电阻丝加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焦耳效应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以加热物体,通常分为直接电阻加热和间接电阻加热。前者的电源电压直接加到被加热物体上,当有电流流过时,被加热物体本身(如电加热熨平机)便发热。间接电阻加热需由专门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发热元件,由发热元件产生热能,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等方式传到被加热物体上。由于被加热物体和发热元件分成两部分,因此被加热物体的种类一般不受限制,操作简便。目前,在对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中大多选择电阻丝型加热器,但现有的液体加热器中的电阻丝加热器形状单一,存在加热效率低下,液体加热速率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水箱,所述水箱中心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加热管、电阻丝加热板和离心叶轮;所述加热筒设置在水箱中部,且加热筒的顶端与水箱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筒侧壁为中空结构,且侧壁内腔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螺旋盘绕的电阻丝;所述加热管呈圆柱状,并竖直设置在加热筒中心,所述加热管的顶端与水箱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电阻丝加热板围绕加热管自上而下螺旋设置,且电阻丝加热板内边缘紧贴加热管外壁,外边缘紧贴加热筒内壁,所述电阻丝加热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均布有与第一导温板和第二导温板,且第一导温板和第二导温板分别与电阻丝加热板的上下表面垂直,所述第一导温板与第二导温板交错设置,且第一导温板和第二导温板上分别均布有通孔;所述离心叶轮设置在水箱底部内侧中心,并由设置在水箱底部外侧的电机驱动;所述水箱顶部还设有至少一个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且抽液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进水端设置在加热筒外壁与水箱内壁之间,所述出水端设置在加热筒内。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侧面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壁与外壁间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为单头电加热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温板为金属铝板或金属铜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温板为金属铝板或金属铜板。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叶轮为半开式叶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设置在水箱中部的加热装置,并在抽液管和离心叶轮的配合下,使得水箱中的液体在加热装置内外循环加热,从而加快传热效率,并保证水箱内液体热量均匀;加热装置采用内外设置的加热管和加热筒,并通过螺旋设置的电阻丝加热板,一方面,使得液体在加热装置内外循环流动时,可充分吸收加热筒侧壁内外热量,减少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让加热筒内的液体由上至下沿电阻丝加热板螺旋流动,增加了液体与电阻丝加热板以及加热管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提高加热效率,此外结合电阻丝加热板上下表面的导温板以及导温板上的通孔,不仅保证了液体流速,还进一步增加液体与电阻丝加热板以及加热管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并得以让导温板上的热量充分传递至液体中,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水箱,2-加热筒,21-电阻丝,3-加热管,4-电阻丝加热板,5-离心叶轮,6-第一导温板,7-第二导温板,8-通孔,9-抽液管,91-进水端,92-出水端,10-电机,11-抽水泵,12-进水口,13-出水口,14-液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所示,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水箱1,水箱1中心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2、加热管3、电阻丝加热板4和离心叶轮5;加热筒2设置在水箱1中部,且加热筒2的顶端与水箱1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1底部间留有间隙,加热筒2侧壁为中空结构,且侧壁内腔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螺旋盘绕的电阻丝21;加热管3呈圆柱状,并竖直设置在加热筒2中心,加热管3的顶端与水箱1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1底部间留有间隙;电阻丝加热板4围绕加热管3自上而下螺旋设置,且电阻丝加热板4内边缘紧贴加热管3外壁,外边缘紧贴加热筒2内壁,电阻丝加热板4的上下表面分别均布有与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且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分别与电阻丝加热板4的上下表面垂直,第一导温板6与第二导温板7交错设置,且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上分别均布有通孔8;离心叶轮5设置在水箱1底部内侧中心,并由设置在水箱1底部外侧的电机10驱动;水箱1顶部还设有至少一个抽液管9,抽液管9一端为进水端91,另一端为出水端92,且抽液管9上设有抽水泵11,进水端91设置在加热筒2外壁与水箱1内壁之间,出水端91设置在加热筒2内。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侧面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工作时,首先通过进水口12向水箱1内通入液体,直至液面高度淹没抽液管9的进水端91,随后关闭进水口,并开启抽水泵11和离心叶轮5,使得加热筒2外壁与水箱1内壁间上段的液体不断的通过抽液管9流入加热筒2内,而加热筒2内的液体自伤而下沿电阻丝加热板4向下运动,当液体流至加热筒2下方时,再在离心叶轮5的离心作用下,不断的进入加热筒2外壁与水箱1内壁间底部,从而形成水箱1中的液体在加热装置内外循环加热,从而加快传热效率,并保证水箱内液体热量均匀;一方面,使得液体在加热装置内外循环流动时,加热筒2内外的液体可充分吸收加热筒2侧壁内外热量,减少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加热筒2内的液体由上至下沿电阻丝加热板4螺旋流动时,部分液体沿交错设置的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蛇形流动,另一部分液体直接穿过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上的通孔8,不仅保证了液体流速,还增加了液体的紊乱程度,从而增加了液体与电阻丝加热板4以及加热管3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提高加热效率,并得以让导温板上的热量充分传递至液体中,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内壁与外壁间设有保温层(未画出),减少水箱1内液体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加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3为单头电加热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温板6为金属铝板或金属铜板,第二导温板7为金属铝板或金属铜板,从而保证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的导热效率,有效传导加热筒2、加热管3和电阻丝加热板4上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离心叶轮5为半开式叶轮。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水箱(1),所述水箱(1)中心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2)、加热管(3)、电阻丝加热板(4)和离心叶轮(5);所述加热筒(2)设置在水箱(1)中部,且加热筒(2)的顶端与水箱(1)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1)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筒(2)侧壁为中空结构,且侧壁内腔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螺旋盘绕的电阻丝(21);所述加热管(3)呈圆柱状,并竖直设置在加热筒(2)中心,所述加热管(3)的顶端与水箱(1)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1)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电阻丝加热板(4)围绕加热管(3)自上而下螺旋设置,且电阻丝加热板(4)内边缘紧贴加热管(3)外壁,外边缘紧贴加热筒(2)内壁,所述电阻丝加热板(4)的上下表面分别均布有与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且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分别与电阻丝加热板(4)的上下表面垂直,所述第一导温板(6)与第二导温板(7)交错设置,且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上分别均布有通孔(8);所述离心叶轮(5)设置在水箱(1)底部内侧中心,并由设置在水箱(1)底部外侧的电机(10)驱动;所述水箱(1)顶部还设有至少一个抽液管(9),所述抽液管(9)一端为进水端(91),另一端为出水端(92),且抽液管(9)上设有抽水泵(11),所述进水端(91)设置在加热筒(2)外壁与水箱(1)内壁之间,所述出水端(91)设置在加热筒(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丝型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状的水箱(1),所述水箱(1)中心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2)、加热管(3)、电阻丝加热板(4)和离心叶轮(5);所述加热筒(2)设置在水箱(1)中部,且加热筒(2)的顶端与水箱(1)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1)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筒(2)侧壁为中空结构,且侧壁内腔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螺旋盘绕的电阻丝(21);所述加热管(3)呈圆柱状,并竖直设置在加热筒(2)中心,所述加热管(3)的顶端与水箱(1)顶部连接,底端与水箱(1)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电阻丝加热板(4)围绕加热管(3)自上而下螺旋设置,且电阻丝加热板(4)内边缘紧贴加热管(3)外壁,外边缘紧贴加热筒(2)内壁,所述电阻丝加热板(4)的上下表面分别均布有与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且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分别与电阻丝加热板(4)的上下表面垂直,所述第一导温板(6)与第二导温板(7)交错设置,且第一导温板(6)和第二导温板(7)上分别均布有通孔(8);所述离心叶轮(5)设置在水箱(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律智诚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