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336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在工作面巷道内施工瓦斯抽采钻孔;通过磁化水注入管向瓦斯抽采钻孔内注入磁化水,然后磁化水向瓦斯抽采钻孔周围的煤体内渗流;液氮罐内的液氮向瓦斯抽采钻孔内注满液氮;液氮冻结渗入煤体内的磁化水,并且气化转变为氮气,使瓦斯抽采钻孔内压力升高;瓦斯抽采钻孔内已气化的氮气进入氮气加热罐内被收集;重复上述冻融步骤,对瓦斯抽采钻孔实施多次液氮气化循环;氮气加热罐对其内部收集的氮气进行加热,使高温氮气注入瓦斯抽采钻孔内,使高温氮气对煤体进行致裂。本发明专利技术先使煤体产生弱化区,然后在对煤体进行破裂增透,从而缩短氮气的蓄热时间,同时提高对煤体的增透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煤层的构造复杂,渗透率普遍较低,许多高瓦斯煤体均属于低透气性煤体。同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步加大,应力的增高,进一步降低了煤体的透气性。在透气性差的矿井进行未卸压煤体瓦斯预抽效果往往都不理想,增加煤体透气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增加煤体透气性过程中主要采用水力化措施,如水力压裂、水力切割。采用水力化增透措施时,煤体被水浸泡后易泥化,从而造成堵塞瓦斯流动通道,并且受到水的表面张力限制其增透范围有限;另外在进行水力化增透措施时,煤体起裂压力要求至少为25MPa,因此在高压水作用下极易诱导煤与瓦斯突出,给煤矿高效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申请号为20121005643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温度和压力耦合作用下的氮气增透抽采瓦斯的方法,该方法对增透孔注入温度和压力耦合作用下的氮气,通过温度和压力耦合作用下氮气的耦合作用,对煤体进行增透,具体原理为氮气压开煤体小尺度裂隙,使煤体中原始闭合裂隙展开裂隙进一步扩展,增透后气体会通过裂隙通道排出煤体,该方法虽然不会堵塞瓦斯流动通道,但是在增加煤体透气性的过程中,氮气需要很长的蓄热时间后才能导致煤体破裂而增透,另外其也存在注气时间长、增透范围有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先使煤体产生弱化区,然后在对煤体进行破裂增透,从而不仅大大缩短氮气的蓄热时间并减少注气时间,同时有效提高对煤体的增透范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采用的氮气增透装置包括液氮罐、液氮量观测仪、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第一氮气回流管、液氮缓冲罐、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第二控制阀、封孔管连接装置、氮气加热装置、第三控制阀、第二氮气回流管、高温氮气注入管、第四控制阀、三通阀、回流口连接管、磁化水注入管和第五控制阀,液氮量观测仪固定在液氮罐上,液氮罐的出口通过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与液氮缓冲罐的进口连通,液氮缓冲罐的回流口通过第一氮气回流管与液氮缓冲罐的回流口连通,液氮缓冲罐的出口通过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及封孔管连接装置与封孔管的进口连接,所述封孔管通过封孔段固定在瓦斯抽采钻孔内,封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氮气回流口和磁化水注入口,磁化水注入口与磁化水注入管的一端连通,氮气回流口通过回流口连接管与三通阀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三通阀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二氮气回流管和高温氮气注入管与氮气加热罐的回流口和氮气加热罐的出口连通;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氮气回流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高温氮气注入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磁化水注入管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其工作时的具体步骤为:A、在工作面巷道内根据煤体倾向施工向下的瓦斯抽采钻孔;B、采用高压注浆法对瓦斯抽采钻孔进行密封并设置封孔管,所述封孔管为液氮输送专用管;C、打开第五控制阀,通过磁化水注入管及封孔管向瓦斯抽采钻孔内注入磁化水,磁化水的注入压力为2~4MPa,持续时间为1~2h,然后磁化水向瓦斯抽采钻孔周围的煤体内渗流;D、关闭第五控制阀,静置6~8h,然后打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液氮罐内的液氮经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液氮缓冲罐、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封孔管连接装置及封孔管向瓦斯抽采钻孔内注入液氮,直至注满;E、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静置2~3h,使瓦斯抽采钻孔内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液氮冻结渗入煤体内的磁化水,并且一部分液氮经气化转变为氮气,使瓦斯抽采钻孔内压力升高;F、打开第三控制阀,使瓦斯抽采钻孔内已气化的氮气经氮气回流口、回流口连接管、三通阀及第二氮气回流管进入氮气加热罐内,直至瓦斯抽采钻孔内的液氮完全气化后关闭第三控制阀;G、重复步骤D~F,对瓦斯抽采钻孔实施多次液氮气化循环,从而使煤体形成弱化区;H、氮气加热罐对其内部收集的氮气进行加热,使氮气的加热温度达到60~100℃的高温氮气,然后打开第四控制阀,使高温氮气经高温氮气注入管、三通阀及封孔管注入瓦斯抽采钻孔内,使高温氮气对煤体形成的弱化区进行致裂,最终达到增加煤体的透气性。进一步,所述步骤G的液氮气化循环次数为4~8次。进一步,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上设有第一逆止阀,第一氮气回流管上设有第二逆止阀,第二氮气回流管上设有第三逆止阀,高温氮气注入管上设有第四逆止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先注入磁化水进而进行多次液氮气化循环,最后注入高温氮气对煤体进行致裂;由于磁化水较常规水在煤中扩散的范围大,因此注入磁化水使煤体的吸水率高,大幅度提高了后续注入液氮的冻结范围,且煤体由于吸水冻结成冰后,使其膨胀率更大,有助于提高煤体冻融致裂效果;煤层布置下向的瓦斯抽采钻孔,液氮靠自身重力流入钻孔内,确保液氮能填满整个瓦斯抽采钻孔,且随着液氮的气化,氮气向瓦斯抽采钻孔外移动,便于氮气的收集。然后由于磁化水放热成冰,此时液氮吸热气化转变为氮气,使瓦斯抽采钻孔内压力升高,加快液氮在煤体的渗流,增加煤体的冻结范围;在多次液氮气化循环作用下,通过煤体的冻结作用及磁化水结冰的膨胀作用促使煤体宏观裂隙发展沟通和微小孔隙张开发育,从而形成煤体弱化区。然后对煤体弱化区注入高温氮气,致裂针对性强,煤体致裂效果好,透气性增加幅度大,能有效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果;高温氮气还能为瓦斯解析提供热源,加快瓦斯的解析速率,便于瓦斯高浓度、大流量抽采。收集的氮气经升温设备变为高温氮气,实现了液氮的循环利用,不用再额外提供氮气源,简单方便。该方法不但有效解决了低透气煤层增透范围小、增透效果差的难题,还能提高瓦斯抽采浓度并加快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速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氮罐;2、液氮量观测仪;3、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4、第一控制阀;5、第一逆止阀;6、第一氮气回流管;7、第二逆止阀;8、液氮缓冲罐;9、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10、第二控制阀;11、封孔管连接装置;12、氮气加热罐;13、第三控制阀;14、第三逆止阀;15、第二氮气回流管;16、高温氮气注入管;17、第四控制阀;18、第四逆止阀;19、氮气回流口;20、三通阀;21、回流口连接装置;22、磁化水注入管;23、第五控制阀;24、封孔管;25、封孔段;26、瓦斯抽采钻孔;27、煤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采用的氮气增透装置包括液氮罐1、液氮量观测仪2、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第一氮气回流管6、液氮缓冲罐8、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第二控制阀10、封孔管连接装置11、氮气加热装置12、第三控制阀13、第二氮气回流管15、高温氮气注入管16、第四控制阀17、三通阀20、回流口连接管21、磁化水注入管22和第五控制阀23,液氮量观测仪2固定在液氮罐1上,液氮罐1的出口通过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与液氮缓冲罐8的进口连通,液氮缓冲罐8的回流口通过第一氮气回流管6与液氮缓冲罐8的回流口连通,液氮缓冲罐8的出口通过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及封孔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氮气增透装置包括液氮罐(1)、液氮量观测仪(2)、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第一氮气回流管(6)、液氮缓冲罐(8)、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第二控制阀(10)、封孔管连接装置(11)、氮气加热装置(12)、第三控制阀(13)、第二氮气回流管(15)、高温氮气注入管(16)、第四控制阀(17)、三通阀(20)、回流口连接管(21)、磁化水注入管(22)和第五控制阀(23),液氮量观测仪(2)固定在液氮罐(1)上,液氮罐(1)的出口通过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与液氮缓冲罐(8)的进口连通,液氮缓冲罐(8)的回流口通过第一氮气回流管(6)与液氮缓冲罐(8)的回流口连通,液氮缓冲罐(8)的出口通过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及封孔管连接装置(11)与封孔管(24)的进口连接,所述封孔管(24)通过封孔段(25)固定在瓦斯抽采钻孔(26)内,封孔管(24)的管壁上开设有氮气回流口(19)和磁化水注入口,磁化水注入口与磁化水注入管(22)的一端连通,氮气回流口(19)通过回流口连接管(21)与三通阀(20)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三通阀(20)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二氮气回流管(15)和高温氮气注入管(16)与氮气加热罐(12)的回流口和氮气加热罐(12)的出口连通;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第二氮气回流管(15)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3),高温氮气注入管(16)上设有第四控制阀(17),磁化水注入管(22)上设有第五控制阀(23);其工作时的具体步骤为:A、在工作面巷道内根据煤体倾向施工向下的瓦斯抽采钻孔(26);B、采用高压注浆法对瓦斯抽采钻孔(26)进行密封并设置封孔管(24);C、打开第五控制阀(23),通过磁化水注入管(22)及封孔管(24)向瓦斯抽采钻孔(26)内注入磁化水,磁化水的注入压力为2~4MPa,持续时间为1~2h,然后磁化水向瓦斯抽采钻孔(26)周围的煤体内渗流;D、关闭第五控制阀(23),静置6~8h,然后打开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10),液氮罐(1)内的液氮经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液氮缓冲罐(8)、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封孔管连接装置(11)及封孔管(24)向瓦斯抽采钻孔(26)内注入液氮,直至注满;E、关闭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10),静置2~3h,使瓦斯抽采钻孔(26)内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液氮冻结渗入煤体(27)内的磁化水,并且一部分液氮经气化转变为氮气,使瓦斯抽采钻孔(26)内压力升高;F、打开第三控制阀(13),使瓦斯抽采钻孔(26)内已气化的氮气经氮气回流口(19)、回流口连接管(21)、三通阀(20)及第二氮气回流管(15)进入氮气加热罐(12)内,直至瓦斯抽采钻孔(26)内的液氮完全气化后关闭第三控制阀(13);G、重复步骤D~F,对瓦斯抽采钻孔(26)实施多次液氮气化循环,从而使煤体(27)形成弱化区;H、氮气加热罐(12)对其内部收集的氮气进行加热,使氮气的加热温度达到60~100℃的高温氮气,然后打开第四控制阀(17),使高温氮气经高温氮气注入管(16)、三通阀(20)及封孔管(24)注入瓦斯抽采钻孔(26)内,使高温氮气对煤体(27)形成的弱化区进行致裂,最终达到增加煤体(27)的透气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氮气增透装置包括液氮罐(1)、液氮量观测仪(2)、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第一氮气回流管(6)、液氮缓冲罐(8)、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第二控制阀(10)、封孔管连接装置(11)、氮气加热装置(12)、第三控制阀(13)、第二氮气回流管(15)、高温氮气注入管(16)、第四控制阀(17)、三通阀(20)、回流口连接管(21)、磁化水注入管(22)和第五控制阀(23),液氮量观测仪(2)固定在液氮罐(1)上,液氮罐(1)的出口通过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与液氮缓冲罐(8)的进口连通,液氮缓冲罐(8)的回流口通过第一氮气回流管(6)与液氮缓冲罐(8)的回流口连通,液氮缓冲罐(8)的出口通过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及封孔管连接装置(11)与封孔管(24)的进口连接,所述封孔管(24)通过封孔段(25)固定在瓦斯抽采钻孔(26)内,封孔管(24)的管壁上开设有氮气回流口(19)和磁化水注入口,磁化水注入口与磁化水注入管(22)的一端连通,氮气回流口(19)通过回流口连接管(21)与三通阀(20)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三通阀(20)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第二氮气回流管(15)和高温氮气注入管(16)与氮气加热罐(12)的回流口和氮气加热罐(12)的出口连通;第一液氮输送绝热管(3)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第二液氮输送绝热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第二氮气回流管(15)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3),高温氮气注入管(16)上设有第四控制阀(17),磁化水注入管(22)上设有第五控制阀(23);其工作时的具体步骤为:A、在工作面巷道内根据煤体倾向施工向下的瓦斯抽采钻孔(26);B、采用高压注浆法对瓦斯抽采钻孔(26)进行密封并设置封孔管(24);C、打开第五控制阀(23),通过磁化水注入管(22)及封孔管(24)向瓦斯抽采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程姜慧禄利刚殷惠光张朕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