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文安专利>正文

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23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水阻水、封堵迅速的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包括了柔性水囊数量的确定、柔性水囊的固定、柔性水囊中水体灌注、柔性水囊移动及封堵、完成封堵截流后及时以石料等重物在柔性水囊后方进行堆叠封堵五个步骤;采用以水阻水的方式进行堤坝决口封堵,取材便捷,利用了灌实后柔性水囊的自身重量,且在水中呈半漂浮状态,在顺水水流和决口处水流的合力作用下,将柔性水囊推至堤坝决口处,实现堤坝决口的迅速封堵,有效地迅速地减缓决口处的水流,其可适用于不同大小、不同深度的堤坝决口,且其也可用于堤坝施工中的坝口合拢与堵流,使用范围广,取材方便,操作快捷,封堵迅速,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堤坝防汛及堤坝构筑
,具体涉及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
技术介绍
河道堤坝在抗洪防汛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堤坝决口现象,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决口发生后,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不同,采用的堵口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对决口的封堵是从坝顶向决口处堆叠砂袋,但是由于堤坝决口水流急速,砂袋或重物容易被水流冲走;而且现有的堆叠砂袋的装置是从一个装砂袋地点移动到另一个需要堆叠砂袋的地点,其较为耗时,并且需要近距离堆叠砂袋,这在堤坝决口封堵上都是不实用的,这种封堵决口的方法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劳民伤财;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堰堤坝的合龙是一项技术难题,传统的施工方法是抛掷巨石的方法来截流,其封堵速度慢,耗工费时,封堵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水阻水、封堵迅速的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柔性水囊数量的确定:根据堤坝决口深度,确定柔性水囊数量;根据堤坝决口宽度,确定柔性水囊的长度;步骤2、柔性水囊的固定:柔性水囊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将柔性水囊密封端固定连接在水流上游大于决口宽度1/2的位置处,开口端置于水流中;步骤3、柔性水囊中水体灌注:将柔性水囊开口端的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通过水流作用向柔性水囊中灌注水体,在柔性水囊上开设有进水口、排气口,通过进水口补充灌注水体,通过排气口排出柔性水囊中的气体,直至柔性水囊灌实,将灌实后的柔性水囊通过封口件密封;步骤4、柔性水囊移动及封堵:柔性水囊中水体灌注完成后,半漂浮在水流中,将柔性水囊开口端推离堤岸,在顺水水流和决口水流的合力作用下,顺势漂移至水流下游处,柔性水囊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固定后,将柔性水囊开口端固定在水流下游位置处,使柔性水囊囊体全面封堵堤坝决口,完成封堵截流;步骤5、完成封堵截流后,及时以石料等重物在柔性水囊后方进行堆叠封堵,保障封堵持续性。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柔性水囊为多个时,将多个柔性水囊上下依次叠放,相邻柔性水囊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进一步,步骤3中向柔性水囊中灌注水体时,同时利用水泵通过进水口向柔性水囊中灌注水体。进一步,在向柔性水囊中灌注水体时,最上层柔性水囊注水量为柔性水囊最大容量的75-90%,其余部分为空气,使最上层柔性水囊半漂浮在水流中,当最上层柔性水囊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固定后,下层柔性水囊则在重力和上层柔性水囊浮力的共同作用下,呈重叠排列,形成一道水墙,用以阻止决口或合龙处的水流,达到截流的目的。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柔性水囊上的连接耳;相邻柔性水囊的连接耳为轴向间隔设置,且在上述连接耳中安装有轴向插销。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封口件为塞柱,所述塞柱连接在柔性水囊开口端处。进一步,所述柔性水囊直径为1~2米,长度为100-200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采用以水阻水的方式进行堤坝决口封堵,取材便捷,利用了灌实后柔性水囊的自身重量,且在水中呈半漂浮状态,在顺水水流和决口处水流的合力作用下,将柔性水囊推至堤坝决口处,使柔性水囊囊体完全封堵堤坝决口,实现堤坝决口的迅速封堵,有效地迅速地减缓决口处的水流,其可适用于不同大小、不同深度的堤坝决口,且其也可用于堤坝施工中的坝口合龙与截流,使用范围广,取材方便,操作快捷,封堵迅速,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图3为柔性水囊连接截面示意图;图1至图3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柔性水囊,2-堤坝决口,3-连接机构,4-进水口,5-排气口,6-封口件,101-密封端,102-开口端,31-连接耳,32-轴向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柔性水囊数量的确定:根据堤坝决口2深度,确定柔性水囊1数量;根据堤坝决口2宽度,确定柔性水囊1的长度;步骤2、柔性水囊的固定:柔性水囊1一端为密封端101,另一端为开口端102,将柔性水囊1密封端101固定连接在水流上游大于决口宽度1/2的位置处,开口端102置于水流中;步骤3、柔性水囊中水体灌注: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的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通过水流作用向柔性水囊1中灌注水体,在柔性水囊1上开设有进水口4、排气口5,通过进水口4补充灌注水体,通过排气口5排出柔性水囊1中的气体,直至柔性水囊1灌实,将灌实后的柔性水囊1通过封口件6密封;步骤4、柔性水囊移动及封堵:柔性水囊1中水体灌注完成后,半漂浮在水流中,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推离堤岸,在顺水水流和决口水流的合力作用下,顺势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柔性水囊1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后,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固定在水流下游位置处,使柔性水囊1囊体全面封堵堤坝决口2,完成封堵截流;步骤5、完成封堵截流后,及时以石料等重物在柔性水囊1后方进行堆叠封堵,保障封堵持续性。由于堤坝决口2深度有所不同,对于不同深度的决口,选择适当数量的柔性水囊1,保证封堵的完全可靠性,所述柔性水囊1一端为密封端101,所述密封端101固定连接在水流上游位置处,柔性水囊1另一端为开口端102,所述开口端102置于水流中,就地取材,便于向柔性水囊1中灌注水体,为了防止柔性水囊1密封端101固定位置太过靠近堤坝决口2而导致的柔性水囊1被决口处水流冲击冲走,所述密封端101固定在距离堤坝决口2上游大于决口宽度1/2的位置处,为了提高向柔性水囊1中灌注水体的速度,所述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水体以一定的流速快速的灌注到柔性水囊1中,加快灌水的速度,提高施工效率;为了使柔性水囊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击水流冲击的能力,在所述柔性水囊1上开设有进水口4和排气口5,在向柔性水囊1中灌注水体时,通过进水口4补充灌注水体,通过排气口5,将柔性水囊1中的残余气体排出,使水体灌实柔性水囊1,灌实后再利用封口件6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进行密封,减小或防止水体流出,使柔性水囊1具有较高的强度;当柔性水囊1中水体灌注完成后,此时柔性水囊1半漂浮在水流中,将柔性水囊1推离堤岸,在顺水水流及决口处水流的合力作用下,柔性水囊1顺势漂移至水流下游处,柔性水囊1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后,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固定在水流下游位置处,使柔性水囊1囊体全面封堵堤坝决口,实现封堵截流,截流后,及时以石料等重物在柔性水囊1后方位置处堆叠进行封堵,保障封堵的持续性。由于堤坝决口2深度不同,对于柔性水囊1数量要求也不尽相同,本专利技术中,当柔性水囊1为多个时,将多个柔性水囊1上下依次叠放,相邻柔性水囊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所述柔性水囊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多个柔性水囊1上下依次叠放联接时,相邻柔性水囊1之间相互紧贴,不会产生较大间隙,加强挡水封堵效果,且柔性水囊1上下叠放设置,可适应不同深度的堤坝决口2,使用范围广;各柔性水囊1结构相同,相邻柔性水囊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通过连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柔性水囊数量的确定:根据堤坝决口(2)深度,确定柔性水囊(1)数量;根据堤坝决口(2)宽度,确定柔性水囊(1)的长度;步骤2、柔性水囊的固定:柔性水囊(1)一端为密封端(101),另一端为开口端(102),将柔性水囊(1)密封端(101)固定连接在水流上游大于决口宽度1/2的位置处,开口端(102)置于水流中;步骤3、柔性水囊中水体灌注: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通过水流作用向柔性水囊(1)中灌注水体,在柔性水囊(1)上开设有进水口(4)、排气口(5),通过进水口(4)补充灌注水体,通过排气口(5)排出柔性水囊(1)中的气体,直至柔性水囊(1)灌实,将灌实后的柔性水囊(1)通过封口件(6)密封;步骤4、柔性水囊移动及封堵:柔性水囊(1)中水体灌注完成后,半漂浮在水流中,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推离堤岸,在顺水水流和决口水流的合力作用下,顺势漂移至水流下游处,柔性水囊(1)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后,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固定在水流下游位置处,使柔性水囊(1)囊体全面封堵堤坝决口(2),完成封堵截流;步骤5、完成封堵截流后,及时以石料等重物在柔性水囊(1)后方进行堆叠封堵,保障封堵持续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柔性水囊数量的确定:根据堤坝决口(2)深度,确定柔性水囊(1)数量;根据堤坝决口(2)宽度,确定柔性水囊(1)的长度;步骤2、柔性水囊的固定:柔性水囊(1)一端为密封端(101),另一端为开口端(102),将柔性水囊(1)密封端(101)固定连接在水流上游大于决口宽度1/2的位置处,开口端(102)置于水流中;步骤3、柔性水囊中水体灌注: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放置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通过水流作用向柔性水囊(1)中灌注水体,在柔性水囊(1)上开设有进水口(4)、排气口(5),通过进水口(4)补充灌注水体,通过排气口(5)排出柔性水囊(1)中的气体,直至柔性水囊(1)灌实,将灌实后的柔性水囊(1)通过封口件(6)密封;步骤4、柔性水囊移动及封堵:柔性水囊(1)中水体灌注完成后,半漂浮在水流中,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推离堤岸,在顺水水流和决口水流的合力作用下,顺势漂移至水流下游处,柔性水囊(1)漂移至水流下游位置处后,将柔性水囊(1)开口端(102)固定在水流下游位置处,使柔性水囊(1)囊体全面封堵堤坝决口(2),完成封堵截流;步骤5、完成封堵截流后,及时以石料等重物在柔性水囊(1)后方进行堆叠封堵,保障封堵持续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决口和围堰合龙的封堵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安
申请(专利权)人:潘文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