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及进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11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包括,向絮凝反应器反应桶内喷水的喷淋组件和驱动喷淋组件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摆动喷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的进水方法,在絮凝反应阶段,喷淋组件以旋转喷水的方式向反应桶内喷洒洗涤水;在清洗阶段,喷淋组件以摆动和旋转的方式向反应桶内部的前、后、左、右侧面喷水,以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及进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设备,尤其是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絮凝循环水功能洗衣机通过将衣物洗涤完后的脏水排放到絮凝反应器内,并向反应桶内投放絮凝剂对洗涤水进行絮凝反应将洗涤后的脏水净化成干净水,并经过过滤模块的过滤作用将干净水和絮凝产生物分开,将干净水重新冲入到洗涤桶内洗涤衣物或者储存起来使用。专利号为201410324718.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及洗衣机,所述絮凝容器的顶部设有向内凸出的进水喷头,进水喷头上设有多个喷水孔,各喷水孔的孔径依据该喷水孔和絮凝容器侧壁间的距离对应设置,不同孔径的喷水孔中喷射出不同速度的、可冲刷至絮凝容器侧壁的水流。通过上述装置,使不同孔径的喷水孔中喷射出的进水水流均可冲刷至絮凝容器的内壁,以使得絮凝容器的进水水流对絮凝容器内壁进行冲刷,实现利用进水水流对絮凝容器进行清洗的目的。该专利技术虽然可以扩大水流对对絮凝容器的冲洗面积,但由于絮凝水的压力一般较小,使得喷水孔的喷水距离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喷水覆盖面,因此其冲洗效果难以达到使用要求。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利用电机驱动喷头摆动的方式扩大水流对絮凝容器的冲洗范围,提高清洗效果。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包括,向絮凝反应器反应桶内喷水的喷淋组件和驱动喷淋组件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摆动喷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喷淋组件连接,并驱动喷淋组件摆动的第一电机。进一步,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可旋转出水的喷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垂直于喷头出水方向设置,第一电机的转轴带动喷头摆动喷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喷头旋转出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喷头出水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喷头连接以带动喷头绕第二电机的转轴旋转。进一步,所述喷头包括,壳体和回水转臂,所述壳体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回水转臂包括,中心管和由中心管向外径向延伸出的多根直管组成,所述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为中空轴,并与中心管连接。进一步,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絮凝反应器反应桶上用于向反应桶内供水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伸入反应桶的内部,并在该端通过一软管与第二电机的中空轴连接,所述中空轴的两端分别连通中心管和软管,且中空轴与中心管为固定连接,与软管为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喷头具有倾斜设置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呈一定角度倾斜向下设置,以利用水流喷射的反作用实现自旋转。进一步,所述喷头包括,壳体和回水转臂,所述壳体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回水转臂包括,中心管和由中心管向外径向延伸出的多根直管组成,所述直管的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水口。进一步,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絮凝反应器反应桶上用于向反应桶内供水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伸入反应桶的内部,并在该端通过一软管与中心管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的进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絮凝反应阶段,喷淋组件以旋转喷水的方式向反应桶内喷洒洗涤水;b、清洗阶段,喷淋组件以摆动和旋转的方式向反应桶内部的前、后、左、右侧面喷水。具体地,在絮凝反应阶段,洗涤后的水经过回水管和喷头进入到絮凝反应器的反应桶内部,此时,喷头以旋转喷水的方式向反应桶内喷洒洗涤水。具体地,在清洗阶段,清洗水经过回水管和喷头进入到反应桶内部,此时,第一电机与喷头同时动作;第一电机带动喷头摆动以清洗反应桶内部的左、右侧面,喷头以旋转喷水的方式清洗反应桶内部的前、后侧面。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回水转壁由中心管和三根直管组成,其可以绕第二电机转轴旋转,保证回水时均匀喷洒到反应桶内,同时保证洗涤水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提高反应效果。2、第二电机可以相对第一电机的转轴旋转,可以保证在冲洗阶段,将冲洗水喷洒到反应桶的前部和后部上侧面,保证冲洗到反应桶的全部内表面;3、回水管与喷头通过软管连接,能够保证第一电机旋转时不会拉伸回水管。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中絮凝反应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的反应桶去掉部分桶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的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喷淋组件的仰视图;图5:为图4的A-A面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喷淋组件的仰视图;图7:为图6的B-B面剖视图;其中:1、反应桶2、进水结构3、回水管4、软管5、喷头6、第一电机7、壳体8、回水转臂9、第二电机10、出水口11、中心管12、直管13、中空轴14、管接头101、排水管102、回主桶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般洗衣机可包括,洗衣机外壳、设于洗衣机外壳内的洗衣单元和絮凝反应器,其中,洗衣单元对衣物进行揉搓清洗并产生污水,絮凝反应器接收洗衣单元产生的污水,并通过絮凝反应将污水净化后重新供给洗衣单元,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絮凝反应器一般可包括,絮凝用的反应桶1和安装在反应桶1上的进水结构2。所述进水结构2包括,向絮凝反应器反应桶1内喷水的喷淋组件和驱动喷淋组件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摆动喷水,以扩大喷水的覆盖范围。具体地,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反应桶1上的回水管3,与回水管3连通以向反应桶1内喷水的喷头5,所述喷头5可旋转喷水。所述反应桶1为一扁形桶,其前后两侧的间距小于左右两侧的间距,反应桶1的底部为收缩的锥形,并安装有排水管101和回主桶管102,其中,排水管101用于排走污水,回主桶管102与洗衣单元连接,用于向洗衣单元提供处理后的清洁水。结合图3所示,所述回水管3的一端位于反应桶1的外侧,另一端伸入反应桶1的内部,并且位于反应桶1内的一端通过一软管4与喷头连接,所述回水管3位于反应桶1外的一端设有絮凝剂投入口31,并与洗衣单元的排水管连接(图中并未示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喷淋组件连接,并驱动喷淋组件摆动的第一电机6,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机6驱动喷头5相对回水管3摆动,优选地,所述喷头5位于反应桶1顶部的中心处,喷头5的摆动角度在±0-90°范围内,在第一电机6转动时,喷头5将随电机轴发生转动,软管4的设置可以避免喷头5摆动时拉伸回水管3。具体地,第一电机6的转轴垂直于喷头5的出水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6的转轴垂直于反应桶1的前后壁设置,以使第一电机6驱动喷头5在反应桶1的左右方向上摆动。第一电机6的外壳与反应桶1的桶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采用加长轴电机,以使电机转轴的长度足够与喷头5发生接触并与之连接。优选地,第一电机6可以设置在反应桶1的外侧,但也可以设置在反应桶1的内侧,设置在反应桶1内侧时,第一电机6采用防水结构。第一电机6可以优选为步进电机。结合图4和图5所示,具体地,所述喷头5包括,壳体7和回水转臂8,所述壳体7安装在软管4端部,并与第一电机6的转轴连接,壳体7为方形结构,内部具有容腔。所述回水转臂8包括,与软管4连通的中心管11和由中心管11向外径向延伸出的直管12组成,所述直管12的底部设有多个向下的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及进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絮凝反应器反应桶内喷水的喷淋组件和驱动喷淋组件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摆动喷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絮凝反应器反应桶内喷水的喷淋组件和驱动喷淋组件动作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喷淋组件摆动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喷淋组件连接,并驱动喷淋组件摆动的第一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可旋转出水的喷头,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垂直于喷头出水方向设置,第一电机的转轴带动喷头摆动喷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喷头旋转出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喷头出水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电机的转轴与喷头连接以带动喷头绕第二电机的转轴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壳体和回水转臂,所述壳体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回水转臂包括,中心管和由中心管向外径向延伸出的多根直管组成,所述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为中空轴,并与中心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反应器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絮凝反应器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涛车敏李冬邓金柱赵志强劳春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