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色纤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变色纤维是一种具有特殊组成或结构的,在受到光、电、磁、热、水分或辐射等外界条件刺激后可以改变颜色的纤维。变色纤维最早应用在1970年的越南战争的战场上,美国的Cyanamide公司为满足美军对作战服装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光致变色纤维,这类纤维可以吸收光线后改变颜色。此后不同机制的变色纤维不断发展,主要包括热致变色、电致变色、磁致变色、光致变色、湿致变色等,在智能可穿戴、军事伪装、柔性显示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可拉伸智能变色纤维已成为热门话题。电致变色通过控制电流或者电压的大小来实现纤维颜色的转变,是一种更容易、更可控的方法。电致变色纤维一般为多层结构,包含变色层,电解质层以及电极层。然而,复杂的多层结构导致电致变色纤维的拉伸在制备上比较困难,性能较差;这种复杂的结构以及对电极的使用也使纤维几乎不可拉伸,限制了其在可穿戴领域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制备出可拉伸智能变色纤维。相对于电致变色纤维而言,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以包芯纱作为弹性基体,在其表面依次制备导电层、保护层以及变色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以包芯纱作为弹性基体,在其表面依次制备导电层、保护层以及变色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纱为双层结构,包芯纱包括芯层和表层,芯层为聚氨酯纤维,表层为螺旋状聚乙烯纤维。3.一种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包芯纱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包芯纱;(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包芯纱放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浸泡,干燥,得到单层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其中处理后的包芯纱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0.04:1~0.05:1;(3)用步骤(2)中的单层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重复步骤(2)多次,得到多层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将多层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释放预拉伸后,置于氢碘酸中反应,得到多层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其中多层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与氢碘酸的质量比为1:315~1:330;(4)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固化剂以质量比为6:1~10:1混合,搅拌,静置,得到混合剂,将步骤(3)中的多层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浸渍在该混合剂中,固化,得到固化后的多层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其中PDMS与多层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的质量比为420:1~432:1,在固化后的多层石墨烯修饰的包芯纱上浸涂热致变色油墨,再固化,得到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其中热致变色油墨与固化后的多层石墨烯修饰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志,李强,李克睿,范宏伟,侯成义,李耀刚,张青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