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979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烘干装置,防护架设为三层,其中顶层向后侧倾斜,中间一层安放两个烘干筒的两端,防护架顶层中间安放一个烘干筒,防护架顶层的前端还设有进布辊,进布辊连接第一电机,防护架顶层的后端还设有出布辊,出布辊连接第三电机,防护架上端为排风管,烘干筒右侧还设有用于驱动烘干筒的第二电机,加热箱通过进油总管与烘干筒相连,加热箱下方连接油泵,油泵连接出油总管,油泵与顶端储油罐相连,且加热箱连接储油罐,储油罐通过机架置于高处,储油罐上端连接用于加油的漏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烘干效率高,进布辊和出布辊避免布料出现褶皱,保证布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布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物生产中烘干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烘干装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纺织物的质量,现有的烘干装置主要包括有烘干箱和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加热器,加热器发热使烘干箱内的温度达到规格要求后对烘干箱内的布料进行烘干。此种烘干装置往往不能保证布料的均匀受热,且烘干速度慢,烘干耗时长,效率低,直接影响了布料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效率低、受热不均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布料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烘干效果佳,效率高,能保证布料的烘干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防护架,烘干筒、进油管、出油管、排风管、抽风机、储油罐、加热箱、油泵;所述防护架设为三层,其中顶层向后侧倾斜,中间一层安放两个烘干筒的两端,防护架顶层中间安放一个烘干筒,防护架顶层的前端还设有进布辊,进布辊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防护架顶层的后端还设有出布辊,出布辊连接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防护架上端为排风管。烘干筒右侧还设有用于驱动烘干筒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加热箱通过进油总管与烘干筒相连,加热箱下方连接油泵,油泵连接出油总管,油泵与顶端储油罐相连,且加热箱连接储油罐,储油罐通过机架置于高处,储油罐上端连接用于加油的漏斗装置。所述烘干筒的左端中心为出油口,出油口连接出油管,三根出油管汇集至地面的出油总管,出油总管连接油泵。所述烘干筒的右端中心为进油口,进油口通过加固板进一步固定,进油口汇集至地面的进油总管,进油总管连接加热箱。所述进油总管与出油总管均由石棉包裹,减少热量散失以及避免烫伤。所述排风管靠近防护架处为梯形台形状,梯形台上端接口处连接圆形管,且为了增加排风功率,排风管内还设有抽风机。所述出布辊表面为粗糙凸起的微孔,使得布料经过出布辊时由于微孔的毛细管作用,当辊体与布料接触时,布料中的水分被吸到微孔中,还可防止布料褶皱。所述机架第二层后侧上端外部还固定一表面光滑的导布辊,用于将布料向下一个工位传递。工作原理:进布辊在第一电机作用下将布料卷进,布料经过进布辊依次绕过烘干筒,油泵抽取储油罐内的油进入加热箱,由于烘干筒的进油总管连接加热箱,加热箱内加热后的油进入烘干筒内部,第二电机带动烘干筒转动,布料在与烘干筒接触时进行烘干,当油温温度降低,油泵从出油总管将油抽进加热箱,如此循环保证烘干筒内油温持续烘干布料,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排风管和抽风机排出,烘干结束的布料通过出布辊离开布料烘干装置且通过导布辊进入下一个工位。本技术的布料烘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布料依次经过烘干筒,多次进行烘干,且能保证受热均匀,油通过油泵在加热箱中循环加热,烘干效率高,进布辊和出布辊避免布料出现褶皱,保证布料的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布料烘干装置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布料烘干装置的防护架另一侧结构示意图。其中,1.防护架,101.压杆、2.烘干筒、3.进油总管、31.进油管、4.出油总管、41.出油管、5.排风管、6.抽风机、7.储油罐、71.漏斗装置、8.加热箱、9.油泵、10.进布辊、11.出布辊、121.第一电机、122.第二电机、123.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包括防护架1,烘干筒2、进油总管3、出油总管4、排风管5、抽风机6、储油罐7、加热箱8、油泵9;所述防护架1设为三层,其中顶层向后侧倾斜,中间一层安放两个烘干筒2的两端,防护架1顶层中间安放一个烘干筒2,防护架1顶层内的前端还设有进布辊10,进布辊10连接第一电机121,第一电机121固定于防护架1上,防护架1顶层的后端还设有出布辊11,出布辊11连接第三电机123,第三电机123固定于防护架1上。防护架1上端为排风管5。烘干筒2右侧还设有用于驱动烘干筒2的第二电机122,第二电机122固定于防护架1上。加热箱8通过进油总管3与烘干筒2相连,加热箱8下方连接油泵9,油泵9连接出油总管4,油泵9与顶端储油罐7相连,且加热箱8连接储油罐7,储油罐7通过机架置于高处,储油罐7上端连接用于加油的漏斗装置71。所述烘干筒2的左端中心为出油口,出油口连接出油管41,三根出油管41汇集至地面的出油总管4,出油总管4连接油泵9。所述烘干筒2的右端中心为进油口,进油口通过加固板进一步固定,进油口汇集至地面的进油总管3,进油总管3连接加热箱8。所述进油总管3与出油总管4均由石棉包裹,减少热量散失以及避免烫伤。所述排风管5靠近防护架1处为梯形台形状,梯形台上端接口处连接圆形管,且为了增加排风功率,排风管5内还设有抽风机6。所述出布辊11表面为粗糙凸起的微孔,使得布料经过出布辊11时由于微孔的毛细管作用,当辊体与布料接触时,布料中的水分被吸到微孔中,还可防止布料褶皱。所述机架顶层前还固定有压杆101,用于布料的进料,所述机架第二层后侧上端外部还固定一表面光滑的导布辊,用于将布料向下一个工位传递。工作原理:进布辊10在第一电机121作用下将布料卷进,布料经过进布辊10依次绕过烘干筒2,油泵9抽取储油罐7内的油进入加热箱8,由于烘干筒2的进油总管3连接加热箱8,加热箱8内加热后的油进入烘干筒2内部,第二电机122带动烘干筒2转动,布料在与烘干筒2接触时进行烘干,当油温温度降低,油泵9从出油总管4将油抽进加热箱8,如此循环保证烘干筒2内油温持续烘干布料,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排风管5和抽风机6排出,烘干结束的布料通过出布辊11离开布料烘干装置且通过导布辊进入下一个工位。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布料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架,烘干筒、进油总管、出油总管、排风管、抽风机、储油罐、加热箱、油泵、电机;所述防护架设为三层,其中顶层向后侧倾斜,中间一层安放两个烘干筒的两端,防护架顶层中间安放一个烘干筒,防护架顶层的前端还设有进布辊,进布辊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防护架顶层的后端还设有出布辊,出布辊连接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防护架上端为排风管,烘干筒右侧还设有用于驱动烘干筒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加热箱通过进油总管与烘干筒相连,加热箱下方连接油泵,油泵连接出油总管,油泵与顶端储油罐相连,且加热箱连接储油罐,储油罐通过机架置于高处,储油罐上端连接用于加油的漏斗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架,烘干筒、进油总管、出油总管、排风管、抽风机、储油罐、加热箱、油泵、电机;所述防护架设为三层,其中顶层向后侧倾斜,中间一层安放两个烘干筒的两端,防护架顶层中间安放一个烘干筒,防护架顶层的前端还设有进布辊,进布辊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防护架顶层的后端还设有出布辊,出布辊连接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防护架上端为排风管,烘干筒右侧还设有用于驱动烘干筒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于防护架上,加热箱通过进油总管与烘干筒相连,加热箱下方连接油泵,油泵连接出油总管,油泵与顶端储油罐相连,且加热箱连接储油罐,储油罐通过机架置于高处,储油罐上端连接用于加油的漏斗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正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