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87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发热元件(5)、散热件(4)以及盛装有冷却液的水箱(3),散热件(4)和发热元件(5)位于水箱(3)上,散热件(4)与发热元件(5)接触,水箱(3)具有开口(32),散热件(4)的部分从开口(32)伸入至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中,且散热件(4)与开口(32)边缘密封连接。从而使散热件与冷却液直接接触,散热件直接与冷却液交换热量,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电磁炉主要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线圈盘、电路板和散热板,电路板上设有与散热板接触的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板,通过散热板进行散热。为了提高散热效果,现有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盛装有冷却液的水箱,散热板设置在水箱的外壁上,即,散热板通过与水箱外壁的接触将热量传递至水箱内的冷却液,从而为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散热板与水箱内的冷却液之间隔着水箱壁,热量的传递会受到一定的阻隔,导致冷却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提高电磁炉内发热元件的散热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元件、散热件以及盛装有冷却液的水箱,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水箱上,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发热元件接触,所述水箱具有开口,所述散热件的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入至所述水箱内的冷却液中,且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开口边缘密封连接。本技术的电磁炉,通过在水箱上设置开口,使与发热元件接触的散热件的部分从开口伸入至冷却液中,从而使散热件与冷却液直接接触,散热件直接与冷却液交换热量,从而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而且散热件位于开口处的部分与开口边缘密封连接,使冷却液不会流出至水箱外,从而在实现快速冷却的基础上,使电磁炉符合安规要求,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可选的,所述散热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位于所述水箱的外部,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接触,所述第二散热板的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入至所述水箱内的冷却液中。这样第一散热板将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带走,然后传递给与其连接的第二散热板,使第二散热板将热量快递传导至冷却液中。可选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形状匹配。这样使得第二散热板位于开口处的部分与开口之间更易实现密封,使安装更加方便可靠。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板紧贴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这样能够保证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之间的可靠热传递,使与第一散热板接触的发热元件发出的热量能够快速地传递至第二散热板。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连接面上还贴设有导热背胶或导热硅脂层。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部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部贴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底部伸入至所述冷却液中。这样在实现热传递的基础上,凹槽的存在对第二散热板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安装更加方便。可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为一体式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贴设在所述水箱的外壁上。这样使得第一散热板上的热量可同时通过水箱的壁传递至水箱内的冷却液,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可选的,所述水箱的外壳为绝缘壳。如此设置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爆炸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面板;3—水箱;31—冷却液;32—开口;4—散热件;41—第一散热板;411—螺孔;42—第二散热板;50—电路板;5—发热元件;51—整流桥堆;52—IGBT;6—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爆炸结构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上的面板2。面板2可以为玻璃面板,也可以为陶瓷面板,壳体1可以为塑胶壳体,也可以为金属壳体,本技术对电磁炉的壳体1和面板2的具体材质不作限定。其中,壳体1内设有线圈盘、电路板50、散热件4以及盛装有冷却液31的水箱3,线圈盘与电路板50电连接,电路板50上设有发热元件5,散热件4与发热元件5位于水箱3上,散热件4与发热元件5接触。此处可以理解为:发热元件5直接抵接在散热件4上,或者,发热元件5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散热件4上,比如,参照图1所示,散热件4上设有螺孔411,发热元件5的对应位置也设有螺孔,发热元件5通过贯穿螺孔的螺钉6连接在散热件4上。其中,发热元件5至少包括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简称IGBT)和整流桥堆51。IGBT52和整流桥堆51均与散热件4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水箱3具有开口32,散热件4的部分从开口32伸入至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中。也就是说,散热件4的一部分位于水箱3的外部,散热件4的另一部分浸入至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中,发热元件5与散热件4的位于水箱3外的部分接触。同时,散热件4与开口32边缘密封连接,使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不会从开口32处流出,使电磁炉符合安规要求,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使用时,将锅具放置在电磁炉的面板2上,为电磁炉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当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锅具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在电磁炉工作时,发热元件5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发热元件5与散热件4接触,散热件4会将发热元件5的热量带走,然后将热量直接传导至与散热件4直接接触的冷却液31,冷却液31将热量快速吸收,从而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水箱3上设置开口32,使与发热元件5接触的散热件4的部分从开口32伸入至冷却液31中,从而使散热件4与冷却液31直接接触,散热件4直接与冷却液31交换热量,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的散热件通过水箱的壁将热量传递至冷却液相比,本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效果明显提高。而且散热件4位于开口32处的部分与开口32边缘密封连接,使冷却液31不会流出至水箱3外,从而在实现快速冷却的基础上,使电磁炉符合安规要求,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一般地,水箱3直接连接在壳体1的底壁上,当电磁炉工作时,由于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为导体,为了提高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较为优选的,将水箱3的外壳设置为绝缘外壳,比如,水箱3的外壳由耐高温的塑胶材质制成,当然,也可以由其他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实现时,可以在水箱3的侧壁上设置冷却液进出口,且冷却液进出口上盖设有密封盖。装配时,可先将散热件4、电路板50等安装在水箱3上,然后打开密封盖,从冷却液进出口向水箱3内注入冷却液31,使散热件4的部分浸入至冷却液31中,然后盖上密封盖。或者,先向水箱3内注入冷却液31,然后再安装散热件4和电路板50等部分,具体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4具体包括:第一散热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发热元件(5)、散热件(4)以及盛装有冷却液的水箱(3),所述散热件(4)和所述发热元件(5)位于所述水箱(3)上,所述散热件(4)与所述发热元件(5)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具有开口(32),所述散热件(4)的部分从所述开口(32)伸入至所述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中,且所述散热件(4)与所述开口(32)边缘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发热元件(5)、散热件(4)以及盛装有冷却液的水箱(3),所述散热件(4)和所述发热元件(5)位于所述水箱(3)上,所述散热件(4)与所述发热元件(5)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具有开口(32),所述散热件(4)的部分从所述开口(32)伸入至所述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中,且所述散热件(4)与所述开口(32)边缘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散热板(41)和第二散热板(42),所述第一散热板(41)位于所述水箱(3)的外部,所述发热元件(5)与所述第一散热板(41)接触,所述第二散热板(42)的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32)伸入至所述水箱(3)内的冷却液(3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散热板(42)的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开银李建孙鹏刚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