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0852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可大大提高燃烧效率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进料系统、除渣系统、供风系统和燃烧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减速电机、料箱、料管和安装在料管内的进料绞龙,减速电机带动进料绞龙在料管内旋转进料,所述料管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所述料进口设计在料箱底部与料箱贯通连接;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送风管、外风箱和内风箱,所述送风管一端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风箱相连接,内风箱焊接安装固定在外风箱内部;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安装架、燃烧管和出火导向管;所述除渣系统包括除渣电机、除渣齿轮、定位管、安装在定位管内的连接轴和除渣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生物质燃料颗粒的推广应用,多种结构形式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正在不断涌现,生物质燃烧器以其节能、环保、燃料价格低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取代了普通的燃煤锅炉。现有的燃烧器通常为盆型的夹层结构,夹层内为风室并制有进风口,在燃烧器内层的盆底及盆壁上制有配风孔,燃烧器内连接一个位于料箱下部的螺旋进料器,由螺旋进料器带动燃料进入燃烧器内燃烧,由此产生高温用于加热锅炉等,实现热能供应。然而,现有的燃烧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为:我国的生物质多以秸秆为原料,其在高温燃烧过程中,极易在燃烧器内表层产生结焦,如果结焦过多,则会影响到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清除;而且现有的燃烧器的结构,机构复杂、燃烧效率低,性能不太稳定,燃烧后产生的焦、灰等杂物无法及时排出,有些设计不当的燃烧器,极易发生回火现象,或是燃料燃烧不充分,这些都对燃烧器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对供热的连续性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可大大提高燃烧效率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本技术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进料系统、除渣系统、供风系统和燃烧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减速电机、料箱、料管和安装在料管内的进料绞龙,减速电机带动进料绞龙在料管内旋转进料,所述料管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所述料进口设计在料箱底部与料箱贯通连接;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送风管、外风箱和内风箱,所述送风管一端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风箱相连接,内风箱焊接安装固定在外风箱内部;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安装架、燃烧管和出火导向管;所述除渣系统包括除渣电机、除渣齿轮、定位管、安装在定位管内的连接轴和除渣棒,所述除渣电机通过除渣齿轮与安装在定位管内的连接轴齿合连接,所述定位管通过焊接固定在风箱上,所述定位管的另一端连通燃烧管,所述连接轴通过焊接与除渣棒固定连接;所述料管位于供风系统的防回火管上部,并与防回火管平行同向设置,所述除渣系统位于料管的正下方,并通过外风箱和内风箱固定与燃烧管连通,所述外风箱的顶部和侧面固定有保温层,燃烧系统的安装架底部固定在外风箱内部、背面固定在内风箱外壁上,燃烧管固定在安装架上,出火导向管套住燃烧管固定在外风箱上。进一步的,所述除渣棒采用十字交叉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外风箱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送风管连接,进风口连通外风箱与内风箱,外风箱进风口的下部设置有可启闭的清灰门。进一步的,所述内风箱内安装有自动点火棒。进一步的,所述料管出料口一端开设有规则排列的通气孔。进一步的,外风箱内设有内出火管,所述内出火管开设有不规则排列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采用智能化控制面板控制。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将燃烧设备设计成风箱结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2、本技术独特的双风箱结构,一方面两级风箱设计,使得本技术能够合理规划结构,内风箱给料管供气,吹散物料,保证下一步进入燃烧管的物料分散能够充分分散,相互之间有足够的空气空间,保证燃烧的顺畅和充分,防止燃料堵塞;3、外风箱给燃烧管供气,进一步保证燃烧管内空气充足,物料燃烧充分,又有助于及时将热量通过出火导向管导出,另一方面保证了料管和内燃烧管所采用的空气分隔开,避免内燃烧管热量或火焰回传至料管中,保证料管中物料不会发生燃烧现象;4、除渣棒的十字交叉设计,可以有效清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防止燃烧管堵塞;5、智能化控制面板可以实现全智能化操作,操作简单。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送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除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除渣系统的风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图5,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进料系统、除渣系统、供风系统和燃烧系统,如图3所示,进料系统包括减速电机1、料箱2、料管3和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12,减速电机1带动进料绞龙12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料管3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料进口设计在料箱2底部与料箱2贯通连接;供风系统包括风机10、送风管、外风箱4和内风箱13,送风管一端与风机10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风箱4相连接,内风箱13焊接安装固定在外风箱4内部;燃烧系统包括安装架20、燃烧管6和出火导向管7;参见图4,除渣系统包括除渣电机11、除渣齿轮19、定位管18、安装在定位管18内的连接轴17和除渣棒16,除渣电机11通过除渣齿轮19与连接轴17齿合连接,定位管18通过焊接固定在风箱上,定位管18的另一端连通燃烧管6,连接轴17通过焊接与除渣棒16固定连接;料管3位于供风系统的出火导向管7上部平行同向设置,除渣系统位于料管3的正下方,并通过外风箱4和内风箱13固定与燃烧管6连通,外风箱4的顶部和侧面固定有保温层5,燃烧系统的安装架20底部固定在外风箱4内部、背面固定在内风箱13外壁上,燃烧管6固定在安装架20上,出火导向管7套住燃烧管6固定在外风箱4上。除渣棒16采用十字交叉设计,可以有效清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使燃烧更充分,避免燃烧管6堵塞。外风箱4侧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送风管连接,进风口连通外风箱与内风箱,进风口的下部设置有可启闭的清灰门8。内风箱13内安装有自动点火棒。料管3出料口一端开设有规则排列的通气孔14。外风箱4内设有内出火管,内出火管开设有不规则排列通风孔15。燃烧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面板控制,可以实现全智能化控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启动智能化控制面板后,减速电机1带动进料绞龙12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到燃烧管6,然后接通内风箱13内的自动点火棒电源将生物质颗粒燃料点火燃烧,然后风机10通过送风管将风从进风口送入外风箱4与内风箱13内,进风口连通外风箱4与内风箱13,且内出火管开有不规则排列通风孔15并置于外风箱4内部,料管3出料口一端也开有规则排列的通气孔14,使得布风均匀,且能将通过进料绞龙12处理过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吹散进内出火管以利于充分燃烧,防止燃料堵塞或结焦现象,同时从料管3的通气孔14和内出火管通风孔15吹入的空气有助于将热量通过内出火管导出,外风箱4上安装的保温层5可以有效的防止热量流失,使热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使用,除渣电机11通过除渣齿轮19带动连接轴17上的除渣棒16在燃烧管6内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进料系统、除渣系统、供风系统和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减速电机(1)、料箱(2)、料管(3)和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12),减速电机(1)带动进料绞龙(12)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所述料管(3)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所述料进口设计在料箱(2)底部与料箱(2)贯通连接;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10)、送风管、外风箱(4)和内风箱(13),所述送风管一端与风机(10)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风箱(4)相连接,内风箱(13)焊接安装固定在外风箱(4)内部;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安装架(20)、燃烧管(6)和出火导向管(7);所述除渣系统包括除渣电机(11)、除渣齿轮(19)、定位管(18)、安装在定位管(18)内的连接轴(17)和除渣棒(16),所述除渣电机(11)通过除渣齿轮(19)与所述连接轴(17)齿合连接,所述定位管(18)通过焊接固定在风箱上,所述定位管(18)的另一端连通燃烧管(6),所述连接轴(17)通过焊接与除渣棒(16)固定连接;所述料管(3)位于供风系统的防回火管上部,并与防回火管平行同向设置,所述除渣系统位于料管(3)的正下方,并通过外风箱(4)和内风箱(13)固定与燃烧管(6)连通,所述外风箱(4)的顶部和侧面固定有保温层(5),燃烧系统的安装架(20)底部固定在外风箱(4)内部、背面固定在内风箱(13)外壁上,燃烧管(6)固定在安装架(20)上,出火导向管(7)套住燃烧管(6)固定在外风箱(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除渣系统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进料系统、除渣系统、供风系统和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减速电机(1)、料箱(2)、料管(3)和安装在料管(3)内的进料绞龙(12),减速电机(1)带动进料绞龙(12)在料管(3)内旋转进料,所述料管(3)包括料进口和料出口,所述料进口设计在料箱(2)底部与料箱(2)贯通连接;所述供风系统包括风机(10)、送风管、外风箱(4)和内风箱(13),所述送风管一端与风机(10)相连接、另一端与外风箱(4)相连接,内风箱(13)焊接安装固定在外风箱(4)内部;所述燃烧系统包括安装架(20)、燃烧管(6)和出火导向管(7);所述除渣系统包括除渣电机(11)、除渣齿轮(19)、定位管(18)、安装在定位管(18)内的连接轴(17)和除渣棒(16),所述除渣电机(11)通过除渣齿轮(19)与所述连接轴(17)齿合连接,所述定位管(18)通过焊接固定在风箱上,所述定位管(18)的另一端连通燃烧管(6),所述连接轴(17)通过焊接与除渣棒(16)固定连接;所述料管(3)位于供风系统的防回火管上部,并与防回火管平行同向设置,所述除渣系统位于料管(3)的正下方,并通过外风箱(4)和内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陈战李华严赖世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节得乐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