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078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水输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业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板,设置在工业水箱上部和中部,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倾斜设置,第一过滤板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板的孔径;工业水箱出水口与输水管道连接,输水管道为DN200管道,输水管道直径大于水泵入水口的直径,输水管道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管、加热层、铝箔层和保温层;输水管道上依次串联有第一控制阀和过滤器,过滤器与水泵之间的输水管道上连接有排放管道,排放管道上串联有第二控制阀,输水管道另一端通过大小头与水泵入水口处连接,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用水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量大、保证水泵安全运行、使用安全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水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用水一般都采用水泵从工业水箱中将水泵入到各应用系统中,但是一般的进水管的直径都小于水泵的入水口的法兰直径,通用水泵的入水口的法兰直径一般为DN150,这样水泵常因入口水量不足,而造成工业水泵抽水流量不够,满足不了工业水泵出力设计流量值,蜗壳内部形成压力,长时间运行,容易造成轴根部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流量大、保证水泵安全运行、使用安全稳定性高的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进水管道直径小于水泵入水口,水泵抽水流量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包括工业水箱、过滤器和水泵,所述工业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分别设置在工业水箱上部和中部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倾斜设置,在其较低一边的工业水箱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清理孔,第一过滤板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板的孔径;工业水箱出水口与输水管道连接,输水管道为DN200管道,输水管道直径大于水泵入水口的直径,输水管道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管、加热层、铝箔层和保温层;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水箱(1)、过滤器(2)和水泵(3),所述工业水箱(1)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分别设置在工业水箱(1)上部和中部的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倾斜设置,在其较低一边的工业水箱(1)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清理孔(13),第一过滤板(11)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板(12)的孔径;工业水箱(1)出水口与输水管道(4)连接,输水管道(4)为DN200管道,输水管道(4)直径大于水泵(3)入水口的直径,输水管道(4)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管(41)、加热层(42)、铝箔层(43)和保温层(44);输水管道(4)上依次串联有...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水箱(1)、过滤器(2)和水泵(3),所述工业水箱(1)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分别设置在工业水箱(1)上部和中部的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倾斜设置,在其较低一边的工业水箱(1)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清理孔(13),第一过滤板(11)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板(12)的孔径;工业水箱(1)出水口与输水管道(4)连接,输水管道(4)为DN200管道,输水管道(4)直径大于水泵(3)入水口的直径,输水管道(4)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管(41)、加热层(42)、铝箔层(43)和保温层(44);输水管道(4)上依次串联有第一控制阀(5)和过滤器(2),过滤器(2)与水泵(3)之间的输水管道(4)上连接有排放管道(6),排放管道(6)上串联有第二控制阀(7),输水管道(4)另一端通过大小头与水泵(3)入水口处连接,水泵(3)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用水系统(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工业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11)和第二过滤板(12)分别与工业水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清孙立军张小龙李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